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越冬栽培稻是一类能越过自然冷冬季节并在第2年春季萌芽、正常开花结实、收获稻谷的水稻品种。本文通过对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QTL分析,明确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旨在进一步解析越冬栽培稻产量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育种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3份越冬栽培稻构建的3个半同胞F2群体为材料。各考察15个产量相关性状,利用Excel 2003、GraphPad Prism 5.0和QTL IciMapping 4.10软件分析数据、绘制遗传图谱、定位QTL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表型值在3群体中呈连续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共检测到37个QTL和26对上位性QTL,贡献率分别介于2.32%~36.31%和1.04%~2.05%;检测到9个同时影响2个及以上产量性状(一因多效)QTL标记区间;以联合分析检测到13个产量性状相关QTL,其中4个QTL区间与单群体检测QTL区间重叠;越冬栽培稻产量相关性状QTL以加–显性效应遗传为主、上位性遗传效应为辅。本研究将为越冬栽培稻产量相关基因挖掘及育种创新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利用已测序水稻品种分析其农艺性状基因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在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在海南陵水县种植两个完全测序水稻品种日本晴与9311的F2群体及双亲,分别考察了其单株分蘖数、穗数、有效分蘖数、穗长、主穗长、抽穗期、株高和剑叶8个农艺性状3次重复的平均值。用已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Nipponbare/9311-F2遗传图谱)及Excel 2000和Mapmaker/QTL 1.1b软件对这8个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基因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在LOD>2.0和P<0.005的条件下共检测到41个QTLs,它们分布在水稻所有染色体上,单个QTL对性状表型贡献率11.0%~46.4%,其中大于20%的有22个。对选用已测序材料为亲本构建图谱来探讨水稻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育种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津优2006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粳稻不育系341A与粳稻恢复系C411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出优势强、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1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花药培养创新水稻抗旱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水稻与旱稻杂交组合F1进行花药培养,结合田间水、旱处理,南繁北育,创造抗旱性强的水稻种质资源。3个组合共获得108份花培材料,对其中68份进行抗旱性鉴定,45份表现抗旱,抗旱植株获得率为66.18%。其中,抗旱性级别为1级、3级、5级,分别为4.41%、17.65%、44.12%,这些材料将为抗旱育种拓宽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对粳稻品种两杂交后代F1、F2、F4代垩白性状研究分析表明,其垩白米率呈连续分布,但不呈正态分布;两“无垩白/高垩白”组合F2代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值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组合“越光/C602”F4代有四个分布不均的峰,组合“花育409/C602”F4代有两个峰,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两低垩白“花育560/津原5”组合F2、F4代分布曲线比较单一,主峰值仍然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三组合后代垩白广泛分离,不同世代无或低垩白频数分布一致,表明该性状同时受主效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因此。选育无垩白或小垩白品种作亲本可改良杂交稻垩白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耐热粳稻资源热粳35的遗传特性,以热粳35/协B F2群体为研究材料,构建了包含140个SSR标记的分子图谱;借助构图分子数据分析标记基因型的分离情况,并进行耐热性QTL分析。结果表明,该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2 157.7 c M,标记间平均图距15.4 c M,45个(28.5%)标记极显著偏向亲本或杂合子(P0.01)。在第1、第3、第4、第6、第7和第8号染色体上发现9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其中,有4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可能与孢子体或配子体选择有关,在第4、第8和第12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3个耐热性QTL。本研究结果为耐热粳稻资源的遗传机理解析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粳稻新品种花育1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等.花育13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利用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的中、晚稻新品种,具有优质、优味、高产、稳产、抗病、耐盐等特点;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在京、津、唐等地区适于作春稻,在冀南、鲁、豫等地区适于作麦茬稻;产量水平在9000~9750kg/hm2.  相似文献   
9.
水稻SSR标记在RI群体的偏分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完成了部分测序的培矮64s和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了的粳稻日本晴(Nipponbare)为亲本杂交得到的F6群体作为构图群体,共330个单株,构建了一张含92个微卫星标记的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结果发现该F6群体有较高的偏分离现象,有63个分子标记表现偏分离(P〈0.05),占总标记数的68.47%,在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60个标记偏向母本培矮64s,我们对这种偏分离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水稻高世代农艺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转SCK基因和bar基因粳稻恢复系超优1号和转GNA基因和hyg基因粳稻保持系早花二号自交高代(恢复系T5,T6,保持系T4,T5)材料为试材,进行抗性筛选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表现高抗除草剂,对二化螟呈不同程度抗性;保持系表现高抗潮霉素,大部分株系低抗稻飞虱,个别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田间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转基因不育系表现高抗潮霉素;外源基因导入粳稻恢复系和保持系并在高代稳定表达。转基因恢复系生育期、株高、穗长、穗颈节等性状有不同程度变异;保持系株高、穗型变异较大。转基因恢复系与转基因不育系配制的多元转基因杂交组合F1表现高抗除草剂和潮霉素,其他农艺性状表现与对照(非转基因组合)基本一致。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释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