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79篇
  116篇
综合类   34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The global seafood industry, influenced by consumer demand,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global fishing industry, which determines the variety of fish available for consumption. The recently revealed issue of seafood mislabelling threatens to weaken this link by removing consumer power to influence patterns of fisheries exploitation through informed choice. Recognizing thi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go beyond the mere documen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origins of this problem and the nature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occurrence to develop solution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seafood mislabelling more thoroughly in Europe, 226 cod products were purchased from Ireland and the UK, genetically identified using a DNA barcoding technique (COI barcoding gene), an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against product labels. Cod mislabelling proved more severe in Ireland than in the UK (28.4% vs. 7.4%). Moreover, whereas data show that in Ireland, cheaper species are sold as cod, in the UK, threatened 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may be sold as ‘sustainably sourced’ Pacific cod. Considering these countries operate under the same EU policies for seafood traceability and labelling, it is likely that this situation has been influenced by heightened consumer awareness in the UK, which has created an environment where mislabelling is discouraged. In addition to identifying samples,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from packaged cod was used to trace products back to supplying companies. Although inconclusive in determining blame, this exercise has demonstrated that using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can add explanatory power when attempting to determin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ccurrence of mislabelling.  相似文献   
92.
基于RFID与WebGIS的阿克苏苹果质量安全溯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基于RFID与WebGIS的苹果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解决目前新疆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以新疆阿克苏苹果为例,将GIS技术、数据库技术、.NET技术和JSP等技术相结合,利用Eclipse开发平台和ArcGIS工具,设计基于RFID与WebGIS技术的新疆特色农产品溯源系统.[结果]该系统利用GIS的数据管理及分析功能,集成了阿克苏苹果在种植、供应、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并通过GIS数据分析实现用户对各类信息的检索功能.[结论]系统的建立增强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产品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消费者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和政府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3.
发达国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产品质量关系到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消费者健康、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基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思考,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例,从多个维度总结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验和做法,探讨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应关注的主要内容。结果表明,美国凭借着科学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完善的管理和可追溯体系,保障了其农产品质量安全;日本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其监测与预警、分权管理等方面较为先进;欧盟则是采用补贴奖励与集中管理等手段保障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表明,高效的农产品管理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石,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良好的可追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风险预警体系等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据此,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提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立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风险监管体系等,以进一步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4.
为了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追溯系统中的果品标识,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西瓜蒂外围纹理信息标识果品个体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西瓜图像并在瓜蒂外围构造一个环形区域;将环形区域归一化后利用Gabor滤波器对图像纹理进行特征提取及编码;然后通过计算码间的Hamming距进行纹理编码的匹配.在试验中,为100个西瓜在采后贮藏初始、第7天和第14天各采集一幅图像并计算出3组每组100个纹理编码,将第7天、第14天的每一个编码与初始阶段的每一个编码两两比对,累计完成20 000次比对证实西瓜纹理具有唯一性,不同个体的纹理特征各不相同.使用成对数据的假设检验证实在采收后14d内纹理特征不随时间的推移产生显著变化(P>0.05).通过理论和试验证实算法对平移、尺度和旋转具有适应性,即西瓜在图像中的平移、尺度和旋转对Hamming距的计算不会产生显著影响(P>0.05).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在50个西瓜的纹理编码内训练出判别阈值,并用该阈值判别另外50个西瓜3个时间点间相互比对生成的100个来自同一个西瓜的Hamming距和4 900个来自不同西瓜的Hamming距,结果表明上述Hamming距均能正确判别,准确率与召回率为100%.该研究为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标识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针对目前市场上刺参制品价格较高,但质量却良莠不齐的现象,保证刺参制品的质量安全尤为重要。以刺参制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养殖加工的全流程,确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点,进行HACCP计划一览表分析;对各环节进行了编码设计,并基于GS1编码框架对产品最终追溯码进行统一编码;采用B/S模式结构体系、使用C#语言编程,设计并实现了刺参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在加工最后环节生成统一追溯码和二维码,并连接控件实现标签打印功能。系统可以通过编码对产品各加工环节出现的问题实现精准定位;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追溯查询平台。消费者能够直接通过浏览器输入追溯码或扫描二维码查询到产品的全流程信息,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基于移动互联的农产品二维码溯源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农产品二维码(QR码)溯源系统。【方法】研究该系统的逻辑和物理结构,分析里德-索洛蒙(RS码)纠错编码原理及二维码编码算法。采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算法预处理受污图像,对比传统的Gaussian、Disk和Log去噪方法,研究二维码数据容量与纠错的关系,研究扫描像素、受污位置和可识别图像的联系,确定手机摄像头参数。【结果】手机扫描最低像素为200万。RS编码信噪比为10.7 d Bm时,CS误码率为0.040 1,低于Log法的0.042 5;RS编码信噪比为11.7 d Bm时,CS误码率为0.011 3,低于Gaussian法的0.014 7。CS在多种噪声处理中的最大编码信噪比均大于10 d Bm。噪声掩盖区域对位置区影响最大,噪声在位置区和编码区的解码平均正确率分别为87.68%和91.24%。【结论】该系统实现了对象信息的完整性、可追溯性,解决了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信息的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97.
