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8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455篇
农学   289篇
基础科学   244篇
  437篇
综合类   1836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239篇
畜牧兽医   442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云南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地理区位特殊,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野生动物养殖业却严重滞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十分突出。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了产业开发的思路、方向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立地条件与柳杉生长量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年生柳杉人工林的26个样地调查其立地条件与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表明:当土壤疏松层厚于30cm时,柳杉生长良好,浅于20cm时,柳杉生长不良;柳杉生长受地形影响,在山洼、山谷处生长最好,山坡、山顶、山脊则较差。  相似文献   
103.
概述了西蒙得木的经济价值和国内外发展状况,根据在云南发展中出现连续枯萎死亡的现象,首先研究了生物学习性和生态适应性,分离接种了来自病健根的菌类,得到的4种镰刀菌都要在根系衰弱时才能侵染根系,引起根系衰弱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水曲柳幼林适生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帽儿山地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并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土壤A层厚,坡向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水曲柳人工林在中上坡位生长最好,在下坡位生长差。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34个立地类型。此外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养分并不是限制水曲柳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5.
成都市1999年开始引种巨桉,目前栽植面积达2000hm2;但由于林地土壤条件不同,多为种子繁殖苗木造林,加之经营措施粗放,林分生长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成都地区引种栽培的巨桉人工林生长情况及立地条件调查,提出了影响巨桉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为土壤酸减性、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成都发展巨桉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应选择在平原区,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并且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的酸性至中性土壤立地条件。在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缓、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m×4m。对个体分化严重的人工林,应从抚育间伐、去劣留优和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等方面改良群体结构和生长环境,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找到提取竹叶中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竹叶叶绿素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浸提溶剂种类原料颗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的合适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 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提取竹叶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颗粒度10~20目、料液比1∶5、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7 h,竹叶叶绿素对紫外光、常见氧化剂(如H2O2)、Fe3 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温度70℃以下以及近中性或偏碱性介质环境中性质基本稳定,遇Cu2 、Zn2 离子分别生成蓝绿色絮状沉淀和灰绿色颗粒状沉淀.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实地考察与资料分析,初步划定了各地干热河谷的上限和层域范围。提出了地形是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分变化的主要因子,确定以坡向和坡位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划分的立地类型分别是:坡上灌丛区,分坡上灌丛区阴坡类型、坡上灌丛区阳坡类型;坡下草丛区,分坡下草丛区阴坡类型、坡下草丛区阳坡类型;坡足冲积区;河谷平坝区。据此,针对干热河谷各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小报春Primulaforbesii是一种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野生花卉.在将其引种后应用于园林的过程中,特别对其引种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在大气CO2浓度下,光强是影响小报春光合作用的关键因子;2)小报春的光补偿点在26.18~43.10μmol·m-2s-1之间,饱和点低于1400μmol·m-2s-1;3)小报春植株有一定的耐荫性,不适合在强阳光直射的地方生长,种植应用时应给予一定的侧方遮荫.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多年的引种对塔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表明,极端低温及降水是制约塔拉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据此将哀牢山以西、怒江、澜沧江下游海拔1450m以下16个县的128个乡镇区划为云南种植塔拉的最佳适生区;哀牢山以东、元江中下游海拔1 250m以下14个县的81个乡镇为一般适生区;公益林种植区为金沙江中游海拔1 100m以下的10个县的62个乡镇.  相似文献   
110.
红树林根际解磷菌分离、培养及解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从红树林根际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解磷细菌,经过筛选获得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ZB0211,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对这株解磷菌进行最适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10g·kg-1的蔗糖最佳,氮源以1g·kg-1NH4Cl最好,10g·kg-1NaCl浓度为最适生长浓度,最适初始pH值为7 5。同时进行的解磷能力实验也表明pH值、菌数与解磷能力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