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71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现代农业科技》2006,(12X):83-83
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超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取得了突破进展,这标志着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得我国超级稻育种理论及新品种选育技术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课题组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育成与应用技术体系,在两系法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超级杂交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提高安全性的制种技术和种子纯度保障技术、将亚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及强光合生理功能相结合等方面有重大发明创新。  相似文献   
93.
以分离自西藏那曲县罗玛镇传统发酵酸牦牛奶中的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IMAU60064为试验菌株,研究其最佳的培养条件。对碳源、氮源、缓冲盐等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响应面法对优选的碳源、氮源和缓冲盐类的组成含量进行优化,得到IMAU60064的增殖培养基为:葡萄糖23g/L、大豆蛋白胨11g/L、牛肉膏11g/L、胰蛋白胨5g/L、NaAC1.8g/L、K2HP041.2g/L、柠檬酸钠1.2g/L、MgSO4·7H200.4g/L、MnSO4·5H2O54m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g/L、吐温80为1g/L。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IMAU60064在此增殖培养基中经30℃,14h培养活菌数可达到3.26×10^8cFu/mL,比在MRS中(6.54×10^7CFU/mL)提高近5倍。  相似文献   
94.
羊支原体性肺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病死率很高。1病原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  相似文献   
95.
通过利用黏籽西瓜独特的黏籽性状与籽瓜亚种间进行杂交,对所配6个世代中的黏籽种皮类型与籽瓜种皮类型的分离比例进行分析和采用卡方检验,来验证理论值与观测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F1代中黏籽性状不表现,而在与黏籽西瓜作父本的BC1代中籽瓜种皮类型和黏籽种皮类型分离比例为1:1,在F2代中籽瓜种皮类型和黏籽种皮类型分离比例为3:1。由此可以推测黏籽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96.
97.
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木文分析5个广亲和系的广亲和性得出:以培矮64为最好,其次是轮回422和02428,较差的是培C311和CPSLO17。又对这 5个广东和系所配的23个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有效稳数、每穗粒数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并认为63595/培矮64、60855/培矮64、50475/轮回422和5004-5S/02428 4个组合值得进一步测产鉴定。  相似文献   
98.
水稻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秋光A和秋光B、萍改A和萍改B、IR36作测验种,对供试的32个品种的广亲和性及恢复性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通过对培矮64和培C312的系谱分析,探索了广亲和性与恢复性的关系及广亲和基因和恢复基因的传递途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大体可分为广亲和恢复系,非广亲和恢复系及广亲和品种三大类;水稻的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在本质是不同的,两种特性基因可以重组于一体。 本研究还初步筛进到一些新的广亲和品种、广亲和恢复系及一个强优势亚种间组台萍改A/DT713。  相似文献   
99.
80年代后期.品种间杂交稻组合大面积推广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浙江省的专家和领导们着重把注意力放在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支持,浙江省科委因此于1988年12月立项(8812计划)组织三农四方(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00.
《作物育种信息》2006,(2):18-18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