支持分布环境的农产品协同追溯平台构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迫切需要提升统一追溯和协同分析能力。该研究以现有不同品类农产品的追溯系统为基础,包含数据整合、模型分析、应用提供3个层面,设计了农产品协同追溯平台框架;构建了包括企业资质、质量检测、产品追溯、消费者反馈4个因素及14个因子的企业信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可实现基于追溯数据的信誉评价;研究了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和分层动态追溯技术。以天津市为例,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作为系统设计和开发工具,开发了放心农产品一体化追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追溯服务,为职能部门提供分析决策。从并发访问能力和追溯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当并发用户数达到40时,单个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达到19 s,接近较好用户体验的临界点;与目前已有的追溯系统相比,平台具有多品类追溯、追溯信息多样性、追溯互动性强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追溯信息集成度、增强追溯结果分析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基于CO Ⅱ全基因的差翅亚目昆虫的分子系统学进行研究。[方法]设计蜻蜓目昆虫CO Ⅱ全基因的非特异性引物,获得差翅亚目5科6属8种共8条CO Ⅱ全序列。采用CluxtalX1.8、ContigExpress、MEGA2.1、PHYLIP3.6a以及MrBayes V3.0等生物学软件及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对其进行分析并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CO Ⅱ的A+T含量较低(68.6%),说明蜻蜓目是一比较原始的类群;每条序列均含有2个半胱氨酸,这一点有别于其他类群昆虫;不支持将大蜻亚科上升为科的观点;支持将大蜓科和蜓科归入蜓总科,而将春蜓科上升为总科的观点;差翅亚目5科之间的进化关系由慢到快依次为:春蜓科→大蜓科→蜓科→伪蜻科→蜻科。[结论]为蜻蜓目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9.
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上微卫星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MATLAB软件和最优完全子图算法,提取并展示NCBI数据库中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NC-003378.1)上微卫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计算出了各种1-碱基组~6-碱基组在完整基因组序列上重复出现次数和出现位置,并展示它们的分布规律(指数函数)。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上各种N-碱基组最大的重复出现次数,随N按指数函数数减少;各种N-碱基组重复出现次数由少到多排序的结果,重复出现次数随序号增加。该研究方法可以系统地运用到其他病毒完整基因组序列微卫星分布特性的提取和展示,从而为有效利用微卫星分布特性研究完整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将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进行化学修饰引入羧基或氨基等活性基团,然后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DOX—PABA—BSA、DOX—BSA和包被原DOX—PABA—OVA、DOX~OVA,并用紫外吸收(UV)、凝胶电泳(SDS—PAGE)和EUSA方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将合成的人工抗原DOX—PABA—BSA、DOX—BSA分别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抗(pAb)效价,用竞争ELISA方法鉴定其敏感性,用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二个免疫组6只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在1:6400以上,DOXpAb对DOX的50%抑制浓度(IC50)在39.79~53.13μg/L,抗血清与四环素类药物交叉反应很低。本实验为建立多西环素ELISA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并制备多西环素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