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7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712篇
林业   1852篇
农学   1378篇
基础科学   171篇
  590篇
综合类   7454篇
农作物   756篇
水产渔业   1264篇
畜牧兽医   1244篇
园艺   1355篇
植物保护   22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1111篇
  2011年   1115篇
  2010年   1020篇
  2009年   1070篇
  2008年   964篇
  2007年   1136篇
  2006年   989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Large mounds amended with plant residues are a common cultivation method for sweetpotato (Ipomoea batatas) in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Papua New Guinea highlands, with a suggested benefit of elevated root zone temperature (RZT) from decomposi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whether RZT affects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sweetpotato storage roots. Experiments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a constant elevated RZT on the Beauregard cultivar and of a short‐term increase in RZT on the Beauregard and Northern Star cultivars. Plants were grown in 18‐L pots divided into a control compartment (constant RZT at 20°C) and a treated compartment (RZT at 30, 40 or 50°C). Constant elevated RZT was maintained until harvest, while short‐term increase in RZT occurred in weeks 2 and 3 only. Constant elevated RZT did not affect the total number of storage roots, but RZT of 30°C and above reduced the dry‐biomass of storage roots. The short‐term increase in RZT did not alter the total number or dry‐biomass of storage roots in Beauregard, while both of these attributes were reduced at RZT of 40°C or above in Northern Star. Elevated RZT inhibited dry‐biomass accumulation of storage root, with a more pronounced impact at constant elevated RZT.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ny benefits of the mound culture on sweetpotato yield production do not arise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elevation.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小豆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栽培模式与群体密度对小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平作和65 cm宽垄作2种栽培模式,分别采取9万、13万、17万、21万、25万株/hm~2群体密度,测定小豆花后不同部位器官的干重,并于成熟收获后取样测定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小豆的单株结荚数量和粒数显著降低,单株产量的降低,导致平作条件下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产量无显著变化;而垄作条件下,小豆植株的营养器官干重高峰期出现较晚,在鼓粒阶段营养器官仍保持较大干物质积累,单株的结荚数和粒数增加了3.8%~53.8%和13.6%~101.5%,因此,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垄作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平作17.3%~127.2%和36.8%~80.0%。综合分析小豆的植株形态和产量构成,采用垄作条件保苗株数17万株/hm~2更利于小豆产量的形成,而平作条件下种植密度不易超过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3.
校企精神文化对接,对于建设高职校园特色,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极深远意义。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精神文化对接,主要是以课程文化为突破口,企业文化的校园活动为耦合点,采用工学结合的实践教育,实现制度文化建设为对接常态性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4.
万物都是某种方式的符号。茶符号作为符号的一种,是携带着茶文化而被接收的感知。茶符号是茶文化的典型体现,是茶文化的焦点。同时,茶符号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促进茶人理性活动的发展和情感寄托的实现,使茶人的文化生活得以连续积淀,有助于茶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茶文化精髓在于“和”,它是建立在个体感性生命的土壤上,在儒释道文化灌溉下形成的。另外,符号具有时空性,可以“透射”一种超越体验,茶事参与者借助超越的时空体验,可以进入茶汤背后的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05.
宁波茶文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史籍最早有记载的晋代到当代,茶事凡1900多年,留下了诸多体现人情之美的优美茶事,本文以数位与宁波茶事相关的古今人物为研究对象,论述茶事活动蕴含的人情之美。  相似文献   
106.
汉代镜铭中的长寿吉语内容丰富,就文辞而言,既有“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等常见内容,也有“上有仙人不知老”、“寿敝金石西王母”等罕见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镜铭长寿吉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既表现了人类祈福长寿与长生的朴素幸福观,同时又反映了汉代社会特殊的民间信仰和早期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107.
中华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历史茶文化尤其是历史典故,大多需要重新解读,只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针对性且有说服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扩大其在世界范围的价值认同。基于此,本文以“以茶代酒”为例,将其置于茶和天下的语境下,在重温这一历史典故的基础上,从增加中华茶文化魅力,促进历史茶文化的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以茶代酒的当代价值或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体现,并根据全球化与茶文化传播的需要,从增强自信性、构建“同型性”、抢占先机性、设计备选性等方面,提出了如何通过以茶代酒,推动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8.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优秀地域文化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高校"文化育人"的目的。优秀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在价值目标上趋同、培养特色的契合以及情感激励上相通等特性标示了两者融合的逻辑基础。然而当前高校对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价值重视不够、功能认识不足、措施采用不当等限制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文化育人中价值功能的发挥。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尝试从提高融入的价值认同、多维度打通融入的渠道、搭建融入的有效机制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9.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彰显健康生活的民生产业。如今,中国茶在新时代的脉络中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从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和茶健康等角度全方位论述了中国茶的影响、地位、贡献和前景,解读茶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愿景。  相似文献   
110.
以棉花幼苗下胚轴和茎尖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合成抑制剂,观察棉花下胚轴生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以及对茎尖分化的影响,探究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对棉花脱分化及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显著地促进愈伤组织的生成,加快生根,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愈伤组织POD及SOD的活性。当茉莉酸合成抑制剂浓度为0.075 mg·L~(-1)时,对生根及愈伤组织形成方面作用效果最显著。而在茎尖培养过程中,2.0 mg·L~(-1)的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在棉花茎尖培养初期对分生组织分化起显著促进作用,棉花生长量最大,植株SOD酶和POD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