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59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感染后12、24、48、96、168h和14d雏鸭血液、肝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血清中NO含量在接种后48h开始升高,一直持续到接种后96h,接种后7d恢复正常;肝脏组织中NO含量仅在接种后24h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在其他时间未表现有差异;脑组织中NO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变化。血清中的TNF和IL-2含量在接种后24h均表现升高,接种后96h降低,其他时间无改变。感染雏鸭的肝组织在接种后24h表现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变化,接种后48~96h呈增生性病变,而接种后各时期脑组织均呈非化脓性脑炎变化。由此表明,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雏鸭体内NO、TNF和IL-2发生变化,并且与肝组织损伤、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人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 D H B V)的麻鸭为实验模型,用两组中药复方进行体内抗病毒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结束时,两个治疗组麻鸭的平均体重增长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01),而平均肝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01),肝系数也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01);2两个治疗组麻鸭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 D H B V 转阴率持续增加,实验结束时转阴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2927% 与3056% 811% , P< 005);而且未出现 D H B V 转阴后又转阳现象。提示这两组中药复方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而且药物安全、药效稳定,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试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穿刺组织最合适的快速石蜡脱水程序.方法 随机选取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穿刺标本50例,每一例穿刺标本随机取三份新鲜组织,取材固定后,分为三组,A组为快速石蜡处理3 min组、B组为快速石蜡处理5 min组、C组为快速石蜡处理10 min组.快速石蜡切片应用超声波技术结合水浴加温及应用BT生物组织透明剂代替二甲苯作为透明剂.三组所做切片同时进行HE染色.结果 快速石蜡处理3 min组所制的片优良率为0%,快速石蜡处理5 min组、10 min组所制的片优良率为100%,χ2=150,P〈0.001,三组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JYCL-2 超声组织处理仪+BT 生物组织透明剂处理肝组织5-10 min就能满足肝组织快速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缩短了发报告的时间,同时也符合实验室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草仙乙肝胶囊是吉林省龙井制药厂根据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方,经现代工艺加工研制而成的一种新.药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于湿邪困脾症.经临床试验,其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从洛江区临床发病鸭分离到2株病毒,2株分离病毒能够致死鸡胚,能被Ⅰ型鸭病毒性肝炎标准强毒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分离毒株在鸡胚上传代培养,并测定ELD50分别为10-6.32/0.2 m L、10-5.49/0.2 m L;经动物回归试验,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分别为80%和70%,雏番鸭出现明显的角弓反张姿态,剖检可见肝脏出血斑、出血点,为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  相似文献   
17.
18.
为建立了一种可检测血清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1)的实时定量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DHAV-1 5,非编码区的保守区,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试验以及临床病料检测初步应用。结果,该方法与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鸭瘟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呼肠孤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无交叉反应性;最低可以检测到10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测序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实时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稳定等优点,可用于DHAV-1的快速检测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观察3种方法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的疗效,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雏鹅病毒性肝炎的治愈率。分别进行人工感染预防及治疗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在临床治疗试验中选自然发病的莱茵雏鹅共5466只,将患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保肝散、病毒灵、保肝散加病毒灵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保肝散配合病毒灵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6.05%;保肝散组次之,为77.97%;病毒灵组再次,为72.18%;对照组为14.72%。采用保肝散配合病毒灵组治疗雏鹅病毒性肝炎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河南省部分地区鸭肝炎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对分离到的鸭肝炎野毒株(LY株)在雏鸭、鸭胚及鸡胚上进行免疫保护试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DH-Ⅰ型血清对该LY株的免疫保护指数较低,明显低于LY株血清的保护指数,表明该疫区部分鸭肝炎野毒株的抗原性已发生改变;交叉中和试验对该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另采用LY株和DHV-I病毒疫苗联合制备鸭肝炎高免蛋黄抗体用于临床免疫防治可使临床保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