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5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林业   149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54篇
  848篇
综合类   2257篇
农作物   245篇
水产渔业   518篇
畜牧兽医   1145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37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961.
试验利用固态发酵技术对豆粕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酶解能够明显提高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未发酵相比,发酵48h时,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提高6%,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24倍,游离总氨基酸含量提高45倍。  相似文献   
962.
细菌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酶,尤其以来源于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与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的脂肪酶应用最为广泛。然而,这类脂肪酶折叠过程中存在一个巨大的能障而无法自发正确折叠。研究发现,这类脂肪酶的编码基因所在操纵子中往往存在一个与其折叠相关的基因,编码一种脂肪酶特异折叠酶。该类蛋白为脂肪酶的立体分子伴侣,可与脂肪酶的折叠中间体相互作用,帮助脂肪酶越过折叠过程中的能量障碍,为其获得正确构象提供必要的空间信息。详细阐述了脂肪酶特异折叠酶的发现、分类、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3.
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抑菌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市居住区不同配置的植物群落为样地,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分析其抑菌功能。结果表明:乔灌配置绿地有着明显的抑菌效应,植物群落的抑菌效果因树种及环境因子差异而不同。各绿地的空气含菌量在15:30左右达到一天的最大值;常绿树种在冬季仍能发挥较好的抑菌功能。本研究可为构建生态健康的居住区绿地模式提供依据,对改善秋冬季节居住区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64.
采用类分形动力学对4种常见秸秆类生物质的酶水解过程及其光合生物产氢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各种秸秆类生物质的光合生物产氢能力及其与产氢菌种生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了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及光合生物产氢的相关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4种秸秆类生物质的酶解效果与产氢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棉花秸秆,酶解后还原糖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19.88、15.72、14.04、9.41 g/L,累积产氢量分别达到了515.7、362、194.8、123.95 m L,且在菌种生长的对数期产氢速率达到最大。同时,利用类分形动力学揭示了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动力学参数与还原糖质量浓度及累积产氢量成正比例关系,为进一步完善秸秆类生物质光合生物产氢工艺理论和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5.
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佳酵母菌粉添加量为0.1~0.2g,乳酸菌粉添加量为0.05~0.15g,最佳醒发温度为28~32℃。将乳酸菌粉量、酵母菌粉量和不同醒发温度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Y-3为0.15g,L-25为0.1g,醒发温度为32℃为最优工艺。质构分析验证了该条件下馒头质构指标也是最优。  相似文献   
966.
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禽舍分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禽舍中采集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生化试验及动物试验等方法鉴定菌种及毒性,同时借助平板抑制试验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属细菌均没有抑制作用,但其对变形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说明用枯草芽孢杆菌来抑制畜禽舍环境中的一些常见致病菌存在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967.
为筛选红树莓酵素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株,对自制红树莓发酵饮料进行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共得到酵母菌5株,产酸菌1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5株酵母菌中F211和S1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Z3和P21是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B31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产酸菌RS1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本研究结果将为红树莓酵素发酵剂的制备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8.
解钾菌解钾效率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慢生根瘤菌S-15和类芽胞杆菌S-17作为供试菌株,采用细胞破碎、NH4OAc浸提、H2O2溶液消煮及不作任何前处理等4种方法,利用火焰光度计检测解钾菌发酵液中K+含量,并计算解钾菌在培养基中的解钾效率。结果表明,配制的3种钾系列标准溶液所绘制的钾标准曲线较为接近,R2分别高达0.994 4、0.9997、0.999 8。采用H2O2消煮后所测得的K+浓度最高,2株解钾菌的解钾效率分别达到101.1%、125.1%,与其他处理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用H2O2溶液处理所得到的解钾率更能真实反映解钾菌的解钾作用。  相似文献   
969.
为了掌握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细菌性病原种类及致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选取辽宁地区某大型奶牛场75头临床表现为乳房炎的奶样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通过生化方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场奶牛乳房炎细菌性病原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8.7%、64.0%和54.7%,存在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等混合感染的情况。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场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85%)及氯霉素类药物(耐药率>30%)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9.5%)、环丙沙星(9.5%)、头孢噻呋(7.1%)和氧氟沙星(4.8%)比较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0.
 为了探明桉树内生细菌群落变化与桉树对青枯病抗性间的关系,试验用加入抗生素的培养基继代培养尾叶桉组培苗,采用PCR-DGGE技术检测了经抗生素处理后桉苗内生细菌的变化,并测定其对青枯病的抗性。结果显示,浓度为60 mg·L-1的氯霉素和150 mg·L-1的氨苄青霉素显著降低了桉树组培苗根部内生细菌的数量,但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没有影响。DGGE图谱显示,氨苄青霉素处理的桉苗与对照苗的条带基本一致,氯霉素处理后与对照条带有明显的区别,表明氨苄青霉素只影响了桉苗内生细菌的数量,氯霉素使桉苗内生细菌的优势菌发生了变化。对DGGE条带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发现,A、B、C条带的序列(KU363009、KU363010和KU363011)与GenBank中不可培养细菌的序列(KJ655389.1、KF006350.1和FJ832152.1)相似性分别为100%、99%和99%;D条带序列(KU363012)与不可培养的色球藻属(Chroococcidiopsis sp.)序列(LN878320.1)相似性达到98%。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处理后,桉苗青枯病的初发病时间与对照相比延后1~2 d,氨苄青霉素处理的桉苗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氯霉素处理的前6 d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之后发病率急剧上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可以减少桉苗根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并推迟桉树青枯病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