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2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863篇
林业   542篇
农学   1344篇
基础科学   328篇
  1268篇
综合类   2720篇
农作物   287篇
水产渔业   236篇
畜牧兽医   475篇
园艺   438篇
植物保护   42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通过在传统平房仓实施保温、密闭和制冷技术改造的同时,对仓内存储的成品粮实施绿色低氧保管。解决了成品粮易变质、难度夏的保管难题,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42.
简述了组织结构特性、采后生理特性、酶、营养成分等因素对木薯块根耐贮性的影响,总结了木薯块根贮藏保鲜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采前处理、隔氧保鲜、低温贮藏、热处理、药剂处理、短波紫外保鲜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同时指出了木薯块根贮藏保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3.
为了实现食用菌质量安全溯源,在食用菌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结构,保证了食用菌溯源数据的安全可靠。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了食用菌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给出了追溯体系的总体架构和主要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食用菌溯源系统中存在问题。实现了食用菌全周期全流程的信息溯源,为消费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溯源信息。  相似文献   
44.
查尔酮的合成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从10个柑橘种质中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并对其不同时期的果实和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CHS基因的序列多态性与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qRT-PCR检测了CHS基因在不同种质之间以及同一种质的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柑橘CH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相似度达98%以上。聚类分析表明,CHS氨基酸序列的多态性有物种特异性,而且与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CHS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种质、部位及生长发育时期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与类黄酮的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CHS基因对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柑橘中5种杀螨剂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后,取有机相用Qu EChERS方法净化,利用G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5种杀螨剂在0.005~0.5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6,方法定量限为0.005 mg/kg。在0.005、0.01和0.1mg/kg 3种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0.6%~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14.64%。本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柑橘类水果样品中杀螨剂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南充地区晚熟柑桔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为害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保证晚熟柑桔的正常生长,以期为当地晚熟柑桔生产、种植户节本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Large mounds amended with plant residues are a common cultivation method for sweetpotato (Ipomoea batatas) in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Papua New Guinea highlands, with a suggested benefit of elevated root zone temperature (RZT) from decomposi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whether RZT affects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sweetpotato storage roots. Experiments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a constant elevated RZT on the Beauregard cultivar and of a short‐term increase in RZT on the Beauregard and Northern Star cultivars. Plants were grown in 18‐L pots divided into a control compartment (constant RZT at 20°C) and a treated compartment (RZT at 30, 40 or 50°C). Constant elevated RZT was maintained until harvest, while short‐term increase in RZT occurred in weeks 2 and 3 only. Constant elevated RZT did not affect the total number of storage roots, but RZT of 30°C and above reduced the dry‐biomass of storage roots. The short‐term increase in RZT did not alter the total number or dry‐biomass of storage roots in Beauregard, while both of these attributes were reduced at RZT of 40°C or above in Northern Star. Elevated RZT inhibited dry‐biomass accumulation of storage root, with a more pronounced impact at constant elevated RZT.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ny benefits of the mound culture on sweetpotato yield production do not arise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elevation.  相似文献   
48.
不同品种桃果冷链物流特性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桃果冷链物流特性的差异化问题,从而为其贮运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采自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的‘仓方早生’、‘春美’、‘中油4号’和‘锦香’黄桃果实为试材,对不同品种桃果实在长途(山东蒙阴至新加坡)冷链物流期间的预冷特性、蓄冷特性、货架期及其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果心温度在冷链物流期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程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在整个冷链物流期间,‘中油4号’和‘春美’的果心温度一直低于其余2个品种,说明其均有较好的预冷和蓄冷性能;在山东冷库温度设为0℃、预冷40 h的条件下,不同品种桃果果心温度方能降低至2.5~3.0℃,说明产区桃果贮运企业的冷库制冷能力还有待提高,或需配置专门的预冷设备和优化预冷技术;货架期第2天(到达目的地后),4个品种桃果果肉组织的硬度均在2 kg·cm-2以上;其中‘仓方早生’和‘锦香’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略高于10%,其余品种的均为8%~9%,说明产地采收果实的品质有待提高;不同品种对冷害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文中综合分析认为:‘中油4号’的贮运品质较好,其预冷和蓄冷性能均佳,其果实外观和肉质均好,且汁液多,味较甜;而其他品种桃果运至目的地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冷害现象。据此,文末提出了采取终端冷链措施以避免冷害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苹果选择合理的采收期和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收期对苹果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影响较小,但对呼吸高峰的峰值影响明显;早期采收的果实硬度较大,但失重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晚采果实;适宜采收期采收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其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小。用于鲜食的果实可在10月22左右采收,此时果肉硬度为10.01 kg/cm2,固酸比为29.16,口感酸甜。用于长期贮藏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1日左右,低温贮藏150 d后果实硬度≥8.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7%。  相似文献   
50.
为筛选出耐贮藏茭白品种和最佳贮藏时间,以6个品种带壳新鲜茭白为试验材料,在(1±1)℃温度下进行贮藏,分析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茭白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含水量、表皮色泽等品质及外观商品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个供试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持续下降且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1~15 d期间,下降幅度为8.05%~32.06%,贮藏60 d时供试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在32.4~34.2mg·kg~(-1)之间;粗蛋白含量在贮藏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其中浙茭3号、浙茭6号、浙茭7号和六安茭降幅在40.0%左右;贮藏期间各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浙茭3号在贮藏60d时纤维素含量比入贮时增加了127.58%;含水量在贮藏期间保持缓慢下降趋势。综上,贮藏30 d,各供试品种均能保持较好的商品性,但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贮藏45 d,浙茭6号、浙茭3号和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下降较明显;贮藏60 d,只有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