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15篇
农学   33篇
  51篇
综合类   7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170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受精用液种类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给8头生后3d的哺乳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吉”毒株,于感染后18、30、45和96h各扑杀2头,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及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小肠上皮细胞的病变因感染时间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上皮细胞的脱落和残留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以感染后30h最严重,病毒在这些上皮细胞内的增殖最显著。感染后45h,见有大量新生上皮细胞修补损伤的肠绒毛。感染后96h,小肠绒毛短缩、粗大乃至发生融合。实验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内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均遭到破坏,在巨噬细胞内见有PED冠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3.
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的N基因自行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 641bp目的片段的引物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T PCR方法。对猪轮状病毒 (P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的RT 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对PEDV JS株的RT PCR产物的序列分析表明 ,与CV777株的同源性为 97 3 %。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为了调查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 ,从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 33个猪场采集 32 1份仔猪黄、白痢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 ,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 30 2株 ,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 2 76株。对 11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 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发现分离菌株对 15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青霉素 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 ;先锋霉素 抑制作用最强 (97.3% ) ,其次为呋喃妥因 (78.6 % )、痢特灵 (71.4 % )、环丙沙星(6 8.8% )、诺氟沙星 (6 5 .1% )。 112株菌中 ,有 4 7种耐药谱型 ,多数为 6耐以上的菌株 (80株 ) ,占供试菌株的 71.4 %。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 ,对分离的 2 76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 ,鉴定共有 72种血清型 ,其中优势血清型 10种 ,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 5 3.7%。  相似文献   
15.
细胞松弛素B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细胞松弛素 B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果的影响。方法 常规超排 KM小鼠获卵母细胞 ,将有明显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放入含有 5× 10 - 3、1× 10 - 2 、2× 10 - 2 g/ L CB的成熟培养液中孵育 15 min,采用盲吸法去核 ,去核后的卵母细胞放入含 5× 10 - 3g/ L Hoechst33342的成熟培养液中染色 15 min,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去核的效率。结果  CB组去核率可达 88.2 % ,而对照组去核成功率仅达 2 9.7% ,两者的去核效果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同时 CB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去核的效果 ,使卵母细胞的破溃率升高。结论  CB有利于去核 ,同时卵胞膜可以借助磷脂双层的游动性而很快得到修复 ;高浓度的 CB对卵胞膜作用过于强烈 ,细胞骨架严重破坏 ,磷脂双层结构的弹性和粘性减弱 ,修复能力降低 ,影响胚胎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猪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冷冻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激素、猪卵泡液、不同类型血清对猪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比较了卵泡直径小于 2 mm、2~ 5 mm和大于 5 mm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的差异 ,并对不同发育阶段猪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猪卵母细胞体外培养 4 8h时 ,培养的前 2 4 h培养液中加入激素 ,后 2 4 h去掉激素 ,卵母细胞的 A级成熟率 (5 1.73% )和总成熟率 (83.2 5 % )最高 ,极显著高于前 2 4 h不加激素 ,后 2 4 h添加激素培养的成熟率 (P<0 .0 1) ;也显著高于不含激素的培养液连续培养 4 8h的成熟率 (P<0 .0 5 ) ;但与添加激素连续培养 4 8h的成熟率差异不显著 (P>0 .0 5 )。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 ,添加 10 % (体积分数 ) ECS的成熟率 (72 .86 % )显著高于添加 10 % (体积分数 ) NCS的成熟率(6 2 .2 1% ) (P<0 .0 5 ) ,而添加 10 % p FF则抑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随着卵泡直径的增大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逐渐增强。采用程序冷冻保存方法 ,成熟卵母细胞的成活率 (35 .5 9% )显著高于培养前 (2 4 .6 4 % )和培养 2 4 h(2 3.36 % ) (P<0 .0 5 )。培养 2 4 h(77.2 2 % )和培养成熟 (72 .81% )的卵母细胞解冻后的形态完整率均显著高于培养前(5 3.2 4 % ) (P<0 .0 5 )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ucleus to meiotic competence in mouse oocytes that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nuclear transfer. Three types of reconstructed oocytes were produced: MP‐GV, by transplanting the male pronucleus (MP) into germinal vesicle (GV) stage oocytes; 3T3‐GV, by transplanting the nucleus of a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3T3 cell into a GV stage oocyte; and 3T3‐MII, by transplanting the nucleus of an NIH 3T3 cell into a metaphase II (MII) stage oocyte. The fusion rates differed, but not significantly, in the MP‐GV, 3T3‐GV, and 3T3‐MII groups (77, 63, 56%, respectively). Then, meiotic competence was compared in MP‐GV, 3T3‐GV and non‐manipulated GV stage oocytes as a control. Nuclear envelope breakdown occurred in all the reconstructed oocytes, as well as the control ones. The percentage of first polar body extrusion differed between the MP‐GV (100%), 3T3‐GV (72%), and control (67%) groups. DNA staining with Hoechst 33342 revealed that in the MP‐GV‐group oocytes that had reached MII stage, the chromosomes were condensed and aligned in a regular array similar to the normal metaphase plate. By contrast, in 3T3‐GV group oocytes, the condensed chromosomes were irregularly scattered in the cytoplas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onor nucleus affects meiotic competence in reconstructed oocytes.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野猪的氟烷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应激综合征(Procine Stress Syndrome,PSS)是指猪在应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恶性高热综合症(Malignant Hyperthermia Syndrome,MHS)。试验随机选取18头纯种野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RYR。基因特异片段,经过HhaⅠ酶切阳性鉴定可断定这18头猪的RYR1基因都没有发生突变,因此不存在猪应激综合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373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l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种公猪精液中猪瘟和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参考GenBank公布的猪蓝耳病病毒(PRRSV)VL2332株、LV株以及猪瘟兔化弱毒(CSFV)C株的基因序列,各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在相同PCR扩增条件下能同时检测PRRSV和CSFV的RT-PCR方法。对2003~2004年期间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省市的17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186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检测,结果18份呈PRRSV阳性,24份呈CSFV阳性,其中有11份为PRRSV和CSFV的混合感染,约占送检精液样品的5.91%。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可用于精液中这2种野毒感染的快速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