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62篇
林业   270篇
农学   308篇
基础科学   411篇
  551篇
综合类   1270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58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1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支持动物疫病流行地区的控制及消除计划,以及在动物疫病非流行地区进行有效筛查,必须使用更加准确灵敏的诊断手段。数字PCR可实现绝对定量及痕量核酸的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不依赖参考物或标准品、对抑制剂具有较高耐受性、灵敏度和精准度更高的优点。数字PCR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核酸检测新方法,在动物疫病检测中得到了应用,围绕数字PCR技术的原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及分析,为数字PCR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基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甜高粱杂种优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分析,同时,分析配合力、表型遗传距离以及分子遗传距离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行性,为甜高粱的种质创新和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8个甜高粱不育系为母本及8个甜高粱恢复系为父本配制64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后代进行2年的性状调查,包括:出苗至开花日数、生育期、株高、穗长、茎粗、分蘖、单穗粒重、千粒重、籽粒产量、单株重、生物产量和含糖量。分析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表型遗传距离、分子遗传距离以及配合力、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各性状的中亲优势由强到弱分别为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株高、穗长、千粒重、茎粗、生育期、至开花日数、分蘖和含糖量,其中,生育期、至开花日数、分蘖和含糖量等性状为负优势。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由强到弱的顺序基本相同。配合力分析表明,每个性状中,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差较大,且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有很大差异。大多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也较高。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为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穗长、千粒重、分蘖以及含糖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为极显著正相关,至开花日数与特殊配合力为显著正相关。亲本间的表型遗传距离为2.86—6.82,分子遗传距离为0.50—0.96。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株高、穗长、茎粗及含糖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分子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大于表型遗传距离,其中,生物产量、单株重、穗长和茎粗的杂种优势与分子遗传距离为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所有性状中,与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较高,而含糖量和分蘖的杂种优势较低。在杂种优势预测上,利用亲本的配合力可有效预测杂种优势,预测效果优于遗传距离。与表型遗传距离相比,分子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的预测更有效。  相似文献   
43.
最近,笔者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两种新亚型藏猪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进一步调查新型PEDV是否在四川腹泻猪群中存在或流行,对实验室2018-2019年保存的116份猪腹泻粪便或肠组织样本进行PEDV的检测及其纤突蛋白基因(spike)分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腹泻样本的PEDV检出率为42.2%(49/116,95% CI=33.1%~51.8%),并获得了13条完整的S基因序列,全长为4 149~4 170 bp,序列相似性为94.2%~99.9%,其中SWUN-H3-CH-SCYA-2019的S基因与藏猪源新G1亚群PEDV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7.0%~98.6%。遗传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3株PEDV S基因划分为G1和G2大群,其中SWUN-H3-CH-SCYA-2019位于藏猪源新G1亚群;SWUN-19-CH-SCZY-2018、SWUN-4-CH-SCXC-2018、SWUN-1-CH-SCNJ-2019和SWUN-3CH-CH-SCZG-2019位于G2亚群中一个独立的分支,且与藏猪源新G2亚群毒株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13株PEDV的演化过程,以贝叶斯进化分析软件包(BEAST)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SWUN-H3-CH-SCYA-2019的分歧时间约为2012.3年,早于藏猪源新G1亚群其余毒株的最早分歧时间(2015.7年);SWUN-4-CH-SCXC-2018、SWUN-19-CH-SCZY-2018和SWUN-3CH-CH-SCZG-2019的分歧时间约为2014.2年,早于G2亚群的藏猪源毒株2014.7年,所有藏猪源PEDV的分歧时间均晚于四川毒株。本研究在四川地区首次发现了藏猪源PEDV,并且从毒株的分歧时间推断青藏高原的藏猪源PEDV来源于四川,为新型PEDV分子遗传进化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闫晓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4):160-164
[目的] 研究旨在应用实证方法分析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造成的影响,进而得出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养殖、屠宰、加工、消费等环节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影响。[方法]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涉及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按主营业务统计为肉制品加工、养殖、饲料和兽药4种类型的32家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设计指标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股票异常收益率波动进行计算和检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最大;对兽药行业的影响周期最长;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影响程度和周期仅次于兽药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最小。[结论] “非洲猪瘟”事件对猪产业链上的饲料、养殖、肉制品加工、兽药类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5.
