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1篇
  免费   1289篇
  国内免费   1491篇
林业   2670篇
农学   898篇
基础科学   40篇
  1180篇
综合类   6223篇
农作物   660篇
水产渔业   1943篇
畜牧兽医   6435篇
园艺   722篇
植物保护   2210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695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772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753篇
  2016年   897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017篇
  2013年   1152篇
  2012年   1447篇
  2011年   1503篇
  2010年   1251篇
  2009年   1176篇
  2008年   1100篇
  2007年   1271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844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中国竹类多样性及其重要价值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竹类属于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全世界约1 500多种。中国竹类的自然分布广阔,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涵盖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21个有竹子分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区。中国是世界上竹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栽培竹类最丰富的国家,共有竹类植物753种(含22种引进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同时,中国竹类在起源、遗传进化、内部构造、生态及林型等方面均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样性。中国竹类从宏观到微观所展现出的多样性特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对于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从而更好的利用竹类资源服务于人类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起源、生态、林型、物种、形态、遗传等方面概述了中国竹类的多样性,为进一步探讨竹类多样性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investing in urban forest plantings as a form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The aim is that these plantations will develop into naturally-regenerating native forest stands. However, woody plant recruitment is often cited as the most limiting factor to creating self-sustaining urban forests. As such, there is interest in site treatments that promote recruitment of native woody species and simultaneously suppress woody non-native recruitment. We tested how three, common site treatments—compost, nurse shrubs, and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six-species vs. two-species)—affected woody plant recruitment in 54 experimental plots beneath a large-scale tree planting within a high-traffic urban park. We identified naturally regenerating seedling and sapling species and measured their abundance six-years after the site was planted. This enabled us to examine initial recruitment dynamics (i.e. seedlings) and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edling success as they transition to the midstory (i.e. saplings). Seedling and sapling recruitment (native and total) was greater in areas with higher canopy cov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urse shrub treatment with compost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six-species) treatments increased seedling recruitment by 47% and 156%,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nurse shrub treatment by itself decreased seedling recruitment by 5% and native seedling recruitment by 35%. The compost treatment alone had no effect on the total number of recruits but resulted in 76% more non-native seedlings. The sizes of thes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whether the forest plantings were in open areas, versus areas with existing tree canopy, the latter condition facilitating recruitment. Our findings therefore suggest that combinations of site treatments, paired with broad canopy tree species, may be most effective for promoting regeneration of native species resulting in more self-sustaining urban forests.  相似文献   
13.
旨在了解河南省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进化和基因组特征。2018年4月,从河南省某一出现疑似流感症状猪群中采集鼻拭子样品150份用于分离病毒,对分离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同时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研究其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获得1株H1N1亚型病毒[命名为A/swine/Henan/NY20/2018(H1N1)]。遗传进化表明,其HANA基因属于欧亚类禽H1N1分支,PB2、PB1、PANPM基因属于2009甲型H1N1分支,NS基因属于经典H1N1分支。HA蛋白的裂解位点序列为PSIQSR↓GL,具有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在小鼠肺和鼻甲有效复制并能引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本研究分离到1株3源重排H1N1亚型病毒,对小鼠呈现一定致病力,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对SIV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放牧是家畜饲养方式之一,是草地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利用方式,但放牧中的家畜家禽通过采食牧草、践踏土壤和牧草以及粪便排泄影响着草地植被和土壤,不同的强度的放牧对地下土壤与地上植被的影响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放牧对地下部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土壤容重、有机碳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植被多样性及草群成分的影响等,旨在为今后家畜放牧行为研究以及放牧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裂脖跳小蜂属1新种--韩氏裂脖跳小蜂(Rhopus hanni Zu&Li, sp. nov.),1中国新记录种--硫磺裂脖跳小蜂(Rhopus sulphureus(Westwood,1837))。对新种及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成虫特征照片。  相似文献   
16.
宋建  薛俊  孙海波  王姝  金凤媚 《植物保护》2020,46(4):168-170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引起番茄褪绿病毒病,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开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该病害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番茄褪绿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ToCV的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检测方法,同时分析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建立的ToCV-RPA方法在38℃恒温下40 min可从ToCV阳性的番茄样品中扩增出246 bp的特异性条带。扩增时间短,对设备要求低,且与番茄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灵敏度可达到PCR方法的10倍,适用于ToC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番茄褪绿病毒在湖南省首次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7月在湖南省蔬菜病害调查中发现,4种茄科蔬菜表现出叶脉间褪绿、叶片黄化等症状,疑似被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感染,同时叶片背面聚集了大量烟粉虱。采用To CV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样品和烟粉虱样品进行RT-PCR检测,均扩增出目标条带,且扩增序列与北京番茄To CV分离物(KC887999.1)部分序列相似度为99.0%,确认采集样品被To CV感染。4种茄科蔬菜To CV的感染率达70%~100%;发病叶片上烟粉虱的带毒率为66.7%~87.5%;鉴定出烟粉虱的生物类型为MED烟粉虱。这是湖南省首次确认该病毒,需要引起关注和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宁南霉素、艾德拉和碧护3种药剂混合使用防治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8%宁南霉素、艾德拉绿(花、果)与碧护组成的药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8%宁南霉素、艾德拉绿(花、果)与碧护组成的试验药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很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第3次施药后10、20、30 d防效均在82%以上,与对照药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灵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其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25 747.5 kg/hm~2,保产率为103.90%。[结论]宁南霉素、艾德拉和碧护混合使用对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葛瑶    王振锡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74-81
为研究天山云杉林冠层特征与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相互关系,以新疆天格尔森林公园天山云杉林的4个龄级的林分(幼林龄、中林龄、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以冠层分析仪获得的冠层结构特征和林下光环境指数等野外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 α 多样性指数分析4个龄级的草本物种多样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冠层结构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在不同龄级间均有一定的差异,且随着林分的生长和更新,天山云杉林呈现林冠开度逐渐减小、叶面积指数增大、林下光辐射均减弱、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减小的趋势;典型模型表明林冠开度对冠层结构起到主要作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次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林下辐射中,林下总辐射对林内光环境起主要作用;相比冠层结构,林下光照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更大,其中林冠开度和丰富度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林下总辐射、林下直射辐射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自2011年底以来,PRV发生了变异,传统的PRV弱毒疫苗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这给我国PR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安徽省PRV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利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兔体接种试验等方法,对安徽省临诊病例中疑似PRV感染的病猪进行病原检测及PRV分离鉴定,并通过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gBgCgD)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2016—2018年安徽省临诊病例中共分离鉴定15株PRV;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均与2011年后国内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与2011年前国内PRV经典株序列比对,PRV分离株gEgBgCgD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且gEgC基因多位点突变位于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区。本研究分离的15株PRV均为变异株,变异株已成为安徽省主要的流行毒株。15株PRV分离株的gI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而gE、gC蛋白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部分PRV分离株与邻近地区PRV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可能与频繁跨省调运生猪、跨区引种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