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8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570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987篇
基础科学   1篇
  167篇
综合类   1555篇
农作物   454篇
水产渔业   429篇
畜牧兽医   441篇
园艺   310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DNA分子标记与动物遗传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对动物遗传育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DNA标记可以研究动物整个基因组水平的遗传变异,进行动物遗传资源研究、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导入、杂种优势预测、选配、品种与品系确认、构建高分辨率遗传连锁图谱、QTL搜寻定位等。目前在动物遗传中广泛使用的标记主要有mtDNA、RFLP、RAPD、AFLP、SSR、SNP和EST标记。本文综述了这些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分析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通过维普数据库搜索比较分析研究者对各种技术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42.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群体5个种群,斯格配套系8个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纯种间的遗传距离、F-统计量和迁移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存在一定差异。纯种、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群体的平均座位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随着群体在杂交繁育体系中位置的由高到低而逐渐升高。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显示,父本和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大,遗传距离大的父本和母本用于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这与实际的杂交组合一致。Fst衡量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间方差,杜长大群体大约总变异的1.02%~15.60%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40%~98.98%来自种群内,斯格群体大约总变异的3.02%~15.22%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78%~96.98%来自种群内,斯格和杜长大纯种的遗传分化处于较小到中等之间。  相似文献   
43.
中国地方鸭品种资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通过筛选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24个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构建了聚类图,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座位在我国家鸭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APL23和APL79为中度多态外,其他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座位,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鸭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我国所有家鸭群体平均杂合度(0.569)低于国内的家鸡和家鹅,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聚类结果分析表明了各家鸭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44.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江苏省无锡市祖代鸡场有限公司太湖鸡的保种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分析,计算了群体的杂和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研究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标记在太湖鸡保种群体的杂和度为0.504~0.858之间,平均杂和度为0.688,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24个微卫星标记在太湖鸡中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太湖鸡保种群的遗传分析,而且各座位杂和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为太湖鸡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太湖鸡的合理保护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45.
选用10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黄羽肉鸡A、B、C3个品系的遗传结构和差异,并对微卫星标记所计算的个体间遗传距离与C×B、C×A杂交后代的初生至8周龄体重的杂种优势和杂种优势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标记中有9个表现出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杂合度(Heterozigosity)分别为0·4400和0·6811,各品系、各微卫星基因座上都表现出一定差异。利用9个多态微卫星标记计算得出的亲本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后代杂种优势率间多数没有显著的相关(P>0·05),仅C×B组合中亲本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与第8周龄体重杂种优势和杂种优势率间相关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用单标记法研究考力代绵羊1号染色体ILSTS004~CSSM004和BM6506~MCM130之间的12个微卫星位点ILSTS004、MCMA008、MNS0094、CSSM004、BM6505、BMS4008、CSRD0298、TGLA415、BM8246、RM0509、URB0038、MCM0130,与其绵羊初生重、断奶重、体重(8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遗传关系,结果ILSTS004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1)、对体重影响显著(P<0·05),CSSM004位点对体长影响显著(P<0·05),其余位点对体重等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ILSTS004位点:基因型101099个体的初生重显著高于基因型095093(P<0·05),基因型101099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基因型103103(P<0·05);CSSM004基因型196196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基因型202202(P<0·05)。提示在1号染色体微卫星位点ILSTS004附近可能存在影响绵羊初生重、体重的数量性状位点(QTL),ILSTS004可作为其遗传标记之一;在CSSM004附近可能存在影响体长的QTL,CSSM004可作为其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47.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对云南茶花鸡12个家系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以及家系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并不均匀,再对12个家系进行分析,将其聚为3类,一类为Z-1,Z-2,Z-3,Z-4,Z-5,Z-6,B-1,一类为Z-7,Z-8,Z-9,Z-10,矮脚系B-2自成一类,这表明了家系间的遗传相似性,同时我们对特殊的矮脚系B-2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最后我们提出了对茶花鸡保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8.
In this study, the cross‐amplification of a commercial multiplex set of 11 cattle (Bos taurus) microsatellites was tested on a panel of 35 European bison (Bison bonasus) individuals. Aft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ptimization, all loci cross‐amplified successfully in investigated bisons. Number of alleles and observed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per locus are in the range of 2–4, 0.086–0.629 and 0.288–0.621 respectively. The availability of a heterologous set of multiplex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derived from cattle opens an avenue for collecting profound genetic data for efficient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the European bison.  相似文献   
49.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nstruct a parentage testing system for Thoroughbred (TB) horse. A total number of 1,285 TB horse samples including 962 foals for parentage testing, 9 sires and 314 dams for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were genotyped.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5 hair roots and genotyped by using 14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HT4, AHT5, ASB2, ASB17, ASB23, CA425, HMS1, HMS3, HMS6, HMS7, HTG4, HTG10, LEX3 and VHL20). This method consisted of multiplexing PCR procedure and showed reasonable amplification of all PCR products. Genotypes were determined by genetic analyzer.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varied from 3 to 9 with a mean value of 6.36 in TB horse.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was ranged from 0.548 to 0.831 (mean 0.699), and the total exclusion probability of 14 microstellite loci was 0.9998. Of the 14 markers, ASB2, ASB17, ASB23, HMS7 and HTG10 loci have relatively high PIC value (> 0.7). Of the 962 foals, 960 foals were qualified by compat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Mendelis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NA typing method has high potential for parentage verification and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TB horses.  相似文献   
50.
DNA标记技术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鲍露  张东  滕元文  陈昆松 《果树学报》2006,23(2):270-275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DNA标记如RFLP、RAPD、SSR、AFLP和SCAR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进展。DNA标记技术主要在梨属植物的品种鉴别、亲子关系鉴定、分类和系统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与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对各种标记的特点和在梨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做了总结,期望为今后研究中合理选择适宜的标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