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国文化中,茶早已超越了它自身的饮用功能,发展成为一种包含着深邃的精神形态的象征艺术。古往今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有机地与茶结合在一起,交织出幅幅精美的诗情画意,促进了人们超越语言的情感交流。“闲情听茶”系列音乐,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融合,籍由音乐的创作,将茶文化的深刻内涵表现出来,并借助中国民族乐器独特的语音形式,呈现出大自然动态的环境图像和无垠的情感时空,使人对茶的感受进入一种遐想的体验之中。“闲情听茶”系列音乐共分七辑,体裁和内容十分丰富。《清香满山月》和《香飘云水间》以中国十六种名茶为表现内…  相似文献   

2.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3.
茶与婚姻     
茶与婚姻陕西师范大学胡戟茶文化,以其平和诚敬的高雅,不仅表现着茶人的气质风度,还曾在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融汇中,展示出礼仪文明的深刻内涵。本文仅仅以茶与婚姻一端为视角,窥其一斑。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或“礼义之邦”自诩放世,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讲,中国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既有自己的精神原则,又有自己的实践之道。精神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仁为前提的“中庸之道”、“中和”哲学或“中”的境界上。而实践则主要体现在化民成俗之道上。儒家茶人及其茶文化也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须相应的纯洁平和。可以说在漫长的茶文化历史中,中庸之道及中和精神一直是儒家茶人自觉贯彻并追求的某种哲理境界和审美情趣;这在诸多的文化典籍如《尔雅》、《礼记》、《晏子春秋》、《华阳国志》、《桐君录》、《博物志》、《凡将篇》等内容中,都有所体现;而在《茶经》等茶文化专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茶文化。为了探索、开拓和弘扬蕴藏丰富的祖国茶文化,我们于1982年开始筹建“茶人之家”。它是一个集茶人与爱茶人于一体的民间团体。多年来,《家》的事业迅猛发展,在国内外茶业界已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现将茶人之家的创建、活动、前景,作一简介。《家》的创建茶人之家的创建,话题还得从1981年9月说起,当时,中国茶叶学会在福建厦门召开科普会议,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教授即席提出筹办“茶人之家”的设想,博得了与会茶人们的赞同。1982年间,浙江茶叶学会多次商讨,经浙江省科协批准,茶人之家的筹建工作起步了。浙江省  相似文献   

6.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陆鸿渐。茶,弥漫于人间,融合于生活,升华为文化。它既不是饮食文化,又不是娱乐文化,而是纯正的、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和茶人追求着一个至高无尚的理想,就是政通人和,国富民强。这是出于茶的本质。陆羽《茶经》一本正经;茶之德行,俭是本性。政通人和“政通”。就是政治清明,“人和”,就是人民团结。“政通人和”出自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正是茶文化所追求的。陆羽《茶经》,反复强调了一个“俭”字,在“一之源”中,谈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五之煮”中,提出了“茶性俭…  相似文献   

7.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2):237-237
茶人 ,这一今天看来带有茶香雅气的称号 ,在唐代仅用来称呼茶农。如《茶经·二之具》中有 :“ ,……茶人负以采茶也。”皮日休、陆龟蒙写的《茶人》诗 ,指的也是采茶人。往后 ,茶人概念扩大了 ,泛指茶业、茶学、茶文化工作者和爱茶人。据老茶人冯和法回忆 :抗日时期 ,由吴觉农领导的浙江茶叶改良场的同人出版过《茶人》刊物 ,那时他们一面在浙东茶区搞茶叶科研、生产 ,一面宣传组织抗日斗争。“茶人”更有了进步爱国者的涵义。改革开放后 ,茶文化得到复兴 ,杭州庄晚芳先生建议提倡“廉、美、和、敬”中国茶德。使“精行俭德”之茶人家风得…  相似文献   

8.
愚鲁 《农业考古》2001,(2):138-140
近年来 ,全国各地掀起了蓬蓬勃勃的茶文化运动……可以说 ,自 184 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近代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涉及面如此广泛深入的茶文化热 ,这是以使举国上下为了茶文化而奔走呼吁的万千茶人欣喜万分。茶文化的内涵丰富 ,功能广泛 ,渗透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至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不仅具有民族文化特征 ,而且具有文化史价值 ,对探索民族个性、心理趣向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意义。茶经的行世 ,代表了茶的精神文化形成的奠基 ,茶文化能够自成一体并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则是因为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相谐相合。在特定…  相似文献   

9.
“茶佛一味”刍议湖北省天门市陆羽研究会甘良华,鲁鸣皋茶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之物。饮茶,作为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蕴含着渊博的科学知识和高雅的文化艺术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习俗。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10.
中华茶文化全球在地化呈现出“神圣化”和“世俗化”两种主要向度:以日本为代表的近邻国家受到中华文化体系影响,重视“茶人”关系下的个体精神体验,呈现出茶仪、茶礼、茶道等神圣化向度;以葡萄牙、荷兰、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发端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海上茶叶贸易,强调茶的食用、药用和商用价值,呈现畅销品、神药、战略物资等世俗化向度。...  相似文献   

