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一类植物雌激素类物质,主要包括染料木黄酮、大豆黄酮和黄豆黄素等。近年来,研究者对大豆异黄酮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其生物利用率高,可调控动物机体养分代谢,改善饲料利用率,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提高动物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此文主要从大豆异黄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为进一步研究大豆醇溶蛋白亚基积累及其与品质的关系,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早熟大豆品种晋大75和晚熟大豆品种晋大53在开花后不同时期醇溶蛋白亚基积累的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的积累规律不同,在合成积累的时间顺序上存在差异,早晚熟品种高分子量醇溶蛋白亚基(B、C、D区)积累的情况基本一致,从开花后15 d就开始合成积累。低分子量醇溶蛋白亚基(A′、A区)主要在后期积累,一般情况早熟品种7S醇溶蛋白积累时间比晚熟品种提前15~20 d;晋大75醇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45~60 d,晋大53醇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40~50 d7、0~75 d。  相似文献   
53.
分离培养了SD大鼠的小肠上皮细胞, 用3H TdR掺入法分别检测了 0、0 1、1、10、100和 1 000ng·mL-1 2种大豆异黄酮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 对该细胞生长的影响, 并测定了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同时, 利用翻转的离体小肠囊研究了 0、0 1、0 5、1和 5μg·mL-1大豆异黄酮对小肠葡萄糖与氨基酸吸收的影响, 并检测了小肠黏膜总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100ng·mL-1的大豆异黄酮 (大豆黄酮、染料木素 ) 能够提高该细胞3H TdR的掺入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提示大豆异黄酮可能有促小肠细胞生长的活性; 0 1和 0 5ng·mL-1的大豆黄酮和 0 5和 1 0ng·mL-1的染料木素对离体小肠葡萄糖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而对赖氨酸与色氨酸的吸收以及小肠黏膜总ATP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4.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大豆异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成分、性状、理化指标、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对其生产提取方法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55.
以国槐槐角培养出的愈伤组织为试材,以槐角苷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乙醇浸提法提取国槐槐角愈伤组织中异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L9(34)(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槐角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9 h;提取乙醇浓度60%;提取的液料比70∶1,槐角异黄酮的最大提取量为:12.045 mg/g。  相似文献   
56.
大豆已被发现拥有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微血管增生的效能,甚至有提升智力的功能。异黄酮类化合物已被证实是大豆具有各种保健功能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大豆甙元对免疫白细胞中的骨髓细胞所引起的反应。  相似文献   
5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卵巢功能、生殖激素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50只坝上长尾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Ⅴ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20,25 mg/kg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结果显示,卵巢功能各指标在数值上会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量的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LH:Ⅲ组最高,与Ⅰ组、Ⅴ组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FSH:Ⅲ组与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低剂量差异显著(P<0.05);E2:Ⅲ组最高,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比Ⅰ组高3.19%;PRL:Ⅲ组最高,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P4:Ⅲ组最高,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红度a*:Ⅲ组比Ⅰ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1.12%和9.08%(P<0.05);肌肉pH:Ⅲ组显著低于Ⅰ组和Ⅴ组,分别降低3.81%和2.14%(P<0.05);肌肉系水力:Ⅲ组显著高于Ⅰ组11.9%(P<0.05);剪切力:Ⅲ组显著低于其他剂量组(P<0.05);组织学性状:肌纤维密度Ⅱ组与Ⅲ组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Ⅴ组(P<0.05),Ⅲ组比Ⅳ组、Ⅴ组分别提高29.20%和36.23%;肌肉风味方面,各试验组间氨基酸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适宜的大豆异黄酮(15 mg/kg)能较好地提高坝上长尾鸡卵巢功能、生殖激素水平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58.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异黄酮的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黄酮是豆类植物体内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它主要参与组织和病源微生物的互作及防御反应,具有诱导根瘤菌结瘤、抗病源菌、抗雌激素、抗氧化、抗溶血等生理功能,特别是在人类抗肿瘤活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异黄酮的结构和功能、调控路径及关键酶等方面综述了异黄酮在豆类和非豆类植物中的研究概况。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探讨非豆类植物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异黄酮合成和调控水平,为有目的调控异黄酮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姜义宝  杨玉荣  王成章  崔国文 《草业科学》2011,28(11):2032-2036
为了研究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异黄酮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80羽1日龄AA肉仔鸡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10 mg/kg)、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20 mg/kg)。结果显示,红车轴草异黄酮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体质量(P<0.05)和屠宰性能(P>0.05),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腹脂率(P<0.05),减少了储存第6天肉中丙二醛含量(P<0.05),降低了肉品滴水损失和剪切力(P>0.05)。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能够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品质,添加20 mg/kg时肉鸡日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和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ISO)二者联合作用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器官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基因转录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析因法设计,将90头75日龄的D×L×Y三元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ZEA 0、0.5、2 mg.kg-1和ISO 0、300、600 mg.kg-1。试验时间为21 d。结果表明:日粮中同时添加ZEA和ISO对后备母猪平均日增体质量(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中同时添加ISO和0.5 mg.kg-1ZEA与单独添加0.5 mg.kg-1ZEA处理组相比,生殖器官质量和阴户宽度增加。但日粮中添加ISO可缓解2 mg.kg-1ZEA导致的生殖器官增加质量和阴户红肿(P<0.05),降低子宫和阴道组织ERαmRNA的转录水平,而增加了ERβmRNA转录水平。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ZEA和ISO联合作用对后备母猪ADG和ADFI无显著影响,日粮中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