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40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22篇
  95篇
综合类   603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化质谱法(GC-NCI-MS)快速检测食用菌中6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前处理对QuECHERS方法进行优化,样品用含0.5%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PSA吸附剂净化,GC-NCI-MS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对6种菊酯类农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0.007~5.0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2~0.999 9;最低检测浓度为1~3mg/kg;添加浓度为0.05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7.0~103.6%,变异系数为3.2~17.3%;添加浓度为0.1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2~99%,变异系数为2.1~14.5%。  相似文献   
122.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从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Ginkgo biloba中分离获得1株活性菌株TMSF169。通过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团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发酵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紫外光或碘蒸汽显迹,配合活性追踪,从菌株TMSF169发酵液中分离获得1个具抗真菌及除草活性的化合物TMSF169A,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将其结构鉴定为圆弧菌醛酸(cyclopaldic acid)。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对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均具有致病毒性,对芝麻Sesamum indicum和大豆Glycine max不敏感。结果显示菌株TMSF169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明确江西瑞昌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归属,本文从当地采集呈典型症状的炭疽病叶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8个在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形态大小均一致且均具有致病性的分离株,8个分离株在PDA平板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色至深灰色,菌落中央产生橘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单胞,大小为(15.6~18.0)μm×(3.6~6.0)μm.对其中之一的分离株YRRC-1进行rDNA-ITS区段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长度为536 bp的rDNA-ITS序列,该序列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对应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分离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序列鉴定结果,认为瑞昌山药炭疽病菌属于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124.
为给贵州山区秸秆饲料的发酵工艺提供技术参考,采用单菌株固体发酵法,研究了赤9号、赤8号、贵11号、贵9号、贵10号、毕2号、铜3号等腐烂菌和3种不同配方对油菜秸秆降解率和降解后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6~7g、蔗糖0.6~0.7g、菌液15mL的配方3降解效果较好,赤9号菌株在该配方下降解粗纤维的效果达79%,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下降比例不大。该菌株对秸秆发酵生产饲料作为优良菌株的筛选、纤维素降解机理和代谢产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25.
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通  李荣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50-5852
综述了食用菌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对育种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结合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是今后食用菌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6.
双菌种发酵提高造纸法烟草薄片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刚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04-105
[目的]为卷烟生产肥料的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木质素降解菌及降烟碱杆菌发酵处理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原料,探讨木质素降解菌、降烟碱杆菌单独发酵处理及2种菌共同作用对提高烟草薄片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木质素降解菌及降烟碱杆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烟草薄片内在品质,双菌种发酵能明显改善烟草薄片的内在品质。原料经发酵粗酶液处理后,木质素和烟碱含量下降,刺激性明显减轻,口感变好,香气变浓,内在品质明显提高。[结论]木质素降解菌及降烟碱杆菌双菌种发酵能明显改善烟草薄片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27.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食用菌发酵的应用研究概况,展望了我国食用菌发酵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离滇重楼的内生真菌并探究其对内生真菌胚发育的效应。[方法]分离滇重楼的内生真菌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用石蜡切片和显微照相术研究内生真菌并探究其对滇重楼种子胚发育的效应。[结果]从滇重楼根状茎中分离到9种属于3目、5科、7属的内生真菌,即PPYEF-1,PPYEF-2,PPYEF-3,PPYEF-4,PPYEF-5,PPYEF-6,PPYEF-7,PPYEF-8和PPYEF-9。除了PPYEF-4(枝孢霉属)外,其他真菌都能促进滇重楼种子的胚发育,大多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PPYEF-9(木霉属)能导致滇重楼种子发育的最长胚长和最高胚率。[结论]本文可为滇重楼内生真菌在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分析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加强菌种管理,提高制种技术;开发栽培新材料,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建立食用菌生产安全体系,加强执法,提高其品质和安全性;合理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  相似文献   
130.
食药用菌多糖是食药用菌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现就食药用菌多糖的免疫药理作用、产品开发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目前食药用菌多糖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