11.
茶之始为饮,就结下了茶人与文人的不解之缘。文人以茶雅志、以茶立德的节操,无疑给茶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意义。从此,饮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饮茶,“茶中诗意,诗中茶味”,茶从其实用功能不断走向艺术层面,最终成为中国人烙刻在精神深处的文化符号,也给世人留下了文人与茶人因那一片小小的叶子而交往情深的佳话。本文透过清初文人冒襄与茶人交...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广州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广州茶促会)应运而生。它诞生于1999年7月23日,至今已走过了五年多的历程。五年多来,遵循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研究茶科学,繁荣茶经济”的宗旨,努力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茶人和社会服务,成为广州地区一支最为活跃、深受群众欢迎的茶文化团体,在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了一宗宗喜人的业绩,成为打造广州文化名城、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促进广州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相似文献   

13.
巩志 《农业考古》2004,(2):35-37,68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生活形态,上升为文化现象时,必须有伦理的、哲学的、思想的等诸种文化因素的渗透、积淀,并凝结为核心和灵魂,茶文化也如此,中国古代即重视茶文化思想的研究与总结。唐末的刘贞亮有“茶十德”之说,当代茶文化专家庄晚芳提出“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茶文化专家张天福也提出“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他们都是对中国茶文化思想作总体的归纳和阐发,主要发掘古代文人茶文化的独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隐逸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同处特定历史时空,共存共融、互动互构:一方面,隐逸文化重心向“生活之隐”转向,其物化载体的选择、社交需求,促进了茶诗、茶礼、茶事等茶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茶成为真正的国饮;另一方面,茶以“南方之嘉木”的自然物质属性、“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属性,成为推动“生活之隐”的最佳媒介,最终使得隐逸精神沁入国民人格之中。  相似文献   

15.
茶与舞──舞蹈“月夜茶香”创作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生活在“茶圣”陆羽创作“茶经”的地方──湖州,被人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当京腔京味的“北京大碗茶”在全国流行时,江南特有的名茶和有着浓郁吴越特色的民间茶风茶俗已魂牵梦萦、撞击着我的心头,产生了舞蹈创作的冲动。艺术创作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传达活动,湖州北临浩瀚的太湖,南有天目山脉,平原河湖密布,山间重岭叠翠,溪水环绕,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此地早在唐代就是产茶胜地。几千年来,茶的作用不仅仅是饮料,已渗透至生活各个方面,茶已是这个地区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清晨第一件事是沏一杯清茶,名茶是馈赠亲朋…  相似文献   

16.
唐时淮南道寿州是江淮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重镇,寿州茶文化产业也较为发达。从茶、器、人的视角,通过相关史料考证,可以发现,寿州依托优势资源寿州茶和寿州窑黄釉茶器,在泗州茶人常伯熊以及邻近淮南道边界的陆羽推广下,形成寿州茶文化圈,并迅速达到一个高峰,在唐时的茶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茶叶制作方法的演变,从茶元素、文化元素和茶人元素入手,对中国茶文化的意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并分析了唐宋时代茶文化的鼎盛发展与饼茶制法的密切关联,认为饼茶制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考古》2015,(2):337
春之梦,茶飘香。2015年2月6日,由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主办的会刊——《陕西茶人交流》季刊出版发行,这是陕西全省茶文化界一件大喜事。这份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同意创刊的。本期约10万字,设置了16个栏目,集中展现了全省茶文化、茶经济、茶产业、茶品牌、茶贸易发展等方面内容以及茶人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创刊号"上有著名文化学者商子雍,诗人作家商子秦、何金铭、王国龙等人的原创茶文化作品,还有外省茶文化专家竺济法、卢正勋等人文章与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人之家”召开的北京“茶道茶艺馆迎新年座谈会”于1998年12月24日在北京崇文区龙潭湖公园内京华食苑举行,有力多家茶艺馆负责人参加。据1998年底不完全统计,北京已有茶馆94家。与会者认为,国家昌盛,茶文化空前繁荣,全国茶馆业蓬勃发展。茶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类拔革的组成部分。茶既是健康饮料,又是富有文化色彩的产品,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媒介。喝茶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的享受。应当在茶馆中进一步宣传和普及茶文化知识,可建立不同类型的茶艺馆…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20世纪七十年代,古老的中化茶道,以富有现代色彩的“茶艺”在台湾兴起,伴随着海峡两岸人员、文化等各项交流的进行,两岸间茶文化研究和茶艺交流也得到了热络发展。今年春天,北京先后举办“海峡两岸茶艺论坛”、“海峡两岸茶人雅集”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上海和江西也先后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茶文化节。天津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民革天津市委、天津社会主义学院、市台湾研究会,于5月5日-7日,在市政协俱乐部礼堂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茶艺论坛”。共有来自台、港、澳、北京、上海及本市的茶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