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2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林业   839篇
农学   513篇
基础科学   301篇
  542篇
综合类   2574篇
农作物   282篇
水产渔业   277篇
畜牧兽医   1090篇
园艺   250篇
植物保护   25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宁夏甘肃两省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缺水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人民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的发展。为此,针对家庭用水设计了屋顶雨水集储装置;在尽量减少建筑费用的情况下,选用了地下建池、拦污栅等污水处理装置,可为干旱地区建造家庭雨水集储装置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光合细菌的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系统综述了光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并介绍了光合细菌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3.
淮北平原涝渍兼治的组合排水工程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等多方面原因,致使旱、涝、渍频繁,且涝渍灾害往往是紧密相连,先涝后渍,涝渍相随.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旱、涝、渍灾害一直困扰着本区的农业发展。通过试验及调查,从治理涝渍效果、提高农业产量、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几种适宜于本区的组合排水形式。  相似文献   
104.
退火对304不锈钢拉伸坯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退火处理工艺对304不锈钢板材拉伸坯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拉伸坯料获得较高的可加工性能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5.
应用ATOS2系统对旋耕刀进行了三维扫描,获得了潜土逆转旋耕刀外形点云,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反求;应用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理论,在PRO/E中进行了重构,得到了符合计算机仿真要求的数字模型,使计算机软件较精确地模拟真实刀具的潜土逆转旋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6.
皂素生产废水污染特点及治理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皂素生产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物浓度高、酸度大、温度高等特点,是一种难处理的中药废水.文中介绍了国内外黄姜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了皂素废水的污染现状及污染特点,综述了国内外皂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讨论了国内外皂素废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等管理体系,最后对皂素废水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废水脱氮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氨氧化是一种全新的生物脱氮工艺。对于处理低碳氮比废水,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具有节省氧耗、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污泥产量低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逐渐深入,各国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实际应用。本文对该工艺在消化污泥上清液、垃圾渗滤液等实际废水脱氮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减少生物质湿解过程的排放和水的消耗,以麦秆为原料,麦秆湿解水溶液为溶剂,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反应温度为220℃,停留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的水循环湿解实验研究,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的检测分析结果对使用循环水作为溶剂时的麦秆湿解固体产物的微晶结构、化学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随水循环次数的增加,固体产物产率和固碳率逐渐增加,同使用新鲜水的麦秆湿解实验相比较,水循环第6次时,固体产物产率和固碳率分别增加至78.7%和92.4%;麦秆湿解固体的有序化程度亦随水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微晶结构接近于石墨化的程度逐渐提高,有机官能团和脂肪族结构逐渐减少,芳香化和炭化程度逐渐提高;热重分析表明,麦秆湿解固体热稳定性较好,并随水循环次数的增加,热稳定性逐渐增强。麦秆湿解反应水溶液循环利用有益于固体目标产物的生成,并可改善产物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9.
酶—湿热处理对锥栗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湿热处理锥栗淀粉,研究酶用量与脱支时间对复合变性锥栗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湿热处理锥栗淀粉的晶型均为A型,且预期血糖指数(p GI值)大多低于55%,属于低p GI值食品。由体外消化动力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等实验分析得出,酶-湿热处理锥栗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分子链平均聚合度(DP值)、相对结晶度和熔融焓等随酶用量和脱支时间的变化表现为3个阶段,尤其在第2阶段,即当酶用量在50~60 U/g且反应时间在12~16 h范围内时,因分子链DP值适合重新聚合形成稳定的结晶结构,抗性淀粉含量、相对结晶度和熔融焓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0.
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本文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论述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