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1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394篇
基础科学   33篇
  473篇
综合类   1764篇
农作物   327篇
水产渔业   539篇
畜牧兽医   1067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锈色粒肩天牛与寄主树种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桂华  唐燕平 《林业科学》2002,38(3):106-113
在连续 3a的定位观测和分析基础上 ,本文初步报道了锈色粒肩天牛与文献报道中的几种寄主树种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根据室内饲养下成虫对不同树种的取食及产卵情况和在不同树种上接种 (卵 )的幼虫情况 ,可将几种寄主树种分为 4类 :高感树种 (国槐 )、低感树种 (云实、黄檀 )、抗虫树种 (刺槐 )、免疫树种 (旱柳 ) ;(2 )酚酸类物质在旱柳中的含量 (3 0 3~ 9 73mg·(10 0g) - 1 ) ,显著高于其它树种中的含量 (1 71~5 39mg·(10 0g) - 1 ) ,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在旱柳上表现拒食、拒产卵、拒钻蛀的重要原因。氨基酸含量较高、组分相对最全 (17种 ) ,以及较高的C N值 ,是国槐基本营养物质的显著特征 ,这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嗜食国槐 ,对其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本原因。锈色粒肩天牛很少取食危害刺槐 ,这与刺槐树种的各部分C N值过低 ,造成营养失调有关。黄檀木材纤维平均长度为 0 837mm ,平均宽度为 18 90 μm ,长宽比为 5 0 96 ,其韧性是参试树种中最大的 ,因而可能造成幼虫啃食困难 ,加上木材中的C N低 (0 36 ) ,因此 ,具有较强的抗虫性。云实树皮薄而光滑 ,造成成虫产卵困难 ,因此 ,在自然状态下 ,锈色粒肩天牛不易对其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2.
槐花米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75%乙醇提取了槐花米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粗提物,然后通过碱提酸沉法从该粗提物中提取了芦丁,并制备了芦丁的水解产物槲皮素。采用磷钼酸盐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粗提物、芦丁和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并与BHT、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VC>槲皮素>芦丁>粗提物>BHT。  相似文献   
143.
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优选条件为:萃取时间 4 h,夹带剂 95% 乙醇与迷迭香叶子的质量比为2∶5,萃取罐和分离器I的温度分别为50和 70 ℃,分离器II的温度为 40 ℃,萃取压力 20 MPa,分离压力为4~5 MPa.迷迭香精油的平均得率为 1.80%,迷迭香精油主要含有1,8 - 桉叶素、樟脑、α - 松油醇、龙脑、马鞭草烯酮、 4 - 松油醇、乙酸龙脑酯和芳樟醇等成分.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平均得率为 11.93%,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 23.61%、 7.33% 和 5.13%.  相似文献   
144.
不同覆盖处理对元宝枫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覆盖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叶绿素、SOD活性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对元宝枫叶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黄酮含量在白膜覆盖下最高,绿原酸和叶绿素含量在绿膜覆盖下最高,S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红膜覆盖下最高,黄酮、叶绿素、丙二醛含量在不同覆盖处理下均以α=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SOD酶活性和绿原酸含量以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5.
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土壤有机质碳和腐殖质碳的变化进行研究表明: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碳和腐殖质碳的储量,0~20 cm土层增加的幅度大于20~40 cm土层。从腐殖质的组成来看,混交林土壤无论是胡敏酸、富啡酸还是土壤腐殖化度都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胡敏酸与富啡酸比值(HA/FA)也大于纯林。从而表明了混交林土壤腐殖物质的品质变佳,土壤熟化度增大,土壤供肥保肥的能力增强,土壤肥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了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及其定值方法。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制备采用高纯度天然龙脑的乙酰化法,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制备得到的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通过了均匀性检验,且至少在24个月内是稳定的。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多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示为:乙酸龙脑酯含量的标准值99.93%;标准不确定度0.08%;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率)0.16%。  相似文献   
147.
生物活性物质角鲨烯的资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综述了生物活性物质角鲨烯的来源和应用。角鲨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动物中以深海鱼类,特别是鲨鱼的肝脏中含量最为丰富,在鲨鱼肝油中的最高含量可达69%;而在植物中则以苋属植物的种子油中含量最高,达5%~8%,在橄榄油中检测到的最高含量为1.16%。角鲨烯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在医疗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方面。角鲨烯易于氧化,贮存时需要加入适当的抗氧剂。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苍子油提取效率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 GC-MS分析,研究山苍子油成分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内在关联,分析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分别加以超声波与磁化辅助处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DPPH 法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GC-MS分析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并以1,4-二溴苯为内标,采用面积归化法解析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山苍子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与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油得率最高,为26.3%,磁化辅助处理抗氧化活性最优,达到31.22 mg·mL -1( IC50),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次之,抗氧化活性为56.95 mg·mL -1( IC50),水蒸气蒸馏法抗氧化活性最弱,为64.95 mg·mL -1( IC50); GC-MS分析检测出122种以上的化合物,包括12种脂肪酸,16种萜烯,18种含氧萜烯以及其他微量化合物包括烯烃、醇、酮类与烷烃等。GC-MS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干果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月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等)以及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萜烯、氧化萜烯类物质。液液萃取法得到的山苍子油脂肪酸含量(53.51%~66.61%)明显高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17.64%)与水蒸气蒸馏法(8.1%),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萜烯、氧化萜烯类含量分别达到29.37%和17.69%,明显高于液液萃取法(6.49%~9.75%)。【结论】磁化辅助处理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可以提升油的得率;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更有利于萜烯类化合物的获取;联系到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山苍子油富含萜烯化合物却显示较低的抗氧化活性(64.95 mg·mL -1 ),色谱级的柠檬醛抗氧化活性最低(74.33 mg·mL -1),因此推测脂肪酸成分(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是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9.
饲料因素对鸡蛋风味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供应日益充裕,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营养性及风味等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形成鸡蛋风味的前体物质、影响鸡蛋风味的饲料因素及改善鸡蛋风味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本试验旨在研究陈玉米饲粮中添加茶多酚(TP)、维生素E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对肉鸭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北京鸭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以储存3年玉米作为能量原料,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饲料抗氧化剂),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 mg/kg TP、维生素E和BHT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TP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鸭平均日增重(P0.05),维生素E能显著提高1~21日龄和22~42日龄肉鸭平均日增重(P0.05),BHT对肉鸭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TP能显著提高21和42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42日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维生素E能显著提高42日龄血清CAT活性(P0.05);BHT能显著提高21日龄血清T-AOC以及21和42日龄血清CAT活性(P0.05)。由此可见,陈玉米饲粮中添加TP和维生素E对肉鸭生长性能以及抗氧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BHT只改善了肉鸭的抗氧化功能。陈玉米饲粮中添加TP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