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3篇
  36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01.
鱼苗计数是水产养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养殖、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均需对鱼苗进行定量计数。传统的估算计数方法由于其误差大、效率低等缺陷,已无法满足目前的鱼苗计数需求。为解决高密度、大批量的鱼苗准确计数难题,该研究通过自行搭建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体长1~3 cm的鲢鱼苗在0.25、0.33、0.42、0.50、0.58和0.67尾/cm2等6组不同平面密度下的运动视频,每组鱼苗运动视频共截取3 000帧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鱼苗的二值图像,并提取出图像中的单个连通域及其边缘图像。对含有单尾鱼苗的单个连通域采用直接计数的方法,对含有多尾鱼苗的单个连通域采用先分割后计数的方法。在分割连通域时,一方面计算连通域边缘各处的曲率特征,并标记边缘中的凹点群位置作为预分割位置;另一方面结合连通域的骨架图,根据交叉型、联结型和单凹点群型共3种不同鱼苗重叠类型的形状特征,在连通域中挑选合适的分割位置划取分割线。对鱼苗二值图像中的所有连通域进行依次处理,最后将图像中的连通域总数量作为鱼苗的数量。对18 000张鱼苗图像的计数结果表明,在鱼苗平面密度低于0.58尾/cm2...  相似文献   
502.
以夏季和冬季鲢为研究对象,利用胰凝乳蛋白酶能水解羧基端含芳香族氨基酸残基肽键的特性,根据其特异性酶切部位,结合电泳手段来分析肌球蛋白的内部构造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夏季样品相比,冬季鲢的肌原纤维蛋白经酶切生成的肌球蛋白头部S-1较长,在高温下分子量为165 ku的重酶解肌球蛋白HMM容易被再降解成小片段的135 ku HMM,呈现出冬季肌球蛋白的结构不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夏季和冬季肌球蛋白,其ATPase失活速度和酶解肌球蛋白生成S-1的产生量的减少速度呈现一致性,说明酶解生成的S-1只来源于有活性的肌球蛋白。同时,冬季肌球蛋白热变性温度较夏季肌球蛋白要低6 ℃,表明冬季肌球蛋白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3.
基于激光测距的温室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无土栽培温室类结构化环境下机器人的全局定位问题,采用激光测距仪感知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以自适应曲率计算方法进行环境特征分割的移动机器人Monte Carlo全局自定位方法.在机器人定位过程中,利用运动模型预测机器人的位姿,感知模型根据激光测距仪感知的环境特征的几何相似性更新粒子集的分布,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定位.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能够满足温室移动机器人定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04.
利用函数S-粗集(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提出了变异函数S-粗集,给出了变异函数S-粗集的数学结构和特性.变异函数S-粗集具有两类形式:单向变异函数S-粗集,双向变异函数S-粗集.  相似文献   
505.
为研究S-诱抗素对'巨峰'葡萄果实生长、果实着色效果、果实品质、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指导S-诱抗素在'巨峰'葡萄生产上合理使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300、400 mg/L)的S-诱抗素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结果表明:S-诱抗素处理后外观色泽得到有效改善,葡萄果皮着色指数(CIRG)、花青素、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随着时间推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花青素合成相关酶PAL、CHI活性提高。葡萄果实转色初期(第2次膨大期,转色面积为50%~10%)不同浓度S-诱抗素处理对葡萄着色存在低促高抑的影响,其中用300mg/LS-诱抗素茎叶喷雾处理1次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06.
