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270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61.
目的观察灵芝超微粉对小鼠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灵芝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20ml/kg,灵芝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灵芝超微粉0.5、1.0、2.0mg/kg,每日1次,连续灌胃30天。计算小鼠胸腺、肝脏和脾脏系数,测定小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NK细胞活性和血清溶血素生成。结果灵芝超微粉能明显增强小鼠脏器系数,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提高NK细胞活性,促进血清溶血素生成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灵芝超微粉具有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2.
为了直接从未破壁的灵芝孢子中萃取油脂,在超临界CO2动态循环萃取之前引入静态膨胀工艺,考察了各膨胀因素对灵芝孢子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压力越高,膨胀时间越短,静态萃取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灵芝孢子油的萃取,而膨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灵芝孢子油的萃取。超临界CO2静态膨胀-动态循环萃取灵芝孢子油的优化工艺为:膨胀压力30 MPa,膨胀时间30 s,膨胀温度70℃,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油的萃取率达94.3%。  相似文献   
663.
倍半萜合酶是倍半萜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试验从灵芝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个编码灵芝萜类合酶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及表达。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长度为1041bp,编码346个氨基酸;成功构建了1个灵芝萜类合酶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完成了该基因编码的倍半萜合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重组的灵芝萜类合酶具有催化活性。为后续研究萜类化合物的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4.
以菌草栽培灵芝,分析灵芝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转化率、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在配方1(芒萁30%、巨菌草53%、麦麸15%、石膏2%)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产量与生物转化率接近对照;灵芝在配方2(芒萁30%、五节芒53%、麦麸15%、石膏2%)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产量与生物转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两种菌草灵芝的营养成分接近于、有的甚至略高于对照。且两者子实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综上所述,配方1和配方2可以替代木屑栽培灵芝。  相似文献   
665.
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主要的活性化学成分之一,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现已成为灵芝研究开发的热点。为了给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调控及未来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聚焦通过发酵工程手段获得灵芝三萜的最新研究工作,综述了灵芝发酵方法中三萜的检测方法、发酵技术、液态深层发酵动力学及与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相关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系统性地筛选适合发酵工程生产的灵芝三萜菌株,缺乏对菌丝体中三萜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只有较少规模化的利用发酵法生产灵芝三萜的研究,缺少直接利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优化灵芝三萜生产工艺等,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6.
典型富硒植物中硒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奇  王健  朱元元  刘颖  袁林喜  高礼先  尹雪斌 《土壤》2018,50(6):1229-1234
为了评估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在富硒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生物营养强化所得富硒植物材料中硒的含量、形态和生物可给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植物中硒的含量,检测样品中硒的含量达到0.91~110.8 mg/kg。富硒植物中硒的形态主要以硒代氨基酸形式的有机硒为主,其中富硒谷物和大豆中硒主要存在形态为硒代蛋氨酸(SeMet,44.2%~80.4%),富硒西兰花中硒主要存在形态为SeMet(27.8%)、硒代胱氨酸(SeCys2,25.9%)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37.1%),壶瓶碎米荠中硒主要存在形态为SeMet(73%)和SeCys2(23.8%)。富硒植物中硒具有较高的生物可给性,其中富硒小麦和大豆达到90%,富硒玉米和西兰花达到80%,壶瓶碎米荠为50%。生物营养强化所得富硒植物具有硒含量高、有机硒比例大和较好的生物可给性,可作为人体补充硒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667.
干湿交替灌溉对富硒土壤硒形态及水稻硒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富硒土壤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轻干湿交替、重干湿交替、正常管理和淹水状态下的土壤硒形态及水稻硒积累。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以轻干湿交替处理最高,比淹水处理高22.17%,二者差异显著。所有处理水稻不同部位的含硒量均表现为根(0.411~0.695mg/kg)茎(0.214~0.378mg/kg)叶(0.187~0.327mg/kg)谷壳(0.156~0.235mg/kg)籽粒(0.132~0.185mg/kg)。籽粒含硒量和土壤可溶态硒含量以重干湿交替处理最高,淹水处理最低,其中二者含硒量差异也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效硒含量与水稻根、茎叶、谷壳和籽粒中硒含量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0.939**,0.896**,0.793**,0.723*)。水稻根的硒吸收系数也以重干湿交替处理最高(0.438),淹水处理最低(0.259),表明干湿交替提高了水稻硒吸收能力。综合分析得出,干湿交替灌溉不但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提高稻米硒含量,且比正常管理节约用水,整体表现以轻干湿交替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668.
通过调研分析,阐述了陕西省汉阴县富硒食品生产及产业化概况,指出了汉阴县富硒食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69.
灵芝是著名的药食兼用真菌之一。现代医学证明,灵芝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够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对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肿瘤等有良好的协同治疗作用。最新研究表明,灵芝还具有抗疲劳,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防治艾滋病等功效。目前,随着灵芝制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上灵芝生产菌种的混乱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从分子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灵芝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就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0.
灵芝属菌株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灵芝属代表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3个组:第1组包括密纹薄芝(1号)、两个灵芝(3号和4号)和两个无柄灵芝菌株(7号和8号);第2组包括灵芝(2号)、近拟鹿角灵芝(5号和6号)和紫芝(10号);第3组是树舌(9号)。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结论基本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时,上述10个菌株聚成8组,这与传统分类学中种的分类几乎一致。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所有菌株分为两组:第一组是树舌(9号);其他菌株构成一组。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结论也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时,上述菌株分为7组:其中3号、4号、7号和8号构成一组,其余的同RAPD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发现,在较高的相似性水平(0.840)上,它们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表明,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在灵芝种间鉴定时是有效的,甚至RAPD在种内鉴定时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