黄河未来输沙量态势及其适用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黄河输沙预测的新思路,预估黄河未来输沙态势与输沙量水平,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状,采用单累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及频率分析方法,分析1950—2019年黄河主要来沙区间的实测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未来态势。[结果] 1950—2019年黄河输沙量呈现阶梯式减少。1950—2019年黄河中游各站累积实测输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左半抛物线”表征。黄河输沙量自1997年以来已进入相对稳定态势,目前已达企稳状态;黄河潼关站未来年输沙量在90%频率下为1.00×108 t左右,在10%频率下为5.00×108 t左右,未来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40×108 t。[结论] 为了维持黄河输沙量低稳状态,提升水土保持措施质量与标准,补齐“后水土保持”短板,构建完善的水沙关系调控体系,维持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平衡,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46.
基于改进极限学习机的水体溶解氧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地指导水产养殖生产,提高溶解氧浓度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因子筛选和改进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水产养殖溶解氧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计算各影响因子与溶解氧浓度间的相关系数,提取强关联因子,降低预测模型的输入量维度;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 PLS)优化传统ELM神经网络,避免网络中隐含层共线性问题,保障输出权值的稳定性;然后,结合新型激活函数,构建水体溶解氧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将SPLS-ELM(Selection Based Partial Least Square Optim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预测模型应用到江苏省无锡市南泉基地某试验池塘的水体溶解氧预测中。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232,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BP神经网络、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LSSVM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BP神经网络相比分别降低40.98%、44.48%、34.73%和44.18%。且该模型的运行时间仅0.6231s,预测精度和运行效率明显优于其他模型。该模型的溶解氧预测曲线接近真实溶解氧变化曲线,能够满足水产养殖实际生产对水体溶解氧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猪传染性腹泻病是猪的常见多发病。基于受基层单位病原检测技术的条件限制,一旦发生传染性腹泻病,基层兽医通常依据临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与治疗,如果临床经验稍有不足,误诊、误治或延误诊治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梳理出了常见的12种猪传染性腹泻病临床诊断要点与综合防治措施,以防止其重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全国学校延迟开学,实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采取线上教学形式。面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全新的教学形式,需要创新研究和实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分析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通过创新性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保证思政工作大方向,聚焦疫情防控创新思政内容和创新实践思政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做好学生思政工作,确保在抗疫工作取得彻底胜利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9.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different characters between Blue-shelled chicken and White leghorn.Global genome microRNA was combined the identified microRNA with complementary lab-predicted microRNA.Then the two breed chicken's SNP data got by GGRS were mapped to the microRNA and focused on SNP that deliberately located in mature-microRNA.Bioinformatics method was adopted for target prediction on microRNA which had SNPs.By further gene enrichment analysis,the study found these genes enriched in 22 GO terms,10 KEGG pathways,and 3 IPA important networks.And they enriched in traits which associated with growth,such as mTOR signaling pathways,Wnt signaling pathways,growth hormone receptor networks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 receptor networks.And they also enriched in some laying traits,such as oocyte meiotic signaling pathways and progesterone mature oocytes signaling pathways.The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might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50.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甘州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以黑河流域2000年和张掖市2007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数据集的矢量数据、2014年Landsat 8 OLI_TIRS 8月份遥感影像和Google Earth影像为数据源,以Arc GIS10.1、ENVI 4.8和IDRISI 17.00为计算平台,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2014年甘州区LUCC解译数据作对比分析,其Kappa系数为87.87%,表明预测与现实一致性较佳。最后对202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分类进行模拟和预测。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00—2021年间甘州区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未利用地面积呈现较快的减少趋势;林地和水域呈现缓慢地增长趋势;草地面积变化较小。简要分析了其变化原因主要归因于政策、社会经济、人口和科学技术几方面。对202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管理及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