【目的】鉴定短角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 humilis brachycerus)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GST基因在短角外斑腿蝗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基于短角外斑腿蝗转录组数据库,通过Blast软件筛选GST基因;采用邻接法构建代表性昆虫GST家族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XbGSTd7、XbGSTd8、XbGSTe2XbGSTe4在短角外斑腿蝗10个组织部位的表达水平。通过注射dsRNA沉默XbGSTd8和XbGSTe4,结合杀虫剂敏感性试验,比较GST基因沉默后短角外斑腿蝗对4种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从短角外斑腿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得到15条GST全长序列和12条GST片段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5条短角外斑腿蝗GST全长序列分别属于Delta、Epsilon、Theta和Omega家族。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XbGSTd8在短角外斑腿蝗胃毛囊、中肠和马氏管的表达量相对较高,XbGSTe4在短角外斑腿蝗胃毛囊和中肠的表达量相对较高。沉默XbGSTe4后,短角外斑腿蝗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沉默XbGSTd8后,短角外斑腿蝗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显著提高。【结论】XbGSTd8可能参与短角外斑腿蝗对毒死蜱的代谢解毒过程。  相似文献   
507.
通过研究叶面喷施S-烯丙基-L-半胱氨酸(SAC)对晚稻籽粒及根、茎营养器官中Pb含量的影响,评估SAC作为Pb叶面阻控剂的可行性。田间试验在广西水稻主产区Pb污染农田开展,选用当地主栽品种“百香139”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晚稻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一次0.05~0.4 mmol·L-1的SAC。结果表明:当SAC喷施浓度达到0.1 mmol·L-1时,即可使晚稻籽粒中Pb含量显著降低34.04%,但是随着SAC喷施浓度增加,籽粒中Pb含量并未出现持续降低趋势。对籽粒中6种人体必需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喷施SAC对K、Mg、Ca、Fe、Zn 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Mn元素含量,最高降低幅度达21.93%。当SAC喷施浓度达到0.1 mmol·L-1后,地上部所有营养器官中Pb含量与对照(不添加SAC处理)相比均出现显著降低,随着SAC喷施浓度升高,地上部各营养器官中Pb含量出现逐渐升高趋势,但是喷施SAC对水稻根系中Pb含量无显著影响。喷施0.1 mmol·L-1SAC显著降低了Pb由根向第三节间的转移系数(TF第三节间/根)和由第三节间向第二节的转移系数(TF第二节/第三节间),最高降低幅度分别为29.77%和24.25%,但是显著增加了Pb由第一节间向穗轴的转移系数(TF穗轴/第一节间)、穗轴向籽粒的转移系数(TF籽粒/穗轴)和旗叶向籽粒的转移系数(TF籽粒/旗叶),最高增加幅度分别为22.40%、25.35%、16.35%。研究推测,喷施低浓度SAC降低水稻籽粒中Pb含量可能与显著降低根系向水稻地上部营养器官转运Pb有关。  相似文献   
508.
以6年生夏黑为试材,果粒软化后第3 d分别用浓度为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S-诱抗素喷施果穗对增加果实单粒重效果不显著;显著促进着色;显著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300 mg/L、400 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能显著提高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但100 mg/L、200 mg/L的S-诱抗素喷施果穗则显著降低果实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建议:S-诱抗素促进夏黑葡萄果实着色使用浓度300 mg/L。  相似文献   
509.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73%炔螨特乳油按有效成分215∶73混配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为163.0,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经其20.00、14.29、11.11、9.09和7.69 mg/L的浓度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371、3.645、3.932、4.045和4.089 mmol/(mg Pro·min),显著低于相同浓度联苯肼酯单剂[7.250、6.818、6.714、6.441、5.811 mmol/(mg Pro·min)]和炔螨特单剂[10.130、9.789、9.142、8.932、8.441 mmol/(mg Pro·min)],说明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GST具有显著的联合抑制作用;经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液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与联苯肼酯和炔螨特单剂处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合理混配使用联苯肼酯与炔螨特防治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0.
为深入研究小菜蛾对溴虫腈抗性发展机制,采用浸叶法研究溴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解毒酶系(多功能氧化酶MFO、酯酶ES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溴虫腈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48h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1.281mg/L;用溴虫腈LC50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一定时间后,处理组EST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解毒酶活性逐渐升高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MFO酶活力在处理初期就被溴虫腈极显著诱导,但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处理组的MFO酶活力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而GST酶在处理后则没有被激活。由此可见,溴虫腈处理后能有效的干扰EST和MFO的活性,说明这2种解毒酶可能参与小菜蛾对溴虫腈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