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205篇
农学   301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39篇
综合类   813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51.
本研究通过对6个白三叶品种的适应性观察,认为在江西低丘红壤地上以克利卡诺瓦白三叶表现最好,越夏抗旱力强,青草产量高。种子生产性能以拉丁鲁白三叶最好。海弗白王叶和新西兰白三叶适应性较差,表现不良。  相似文献   
152.
水分是影响青皮(Vatica astrotricha Hance)种子活力最关键的内在因素,其中种胚含水量是决定因素。用含水量27—29%椰糠控制种胚含水量在50—52%,也就是控制种子含水量在30—36%,维持种子一定的呼吸强度(32℃下测定为50—60 O_2μl/g·h),种子活力保持最高,能延长寿命。找出了储藏中种子安全含水量的最佳点,此点处于安全含水量下限的内缘,可利用种子本身果翅与种子或大小种子之间含水量的内在关系来测定。这种测定方法准确、快速又简便。可考虑作为确定“顽拗型”种子安全含水量下限的新捷径。  相似文献   
153.
154.
以沙棘籽原花色素为原料、亚硫酸为降解剂,应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考察降解时间、降解温度、料液比和亚硫酸用量对原花色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法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80℃、时间60 min、料液比1∶8(g∶L)、亚硫酸体积分数为12%,在此条件下亚硫酸降解效果明显,降解前平均聚合度为13.42,降解后平均聚合度为7.53。  相似文献   
155.
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酸水法提取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采用小鼠口腔灌服的方法对该生物碱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利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该生物碱的LD50.结果表明: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对小鼠口服的LD50为588.71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513.93~674.37mg/kg.剖检变化为心脏色泽暗淡,肝脏和肾脏肿大,其它脏器无眼观病变.组织学变化呈现心肌纤维肿胀,肌浆内出现大量红色细小颗粒,间质血管充血;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空泡,部分肝细胞坏死崩解;脾小体萎缩,淋巴细胞减少;肺脏血管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崩解.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为低毒化合物,小鼠在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中毒后,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主要器官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对小鼠的持续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6.
黄芪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与积温需要——一种模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芪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与积温需要,采用不同方式破除黄芪种子硬实后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利用模型方法确定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Tb、种子调整累积萌发率达到50%所需要积温θT(50%)及其标准差δθT等参数;同时根据达茂地区气候特点,设置不同起始温度(3.5℃、6.5℃、10.5℃),模拟不同春播时间(3月15日、3月25日、4月5日),对积温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砂磨20min能有效打破黄芪种子硬实,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萌发的基础温度Tb=0.2℃,种子调整累积萌发率达累积萌发达到50%所需要的积温值θT(50%)=1 129.7℃.h(47℃.d),标准差δθT=18.34℃.h;各起始温度下种子调整累积萌发率达到50%的萌发时间分别为244、165、115h,相应出苗日期为3月26日、4月3日和4月11日。因此,考虑到达茂地区温度条件,播种期可以定在3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57.
2003—2005年通过用3种规格的壳聚糖分别包衣大白菜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年包衣种子的幼苗生长正常,无药害,出苗率提高。但结合壳聚糖用量与出苗率之间的关系及包衣种子贮存1~2 a后的出苗率,不宜用工业级壳聚糖包衣大白菜种子;若用铝箔袋贮存包衣种子1 a以上,也不宜用0.149 mm食品级壳聚糖,20 g种子用3.4~13.6 mg的0.177 mm食品级壳聚糖包衣较适用,能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158.
对砂生槐4个种源的种子、幼苗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种子性状差异显著。种子性状千粒重以拉萨种源的最重,达37.64g,朗县种源种子最长,达0.50cm,拉萨、日喀则产种子形态为卵圆形,米林、朗县产种子形态为长卵圆形。砂生槐苗高生长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苗高生长期131~134d,速生期46~57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为61.0%~62.3%。种源间苗木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拉萨种源的生长量最大,一年内积累的干生物量最多,朗县种源的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59.
【目的】研究紫苏籽对鹌鹑肉中ω-3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的影响。【方法】将150羽1日龄鹌鹑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羽,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自配的基础日粮,第2~5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8%,10%,12%和15%紫苏籽(磨碎)组成的试验日粮,于35和50日龄取样,测定鹌鹑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和各脂肪酸含量。【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紫苏籽可显著提高35和50日龄鹌鹑肉的粗脂肪含量(P<0.05),添加12%紫苏籽可显著提高35日龄鹌鹑肉的粗脂肪和50日龄鹌鹑肉的粗灰分含量(P<0.05);添加不同量的紫苏籽均可显著提高35和50日龄鹌鹑肉的C18∶3含量及35日龄鹌鹑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ω-3 PUFA含量(P<0.05),显著降低35和50日龄鹌鹑肉的ω-6 PUFA/ω-3 PUFA值(P<0.05)。【结论】早期投喂紫苏籽有利于PUFA和ω-3 PUFA的积累,紫苏籽的添加量以10%为宜。  相似文献   
160.
进行辣椒常见异常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见异常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始发芽时间、发芽集中整齐度和幼苗生长量均低于正常种子。在24℃的恒温催芽条件下,发芽率依次为正常种子(98.00%)、种皮霉变种子(91.00%)、黑斑种子(5.67%)、不饱满种子(0.33%);正常种子和种皮霉变种子在催芽后第3天开始发芽,第4天处于发芽高峰,高峰日发芽率分别为66.67%和61.00%。黑斑种子和不饱满种子在催芽后第6~8天开始发芽,第7~8天为发芽高峰期,高锋日发芽率分别为3.67%和0.33%;发芽第10天芽长依次为正常种子(35.00 cm)、种皮霉变种子(28.00 cm)、黑斑种子(11.33 cm)、不饱满种子(3.67 cm)。根长依次为种皮霉变种子(66.00 cm)、正常种子(59.33cm)、黑斑种子(10.00 cm)、不饱满种子(6.33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