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改良二倍稀释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24种单方中草药和9种复方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征4种重要病原菌灿烂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不同中草药对特定病原菌抑菌效果差异较大,单方中草药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6mg/ml,中草药水煎剂H-5和H-9对假交替单胞菌的抑菌圈最大,达22mm。单方中草药中穿心莲、大青叶、金银花和川芎4种中草药对4株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好,其水煎剂对4株病原菌平均抑菌浓度分别为6.25、7.81、5.86和3.52mg/ml;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7.5、11.3、14.0和11.5mm。将筛选的4种单方中草药组成9种复方,复方MIC和抑菌圈均显著好于单方,最低MIC降低到0.20mg/ml。其中复方HC-G和HC-D抑菌浓度最低,效果最好,平均抑菌浓度分别降低为0.54和0.64mg/ml;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3mm和16.3mm。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最佳配比为穿心莲、大青叶、金银花和川芎=2∶1∶3∶2。该复方可为生产高效专用中草药,以替代抗生素,为刺参健康养殖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2.
黑龙江省大豆作物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系数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溉和水分资源调配的重要参数。依据1991—2011年黑龙江10个典型农业气象站大豆农业气象观测记录,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大豆实际平均生育期,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根层水分平衡原理,计算出了大豆作物系数,并进一步分析了大豆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黑龙江大豆平均播种时间推迟5 d ,收获时间推迟10 d ,平均生育期为5月1日到9月30日,生育期延长5d。大豆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结荚期的作物系数最大,为0.96,其次是开花期,为0.75,苗期和成熟期最小,为0.32;三叶期、分枝期和鼓粒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60,0.62和0.71,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为0.61。大豆的水分敏感期为结荚期和开花期。  相似文献   
33.
通过调查走访和实验分析,比较了3种投饵结构下河蟹(Eriocheir sinesis)养殖池塘在氮、磷收支和实际污染强度方面的差异。1种饵料结构以冰鲜鱼为主,另2种含配合饲料,按照配合饲料使用量不同,分为低于1000kg/hm2组和高于1000kg/hm2组。结果显示,以冰鲜鱼为主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3.02kg(1.10%)+饵料272.18kg(98.90%)=渔获物31.92kg(11.60%)+伊乐藻136.18kg(49.48%)+底泥沉积79.53kg(28.90%)+尾水排放27.57kg(10.02%),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26kg(0.42%)+饵料61.02kg(99.58%)=渔获物1.49kg(2.43%)+伊乐藻15.01kg(24.49%)+底泥沉积41.94kg(68.44%)+尾水排放2.84kg(4.63%);配合饲料使用量低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49kg(2.74%)+饵料159.09kg(97.26%)=渔获物45.55kg(27.85%)+伊乐藻136.18kg(83.25%)+底泥沉积-39.26kg(-24.00%)+尾水排...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麻竹叶片对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最优肥料配方,为麻竹高产高效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试验共设4个配方施肥处理,分别是处理1:N-P2O5-K2O=19-7-10;处理2:N-P2O5-K2O=17-8-11;处理3:N-P2O5-K2O=12-12-12;处理4:传统施肥(碳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能促进麻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施肥前后各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施肥前、处理4。[结论]配方施肥处理2的施肥效果最佳,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4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反而比施肥前有所下降。可见,配方施肥具有明显提高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兔肉草腥味的去除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菇味兔肉香肠的原料配方进行研究,以研制出可食率高、营养、方便的产品。[方法]以兔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平菇,制作出菇味兔肉香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去除兔肉草腥味试验和原料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添加0.04%的β-环糊精、1.2%的白糖和1.2%姜可有效去除兔肉的草腥味;菇味兔肉香肠最佳原料配方为肥瘦比2∶8,平菇添加量27%,淀粉添加量7%,在80~85℃的温度下蒸煮50 min香肠质量较高。[结论]研究可为兔肉加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确定干辣椒天鹰8号最佳复合肥施用配方。[方法】以天鹰8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7个复合肥配方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辣椒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并核算经济效益。【结果】最佳复合肥施用配方为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8%、10%和13%,其中,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420、150、195kg/hm^2,该处理下天鹰8号单株果重为37.4g,产量为4305kg/hm^2,利润为5.42万元/hm^2,产投比为32.44。【结论】该复合肥配方可大面积作基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陈军  杨义钧  张莉  赵文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29-7530
[目的]探讨苦皮藤素蛀干害虫药签的最佳配方及其防治效果。[方法]通过筛选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确定苦皮藤素蛀干害虫药签的最佳配方。[结果]苦皮藤素蛀干害虫药签的最佳配方如下:6%苦皮藤素原油0.034% 粘结剂为10%阿拉伯树胶,载体为80%硅藻土,调制剂为丁酸乙酯和去离子水。药签防治杨树和桃树蛀干害虫的总防治率达到72.14%。其中桑天牛的死亡率最高,为82.76%,云斑白条天牛次之,为78.18%,星天牛的死亡率为77.50%,光肩星天牛的死亡率为73.33%,桃红颈天牛的死亡率为73.08%,而对其他蛀干害虫防治率较低,为28.57%。[结论]该研究为苦皮藤药签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周斌星  王燕  周增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10-15411
[目的]研制一种新剂型固体饮料-普洱茶(熟茶)泡腾片。[方法]以优质普洱茶(熟茶)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新剂型固体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结果]酸味剂时整个配方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碱性物质,影响最小的是茶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例。最佳的主体配方为:茶叶:麦芽糊精=5:2,酸味剂、碱味剂和甜味剂的添加量分别为10%、6.5%和1.0%。按该配方生产的普洱茶(熟茶)泡腾片为圆片形,茶褐色,表面光滑,硬度适中,其水溶液酸甜适中,荼香浓郁,无异味,无杂质;其茶多酚含量为120mg/kg,咖啡碱含量为28mg/kg,二氧化碳气容量为2.0;其崩解时间不到5min,水份含量低于3%;其感官审评得分在9.5分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昔洱茶(熟茶)新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吉林省农户测土配方施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翠兰  王剑锋  尤迪  李德忠  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95-3396,3407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8个县市区24个乡镇385个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经济效益分析,验证了测土配方施肥在作物增产和农民节支增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指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40.
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原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李佳佳  刘天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63-21064,21084
[目的]优化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方法]采用乳化水加油法配制氯氰菊酯微乳剂,通过溶解性试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浊点测定法以及外观、热贮稳定性、冷藏稳定性试验对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结果]2-丁酮、正丁酸乙酯对氯氰菊酯原药的溶解效果最理想,最佳比例为:2-丁酮∶氯氰菊酯=3∶1;正丁酸乙酯∶氯氰菊酯=3∶1。可进行进一步复配试验的表面活性剂有TX-100、CTAB、葡萄糖酯和SDBS。增溶效果最好的助表面活性剂是正丁醇。[结论]为开发水基型、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氯氰菊酯微乳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