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102篇
  284篇
综合类   951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优化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研究区域农业生产各单元之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决策变量和参数,建立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在内的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区域经济系统模型的研究,确定了经济系统的分形特征,并通过实例建立投入与产出的数学模型,验证了其分形特征,利用分维确定了各投入与产出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复杂变化,为了解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3.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属性识别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模型不仅理论严谨、方法简便,而且评价结果精确可靠,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集对分析理论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4.
建立灌区用水者协会的水权制度,对明晰用水者协会的产权制度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水权、区域水权、初试水权论述的基础上,对灌区用水者协会的水权进行了探讨。用水者协会的水权是农业水权中的灌溉水权,是由其所辖灌溉工程决定的、灌区管理单位(或供水公司)移交(或转移)的灌溉水的权利,包括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用水者协会的水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水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其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为用水者协会集体所有,协会水权经灌溉工程产权移交后产生,并具有初试水权的特性。灌区用水者协会的水权量一般用水量、水权面积表示。  相似文献   
25.
区域物流规模发展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是全国乃至国际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服务引导作用。本文对我国物流发展进行了分析,对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建模过程进行了研究,用已预测值和GM(1,1)原始序列一起做精度检验,根据未来数据的变化,设计了改进型的灰色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得出了更接近实际的预测结果。通过误差检验,改进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6.
可持续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满足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又要实现产业化链条中各部分的经济利益,做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为此,阐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并在分析东北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农业产业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7.
应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方法对1989年南方区试中籼迟熟组的8个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着粒密度、有效穗和千粒重的遗传基础较丰富,抽穗日数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差异则较小;千粒重、着粒密度、穗长和抽穗日数的广义遗传率较高,日产量和小区产量则较低,结实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率最低;产量与着粒数的相关较微弱,与有效穗,着粒密度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显著,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环境相关值较大,有效穗、着粒数和千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两两之间的三种相关值均为负值,其遗传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同一遗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穗粒数和有效穗与产量的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28.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是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模式之一。通过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新疆农业大学和支援高校间的援助实践表明,推动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支、受援高校双赢的长效机制,设立对口支援专项资金,发挥受援学校所在地行政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陕西渭北旱原苹果种植区划与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典型调研、统计数据分析与ArcGIS数据处理,得出渭北旱原苹果业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果园土壤干燥化严重,水利设施发展不足,种植区域布局不够明确,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加工贮销企业规模小,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苹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在现有地形、植被、气象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将渭北旱原苹果种植区可分为西部山地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Ⅰ区)、中部残原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Ⅱ区)、北部高原沟壑晚熟苹果区(Ⅲ区)和东部台原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Ⅳ区)等4个功能区域。在功能划分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渭北旱原苹果产业发展战略措施概况为:优化生产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绿色果品基地规模,高海拔地区以晚熟品种苹果为主,低海拔地区重点发展中早熟及加工鲜食兼用品种;通过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推进"果畜"结合,培育加工和贮销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开拓国内国际销售市场等手段建立市场化长效机制,提升苹果产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30.
概括了农业区域规划图件的设计原则、思路、编制内容和技术支持,并以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和北辰现代农业总体规划为例,对此类规划的图件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图件设计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