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17篇
林业   370篇
农学   270篇
基础科学   366篇
  608篇
综合类   770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石启龙  王瑞颖  赵亚  刘彦爱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9):337-343,311
桑葚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多酚类物质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非常不稳定,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包埋是保护生物活性成分常采用的方法。但是,果汁喷雾干燥过程中极易出现黏壁现象,导致粉末回收率较低。基于此,研究不同比例乳清分离蛋白(WPI)与麦芽糊精(MD)对喷雾干燥桑葚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液中以少量WPI取代MD能显著提高桑葚粉的回收率,WPI较高的表面活性与良好的成膜性是使桑葚粉回收率提高的主要原因。随着进料溶液中WPI质量分数的增加,桑葚粉含水率增加;水分活度、堆积密度、粒径、水溶性指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呈降低趋势,而吸湿性则无明显变化。随着进料溶液中WPI质量分数的增加,桑葚粉L值、b值增加,a值降低,色差ΔE增加。桑葚粉的总酚含量与清除自由基能力随进料溶液中WPI质量分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进料溶液中桑葚汁/MD/WPI质量比为65∶(34.5~30.0)∶(0.5~5.0)时,既能有效解决黏壁问题,又能较好地抑制桑葚汁中多酚类成分降解,使桑葚粉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2.
建三江地区由于以往收获方式的单一,各种机械配置的不合理及农户对机械收获的认识不全面,收获条件差异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水稻机械收获的进度。为了确保粮食保质保量的收获,通过对水稻割晒拾禾可行性、优越性、实施方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的分析研究,在当地全面推广了水稻机械割晒和机械化直收相结合的收割方式,为实现水稻增产增收提供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63.
阔叶树材薄板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世春 《木材工业》1998,12(4):42-44
采用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相结合的工艺干燥柞木和Kao树薄板,经试验和实践证明不但缩短干燥周期,而且提高了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64.
高寒地区不同干燥法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高寒地区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扁茎秆结合日晒干燥法所用干燥时间短,减少了紫花苜蓿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损失,有利于营养价值的保持,从而提高了干草的质量。  相似文献   
65.
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鱿鱼胴体进行了2组不同工艺方法的试验研究,对2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工艺方法对鱿鱼干燥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采用第2组试验方案进行干燥,可以明显改善干燥中存在的干燥速度不一致、干燥不均匀问题;与第1组试验方案相比缩短干燥时间约2 h,制品的质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6.
陈华友  耿旭  齐向辉  徐庆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95-17697
[目的]研究枯草杆菌重组水蛭素的冷冻干燥优化工艺及在酸碱中的热稳定性。[方法]测定不同填充剂、保护剂浓度组合下的共熔点,根据共熔点最高的原则确定其组合浓度,据此再设计水蛭素的冷冻干燥工艺。[结果]优化的冷冻干燥工艺为:填充剂浓度4%,保护剂浓度1.2%,共熔点为-30℃,装样量为3.0ml,冷冻温度-40℃,冷冻时间2h,升华干燥温度-32℃,升华时间24h,再干燥温度25℃,时间5h,活力回收为96.2%,含水量为1.48%。100℃时,酸性条件下,水蛭素非常稳定;加热结合碱性的条件下水蛭素才相当不稳定。[结论]可为进一步工业化冷冻干燥水蛭素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指出了木材干燥窑壳体传热量的传统计算方法中的不足,并利用形状因子法来分析计算木材干燥窑壳体的传热量.对比2种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表明,传统的干燥窑壳体计算方法较为保守,而根据形状因子法计算结果来配置干燥窑的加热器面积则不会造成干燥窑中散热设备投资的浪费,同时也可以节省干燥窑墙体设计用材的量.  相似文献   
68.
为解决冻干和冻干-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存在的耗时长、能耗高、设备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怀山药为对象开展多相态微波干燥(multiphase microwave drying,MMD)研究,通过不同微波功率加载方案实现转换点调控,探究转换点干基含水率(0.36、0.59、0.79 g/g)对怀山药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并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为对照,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怀山药干燥特性、能耗和品质特性(复水性、收缩率、色泽、硬度、脆度、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水平的增加,怀山药MMD转换点干基含水率增大,产品复水性降低,收缩程度增大,硬度变大,细胞结构破损程度增加。MMD方案Ⅰ(转换点干基含水率0.36 g/g)干燥时间与微波冷冻干燥相比缩短31.3%,能耗相比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冷冻干燥分别降低68%、34%,同时,所得怀山药干制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均匀的微观孔隙结构,其复水比(2.44±0.04)、收缩率(0.88±0.02)、色泽、硬度(4.95±0.45)、脆度(2.48±0.51)与微波冷冻干燥无明显差异(P>0.05)。微波真空干燥虽所需能耗低,但其产品复水性最差,收缩最为严重。综合考虑高效低能耗干燥与产品品质提升的需求,可通过转换点调控的多相态微波干燥实现高品质怀山药加工。  相似文献   
69.
对一种典型热泵干燥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进行了干燥过程的变质量热力学分析,其方程具有普遍性。对过程进行质量守恒分析和变质量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得到了干燥过程需热量和干燥效率等参数,并与经典热力学分析方法做出比较,最后给出了实际干燥过程为等焓过程的条件。  相似文献   
70.
During drying, timber changes its shape, mainly as a result of specific properties such as shrinkage anisotropy, radial differences in longitudinal shrinkage and spiral grain. The distortion, causing severe downgrading, can be reduced by restraining the timber and by using special drying schemes. The research described here is related to a proj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shape stability of Norway spruce. In the present part, different larch species from three stands were dried at high temperatures (80, 120 and 170°C). The effects of restraint during presteaming, drying and steaming on short-term twist re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permanency of drying distor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subsequent moisture cycling. Results showed a clear dependency of twist on the distance to pith. Restrained specimens sawn close to pith experienced reduced twist. This twist reduction was permanent during subsequent moisture variations. Drying temperature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wist and twist amplitude in moisture cyc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