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504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679篇
基础科学   7篇
  142篇
综合类   1290篇
农作物   518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445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研究189份引进棉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新疆棉花育种及创新种质资源提供资源基础。 【方法】 选取引进的189份棉花种质资源的6个农艺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鉴定、筛选优良性状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结果】 189份棉花种质在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上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669%~11.877%,平均为8.712 %;5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369%~9.311%,平均为6.136%。各性状间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同步改良棉花关键性状指标有难度;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2.740%,各主成分反映生育期、株高等生物学特征与单铃重、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等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性状协同配合有利于各性状的同步提高。将189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在遗传距离为10.0时所有材料被划分为 7个类群,各类群性状特征差异明显。【结果】 189份棉花种质资源第Ⅲ类群、第Ⅵ类群和第Ⅶ类群中马克隆值的均值分别为4.17、4.03和4.08,均达到A级标准。  相似文献   
992.
鲜食甜糯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培育的甜糯玉米为材料,在适宜鲜食期测定了籽粒中的可溶性总糖、粗蛋白、氨基酸、VE、VB1、VB2、Vc、钙、镁、铁、锰、铜、锌、硒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①粗蛋白与可溶性总糖、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蛋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②VB1、VB2、Vc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③钙、锰、铜与可溶性总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锌与粗蛋白呈显著正相关。④镁对可溶性总糖、粗蛋白、维生素VB1含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值。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明确在四川盆地生态条件下,不同钾肥和磷肥施用量及品种对稻田覆盖秋马铃薯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混合型正交表(L84×24)进行了正交试验,供试材料为米拉和川芋5号。结果表明:不同钾肥和磷肥水平间,均对块茎产量有显著差异,达0.01显著水平,对地上部干物重、株高、茎粗及根系干物重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间,对块茎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对地上部干物重、株高、茎粗及根系干物重有显著差异,达0.01显著水平;试验表明,在四川盆地生态条件下,稻田覆盖秋马铃薯栽培技术中,施钾肥315kg/hm2,磷肥270kg/hm2,米拉品种产量可达24015kg/hm2。  相似文献   
994.
对粳稻品种两杂交后代F1、F2、F4代垩白性状研究分析表明,其垩白米率呈连续分布,但不呈正态分布;两“无垩白/高垩白”组合F2代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值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组合“越光/C602”F4代有四个分布不均的峰,组合“花育409/C602”F4代有两个峰,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两低垩白“花育560/津原5”组合F2、F4代分布曲线比较单一,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三组合后代垩白广泛分离,不同世代无或低垩白频数分布一致,表明该性状同时受主效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因此。选育无垩白或小垩白品种作亲本可改良杂交稻垩白率。  相似文献   
995.
2号染色体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运用SPSS软件之GLM分析了21个性状与2号染色体上的3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净肉重和净肉率等性状有正面影响;IDVGA46等位基因C(21lbp)对5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肴甲、肩部、腰厚、大腿肌、臀部外形以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等屠宰肉用性状有负面影响;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耆甲、腰厚、臀部外形等肌肉度评分性状和体重、胴体重以及净肉重等屠宰肉用性状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 1 2个育种亲本 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 ,结果表明 :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各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准 ;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只有 4性状极显著 ;各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株高以苏麦 6号等 4个亲本 ,成熟期以扬麦 5号等 3个亲本 ,穗长以宁麦 8号等 6个亲本 ,小穗数以宁麦 8号等 5个亲本 ,穗粒数以宁麦 8号等 5个亲本 ,千粒重以苏麦 6号等 4个亲本 ,单株重和株粒重以 940 3等 6个亲本较高 (好 ) ;特殊配合力 :株高、千粒重、单株重和株粒重较高的组合分别有 3、 1 2、 8和 3个 ;各性状除单株重和株粒重外 ,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方差 ,且狭义遗传力大多在 60 %以上 ;而单株重和株粒重的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狭义遗传力均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997.
氟烷基因与猪经济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诊断了四川省外种猪中长白猪 3个选育群共 343个个体及约克夏猪 10 3个个体的氟烷基因型 ,研究了氟烷基因的遗传规律、在四川省外种猪中的分布以及不同氟烷基因型与猪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氟烷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四川省外种猪中 ,Haln 基因在长白猪中的频率为 0 .0 10 9~ 0 .170 3,平均为 0 .10 89± 0 .0 85 8,不同选育群中氟烷基因频率差异较大 ;在约克夏猪中Haln 基因频率为 0 .0 2 91。Haln 基因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对猪的生活力、生长发育性状、胴体性状等无显著不良影响 ,但对猪肉质性状有显著不良影响。Haln 基因对肉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肉色、肉pH值和失水率等性状上 ,Halnn型的肉色评分显著低于HalNN型 (P <0 .1) ,pH1显著低于HalNN型 (P <0 .0 5 ) ,失水率显著高于HalNN型 (P <0 .0 5 ) ,HalNn型在此 3个指标上均间于Halnn型与HalNN型之间 ,与二者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8.
鲤鱼耐寒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0个随机引物对黑龙江野鲤(耐寒)、柏氏鲤(不耐寒)和杂交F1(越冬成活)的群体混合DNA样品进行RAPD—PCR扩增,结果引物S1043、S1052和S1066扩增出与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各一个。至此,共获得9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进一步表明抗寒性是数量性状(QTL)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此外,就RAPD—PCR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模板纯度、水的去离子和不同商标酶的活性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对目前所应用的淡水鱼类抗寒基因工程研究策略及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999.
猪的产仔性状受多个主基因的控制,比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更易于标记辅助选择(MAS)。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修选基因鉴定法和遗传连锁分析,如雌激素受体基因(ESR)PvuⅡ酶切有一个有利的B等位基因(3.7kb),其纯合子BB比纯合子AA母猪多产1.5头仔猪;促卵泡生成素受体基因(FSHR)有一个有利的A等位基因(0.5kb),AA纯合子母猪的产仔数较高。另有LHR、OPN、leptin和氟烷基因等均可作为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与产仔数有关的一些侯选基因和微卫星标记已经定位,国内外正用于优质高产猪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00.
小尾寒羊产羔性状的RAPD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30条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引物中筛选出5条随机引物对小尾寒羊的产羔性状进行标记、扩增.结果发现:引物0424-198的第6条带与小尾寒羊的产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第7条带与产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引物OPW19的第1条带与产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Y0184引物的第7、8条带接近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