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7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1166篇
林业   936篇
农学   1817篇
基础科学   270篇
  776篇
综合类   5648篇
农作物   1493篇
水产渔业   523篇
畜牧兽医   1325篇
园艺   1049篇
植物保护   55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55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918篇
  2011年   886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663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9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蓝型油菜黄籽粒色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结构解剖、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20多年来国内外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解剖学研究揭示了甘蓝型黄籽油菜不耐自交的原因,色素物质存在的部位及种皮颜色变化过程;生理生化方面认为花色素、多酚和类黄酮对未成熟种子的种皮颜色有决定作用,黑色素决定了成熟种子种皮颜色。花色素可能由游离苯丙氨酸转化而来,黑色素由游离酪氨酸和多酚为前体合成的,并以邻苯二酚型为主要组成成分;品质性状方面的研究表明:粒色浅,则种皮薄,种皮纤维素含量低,而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及皮壳含油量就高,但粒色与种子含油量的相关是通过皮壳率和皮壳含油量而体现的。种皮厚,种皮纤维素含量高,千粒重小。单株粒重越大,胚蛋白质含量就高;黄籽粒色主要受母本基因型影响,至少受2对基因控制,环境及农艺措施也影响种皮色泽,其遗传复杂性可能由于不同的A和C基因组控制粒色基因位点间互作,或转座子控制导致的;可以通过系统选育、杂交选育、理化诱变及生物技术选育等方法获得甘蓝型黄籽油菜。  相似文献   
992.
试验以华北地区过去50年中生产上有代表性的10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品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对 N 的吸收和分配。老品种由于倒伏的原因,地上生物产量及子粒产量均较新品种低,导致了较低的 N 吸收总量和 N 收获指数(子粒 N/地上总 N)。但子粒 N%在新老品种间无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中,小麦品种的子粒产量对 N 的吸收和分配通过遗传育种得到了改进,而这种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品种抗倒性的增强实现的。鉴于倒伏仍是目前小麦生产中进一步高产的限制因素,本文认为,今后的小麦育种工作仍应高度重视动态样型设计,培育在高 N 肥条件下具有合理动态株型的品种,从而争取在产量潜力上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93.
对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着重介绍了青海省马铃薯育种和生产现状及优势,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青海省马铃薯育种的发展方向,并确立了育种目标,为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执行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兰花育种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花卉,开展兰花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就兰花资源概况、资源保护繁育以及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在育种上的应用作了扼要综述,表明,种质资源是兰花育种的基础,需加以保护;种间及属间的远缘杂交仍是兰花育种的主要手段;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技术可加快育种进程。目前仍需加强野生兰花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工作,为兰花育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诱变育种具有诱变频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有利突变体多等特点。目前普遍认同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微重力、强幅射、转座子活化和高真空等,并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水平以及细胞学水平开展空间诱变机理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我国自1988年首次通过卫星搭载开展水稻航天诱变育种以来,已有9个育成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华航一号”等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级审定。鉴于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可望成为推动21世纪水稻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基于SSR和SRAP标记的苹果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重要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为苹果杂交育种亲本及组合的选配提供参考。【方法】用亲缘关系较近的金冠和秦冠筛选SSR和SRAP多态性引物,利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37个苹果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了用于37个苹果主栽品种亲缘关系分析的10对SSR和10对SRAP引物,其分别产生56和64条扩增带,平均多态性比率分别为61.09%和70.8%。根据SSR+SRAP分析结果,37个苹果品种被聚为6大类。【结论】所选取的引物能够有效地揭示供试苹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且苹果品种分类与传统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7.
李红敬  褚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82-5883,5911
介绍了斑鱯的分布、形态特征、生长、繁殖、食性等生物学特性,分析了斑鱯的营养价值,提出了斑鱯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陕西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在7月初发病,8月上、中旬病情迅速加重,8月底达到高峰;低海拔地区果园发病率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树冠中、下部和内膛发病率高于上部和外围;使用不同种类的果袋,苹果发病率不同。在洛川,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较低的果袋为:小林袋、三秦袋和精工袋,杨陵为:兆丰袋、精工袋和小林袋。加大透气孔和扎死透气孔均对黑点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去花萼后套袋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套袋前一天喷8 000倍杜帮福星时,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999.
优质早生乌龙茶新品种春兰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兰是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资源圃铁观音的自然杂交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早生乌龙茶新品种。该品种春茶开采期一般在4月中旬,与黄旦相近,比铁观音早10d左右,属早生种。品比试验表明,5-8龄茶树4a平均产量分别为黄旦和铁观音的93.2%与250%;区域试验表明,5-7龄茶树3a平均鲜叶产量比对照种高11.1%-97.5%。该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异,外形重实,香气清幽细长,兰花香显,滋味醇厚有甘韵,可与铁观音相媲美。茶多酚含量33.94%,水浸出物45.51%,氨基酸3.86%,咖啡碱2.83%,成茶主要香气组分有橙花叔醇、吲哚、香叶醇、α-法呢烯、β-紫罗酮 (z)-茉莉酮等,成茶香气组分中的橙花叔醇、香叶醇高于两个对照种。适应性与抗逆性和对照品种相当,适宜在乌龙茶茶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对苹果汁加工和储藏中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混浊苹果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发生的非酶促褐变主要是由酚类的氧化聚合而引起,可通过低温储藏和添加0.006%Vc(W/V)加以控制.加胶或破碎时通蒸汽可改善苹果汁混浊稳定性.同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