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4篇
  7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蕉受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侵染后体内赤霉酸(GA3)、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3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的香蕉苗体内的GA3、IAA和ABA的含量均高于未接种的对照,表明香蕉枯萎病菌的侵染引起了香蕉体内GA3、IAA和ABA的积累,此3种植物内源激素与香蕉受枯萎病菌感染的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72.
前期研究明确了影响香蕉生根试管苗离体接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进行抗病性鉴定的4个主要因素:产孢培养基、试管苗接菌前在MIS(Medium for interaction system)培养基上生长的时间、MIS培养基的组成、Foc菌株的致病力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离体接种鉴定方法进行优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发病最重要的因素是Foc菌株的致病力(P < 0.001),其次是产孢培养基和MIS培养基的组成(P < 0.05),试管苗接菌前在MIS培养基上生长的时间对鉴定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上述4个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为用马铃薯葡萄糖水作产孢培养基,香蕉试管苗接菌前在MIS培养基上生长7 d,MIS培养基的组成为1/2MS不含有机物,接种菌株为Foc热带4号小种复壮3代菌株。分析得到的最优组合与验证试验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3.
4种葱科植物粗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取高温灭菌和滤菌器过滤2种方式,对韭菜、大蒜、大葱、洋葱等4种葱科植物的组织粗提液进行除菌,并用其进行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拮抗实验。结果表明:滤菌器过滤处理组比高温灭菌处理组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更显著;在滤菌器除菌组中,韭菜的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大蒜和大葱,与对照相比都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但洋葱粗提液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4.
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oc4)及巴西香蕉(AAA)和广粉1号粉蕉(ABB)为材料,研究了韭菜对Foc4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韭菜粗提取液能显著抑制Foc4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韭菜对Foc4菌丝细胞结构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对其孢子有极高的杀灭作用。大...  相似文献   
75.
广东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5片叶的组培香蕉苗和粉蕉苗为材料,采用伤根浸菌液的接种法对分离自番禺、中山、肇庆、珠海、顺德等地的香蕉枯萎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同时观察了各菌株在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广东的确存在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2个小种,认为致病性测定结合Komada改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是鉴定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简单、快速而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从得病的香蕉茎组织中分离出病原真菌,经鉴定为古巴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的4号小种。病菌在供试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产生对香蕉有毒性作用的毒素。不同培养液的产毒能力有明显的差异,6种培养液中以Richard培养液产毒能力最强。香蕉枯萎病菌产毒能力以温度为20℃,pH 7~9,振荡培养(140次/min)条件下培养10~15 d生物活性最强。高温高压灭菌30 min的培养滤液,其毒素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7.
探索木薯器官浸提液对香蕉尖孢镰刀菌的化感效果,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乙醇和水浸提块根形成期木薯地上部与地下部器官获得浸提液,采用生长速率法探讨浸提液不同培养时间对香蕉尖孢镰刀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乙醇和水浸提液均对香蕉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且两者无显著差异;(2)木薯地下部器官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地上部;(3)地上地下部器官浸提液的50~100mg/L浓度抑制作用较强;(4)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24h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72~120 h.  相似文献   
78.
含氨基酸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绿色肥料,具有肥效快、无残留、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等优点。将其作为有机载体制备菌肥,对芽孢杆菌生长和繁殖是否具有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的“绿农林”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对芽孢杆菌菌株X05和QB61生长繁殖、拮抗代谢物产生以及对番茄、香蕉生长和香蕉枯萎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g/L供试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中培养24 h,芽孢杆菌X05和QB61细胞数量增长为初始菌量的86~2900倍,而在清水中培养24 h,细胞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X05和QB61在50 g/L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中培养48 h,上清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其他浓度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溶液和清水中培养48 h,上清液均无抑制作用;与单独施用芽孢杆菌X05或QB61处理相比,施用添加芽孢杆菌X05或QB61的含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番茄和香蕉幼苗生长显著增强,同时香蕉枯萎病发病指数分别降低33.4%和32.2%。以上结果表明,供试氨基酸水溶肥可促进芽孢杆菌X05和QB61的生长和繁殖,并使其产生拮抗代谢物,两者混合施用对番茄和香蕉具有更好的促生效果,并可提高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因此,供试的含氨基酸水溶肥与上述的芽孢杆菌组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枯萎病严重影响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枯萎病菌株TR4的抗性,遴选和储备抗病种质资源,为香蕉种质资源多样性在云南地区的利用、抗病种质资源和抗病基因的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引进的11份香蕉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内接种不同浓度的云南枯萎病菌野生型菌株TR4(15-1),球茎解剖调查和病情指数分析,将香蕉种质资源分为免疫,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六个等级。结合已报道香蕉种质资源对其他TR4菌株的抗病性评估,遴选对云南菌株TR4(15-1)抗性较好的香蕉种质资源。在接种常规浓度(1×106孢子数/mL)TR4(15-1)条件下,Kazirakwe,Igitsiri,Mbwazirume,Inkira,Akpakpak,Pahang是云南菌株TR4(15-1)的抗病种质资源,接种20天的病情指数范围是20.31-29.27;GCTCV-119和Gros Michel为中抗种质资源;Baxi Jiao,Banksii和Ibwi是感病种质资源。在高浓度(1×108孢子数/mL)TR4(15-1)侵染下,常规浓度筛选到的6份抗病种质资源仍然表现为抗病,但GCTCV-119,Gros Michel,Baxi Jiao,Banksii和Ibwi均划分为感病种质资源。结合不同浓度病原菌侵染的病害调查分析,11份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菌株TR4(15-1)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TR4(15-1)的强度依次为:Kazirakwe> Inkira>Pahang> Akpakpak> Igitsiri> Mbwazirume。本研究遴选到6份香蕉种质资源(Kazirakwe,Inkira,Pahang,Akpakpak,Igitsiri,Mbwazirume)对云南菌株TR4(15-1)具有较好的抗病性,为广谱性抗病资源。研究结果为云南产区香蕉抗病资源的储备、抗病种质的利用、保障云南香蕉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测定10株分离自广东省不同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生理小种菌株在PDA、Komada改良培养基、粉蕉组织浸提液培养基和香蕉组织浸提液培养基上的形态、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等特性差异不明显,不能依据这些特性区分1号和4号生理小种;但在康乃馨叶片琼脂(Carnation leaf agar,CLA)培养基上产生的孢子形态具有明显差异,4号生理小种的菌株产生典型的尖镰刀状大孢子,孢子多6个隔,长约(36.80±5.33)~(44.93±4.80)μm,宽约(3.40±0.20)~(4.27±0.25)μm,占总孢子数的比例较大,为(40.87±9.67)%~(62.50±7.84)%,而1号生理小种个体产生的大型孢子前端钝圆,弯曲程度低,多4个隔,孢子长约(22.31±3.89)~(25.01±6.16)μm,宽约(3.42±0.23)~(3.90±0.24)μm,占总孢子数的比例很小,为(2.55±1.95)%~(4.50±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