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林业   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9篇
  45篇
综合类   83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53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陕西省某山羊养殖场发生一起山羊鼻内肿瘤病,通过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调查、病理剖检、病理切片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其次根据GenBank收录的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肿瘤组织中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并测序。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目的基因和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高度相似,最终确定该病为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引起的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ENT)。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讨两种同期发清处理方法和不同年龄阶段对非繁殖季节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选用12∽15月龄初产奶山羊和4∽5胎经产奶山羊分为两组,采用孕激素耳栓埋植和阴道栓塞两种处理,并辅以肌注PMSG及PG-CL、E2,每组试验重复2次.结果显示:孕激素耳栓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两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处理初产组奶山羊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7.5%和100.0%,经产组分别达到77.8%和83.3%,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种方法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初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94.1%,耳栓法平均为37.5%,差异显著(P<0.05),经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61.1%,耳栓法平均为44.4%,差异亦显著(P<0.05);无论初产、经产组奶山羊阴道栓法处理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4.1%、61.1%)显著高于24∽36 h发情率(分别为5.9%、22.2%)(P<0.05).用阴道栓同一种方法处理初产和经产奶山羊,初产组24 h的同期发情率(86.7%)显著高于经产组(60.0%)(P<0.05).阴道栓法处理同期发情效果优于耳栓法,初产奶山羊的同期发情效果优于经产奶山羊.  相似文献   
43.
旨在建立可以定量计算奶山羊精液中X、Y精子数量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以检测经过分离的奶山羊精液X和Y精子的数量和比例,为性控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选择X、Y染色体中特异基因F9及ZFY片段设计引物,建立标准曲线,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条件。通过对阳性标准品梯度稀释以及对60支已知纯度的性控精液进行测定(3次重复)来检验方法的敏感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X和Y精子检测灵敏性分别为47和51 copies·μL-1;利用该方法对商品化的奶山羊性控冷冻精液中X和Y精子的数量和比例进行计算,其结果与销售公司提供的X和Y精子的纯度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该方法结果可靠。本研究建立的计算奶山羊X、Y精子数量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为计算奶山羊精液分离后X、Y精子数量及比例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日粮中不同枣粉添加量对陕北白绒山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0.15±1.63) kg的40只6月龄健康白绒山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羊,分别饲喂枣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10%(Ⅰ试验组)、15%(Ⅱ试验组)、20%(Ⅲ试验组)、25%(Ⅳ试验组)的日粮,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饲喂基础日粮,饲喂期70 d,饲喂试验日粮。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羊,以羊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羊肉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肌纤维特性、外观品质、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Ⅰ、Ⅱ、Ⅲ和Ⅳ试验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Ⅰ和Ⅱ组的骨肉比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2)对照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Ⅰ、Ⅱ、Ⅲ和Ⅳ组(P<0.05);3)Ⅲ组的肌纤维面积、直径和剪切力值最小(P<0.05);4)Ⅲ组中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试验组(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α-亚麻酸(C18:2n6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5)Ⅳ组羊肉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综上所述,枣粉添加改善了羊肉的嫩度,有利于羊肉中的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积累,从而使羊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综合考虑20%枣粉添加量时羊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5.
边界病(border disease,BD)是由边界病毒(BDV)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羊不孕、流产和死胎,以及羔羊体型异常,多毛,震颤,因此又称"多毛震颤病","茸毛症"。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持续性感染的羔羊是该疾病在绵羊中传播的潜在主要传染源。山羊相对绵羊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流产。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BD疫苗,做好生物安全防控,严格饲养管理,及时对疑似染病动物特别是持续性病毒血症绵羊的检测和淘汰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现对该病的流行现状、病原学、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人员及养殖户加强对BD的认识,做好疾病的相关预防工作,减少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隐孢子虫是可以感染小反刍动物的肠道原生生物,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问题。隐孢子虫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和肠道疾病,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死亡。被感染的动物可能是人畜共患型隐孢子虫的宿主,可引起公共卫生风险、农场利润减少和动物福利等问题。隐孢子虫病已被报道是新生牛、羊等反刍动物腹泻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是新生羔羊腹泻的第二大诱因,仅次于轮状病毒。羊隐孢子虫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基于此,现就隐孢子虫对羊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常用检测方法,以及我国羊感染的现状进行综述,为其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枣粉水平对陕北白绒山羊肉呈味物质的影响。选取40只6月龄、初始体重为(20.15±1.63)kg的健康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10%(试验Ⅰ组)、15%(试验Ⅱ组)、20%(试验Ⅲ组)、25%(试验Ⅳ组)枣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70 d。结果显示:1)试验Ⅲ组的鲜味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Ⅱ和Ⅳ组(P<0.05),咸味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Ⅲ组的天冬氨酸(Asp)和丙氨酸(A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氨酸(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和Ⅱ组(P<0.05)。3)随着枣粉水平的提高,肌苷酸(IMP)、肌苷(INO)和次黄嘌呤(HYP)含量逐渐增加,一磷酸腺苷(AM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试验Ⅱ、Ⅲ和Ⅳ组的I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Ⅱ、Ⅲ和Ⅳ组的INO、HYP和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枣粉能促进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在陕北白绒山羊肉中的积累,饲粮中枣粉水平为20%时,羊肉中呈鲜味的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含量较高,滋味最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放养云岭山羊羔羊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选取待产母羊24只,共产羔36只(公羔17只,母羔19只),测定0~8周龄羔羊的体重(每周测定1次)和体尺(隔1周测定)。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0~8周龄公羔、母羔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并对初生体重以及试验末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的3种非线性模型均能够很好地拟合哺乳期云岭山羊羔羊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大于0.99。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较优,公羔的生长发育曲线拐点时间分别为3.212周和2.862周,拐点体重分别为5.691、5.352 kg;母羔拐点时间分别为1.927周和1.325周,拐点体重分别为4.532、3.960 kg;公、母羔之间拐点周龄和拐点体重存在差异,公羔平均在3.037周龄体重增长速度达到最大,而母羔平均在1.626周龄体重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初生重对羔羊试验末体重有极显著(P<0.01)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对哺乳期放养云岭山羊羔羊进行合理补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Among a vast number of forage trees, Vachellia karroo (Acacia karroo)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indigenous plant legumes in Southern Africa. The plant possesses some striking attributes, such as rapid growth rate, drought tolerance, adaptation to alkaline and acidic sterile soils, and resistance to a variety of edaphic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In past years V. karroo was recognised to be a major threat to rangeland productivity owing to its invasive nature. Research interest has shifted from its eradication as an unwanted plant to its utilisation as a feed resource for livestock. Extensive utilisation of V. karroo is mainly hindered by the presence of tannins and spines. Prospects to lessen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anti-nutritional influences are now recognised. Vachellia karroo possesses desirable fatty acid profiles, and high protein and mineral contents that can improve animal performance. Presently, the use of V. karroo for goat production in communal areas is restricted owing to limited evidence for its nutritional value as animal feed. The present review, therefore, seeks to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potential of V. karroo to improve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chevon quality, meat fatty acid profiles and as a natural anti-helminth for goats raised under an extensive system of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50.
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采集及体外成熟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卵泡卵母细胞,提高山羊体外胚胎生产的效率,采用切剖法与抽吸法采集卵泡卵母细胞,并对获得的可用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结果表明,切剖法能够获得较多的可用卵母细胞,可以明显增加用于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数;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与卵泡直径密切相关,大卵泡与中卵泡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明显高于(P<0.05)小卵泡;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FCS的添加比例以10% ~ 15%为益。在一定范围内,提高FCS的浓度,并不能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