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0篇
  28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红枣醋和枳椇醋减肥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枣醋、枳椇醋对小鼠进行试验,研究红枣醋和枳椇醋的减肥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动脉硬化指数、生殖器周围脂肪质量均较普通对照组及肥胖和高血脂对照组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却高于高脂模型组,说明红枣醋和枳椇醋均具有减肥降血脂的保健作用,且红枣醋减肥降血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2.
苜蓿不同部位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苜蓿的精深综合利用,研究了苜蓿不同部位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苜蓿的还原力、清除·OH能力和清除O2-·能力,均表现出成熟种子>花序>未熟种子>叶片>幼茎的规律,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提取液浓度为10g/100mL时,苜蓿成熟种子对·OH的清除率可达85.4%,而对O2-·的清除率为65.8%,分别是幼茎清除率的1.79倍和1.64倍。  相似文献   
33.
滨海地区盐碱地盐碱含量高,不适于园林植物的生长,且植物品种单一。该文分析了滨海地区盐碱地排盐除碱方法,总结了适合盐碱地生长的园林植物,以期为滨海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及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盐碱地园林绿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刘婷婷  申哲民  欧阳创  董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35-13537
[目的]初步研究甘蔗渣最佳超/亚临界水解液化反应条件和糠醛的分离。[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固液比(甘蔗渣/水)对还原糖浓度和糠醛百分含量的影响,以及温度对糠醛分离的影响。[结果]反应温度为368℃,固液比为1∶7.9为甘蔗渣最佳的产糖条件,且产生的糠醛少。在较高的温度下(〉300℃)产生的糠醛较少。通过放气排出反应中产生的糠醛,第1个放气点排出的糠醛最多,放气效果最好。[结论]对于放气排出的混合液体,应该进一步研究分离其中的有用成分糠醛,实现秸秆资源的更好利用。  相似文献   
35.
唐楚颖  马春燕  陆豫  余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10-19312
[目的]对绿色木霉降解木薯秆产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先用绿色木霉初步降解经预处理的木薯秆,再用纤维素酶水解木薯秆,接着采用响应曲面(RSM)结合单因素试验法优化绿色木霉糖化木薯秆的摇瓶发酵条件。[结果]绿色木霉糖化木薯秆最佳工艺为:接种量11 ml孢子悬浮液,装液量100 ml,初始pH 4.6,发酵时间84 h,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摇瓶瓶口包裹12层纱布。在此条件下,得到最佳产糖量3.06 mg/g木薯秆,比优化前提高了76%。[结论]虽然目前绿色木霉发酵产糖量与纤维素酶水解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微生物发酵糖化法成本更低廉,操作更简便,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6.
陈宝宏  杨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83-19585
[目的]研究不同贮存条件下柠檬在贮存过程中的呼吸特点。[方法]以柠檬为原料,通过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贮藏环境CO2和O2含量以及果肉中还原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柠檬在贮存过程中的呼吸特点,判断柠檬的新鲜程度和品质,确定较合理的贮藏温度和时间。[结果]在试验周期内,柠檬的呼吸不断进行,在最初贮藏期内呼吸作用最强,产生的CO2明显增多,O2明显减少,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CO2增加和O2降低的趋势逐渐变小;柠檬保存的时间越长,糖类分解越快,有机酸分解程度也不断增加;柠檬的最佳贮藏温度为12~15℃,或者在更低温度下短期贮藏。[结论]在柠檬保存中要注意保持柠檬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防止柠檬酸以及营养成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37.
秸秆还田中稻基施钾肥减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中稻基施钾肥减量效果,为中稻钾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开展中稻基施钾肥试验。[结果]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基施钾肥减少20%的处理(5)产量、钾素吸收量、钾素(肥)利用率最高。产量、钾素吸收量分别为9 806.5、265.0 kg/hm~2,与全量施钾肥处理(2)相比,分别提高388.7、45.5 kg/hm~2,增幅分别为4.1%、20.7%;钾素、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3.2%、60.3%,比全量施钾肥处理(2)分别提高15.8%、22.9%;通过二次拟合,得出最大基施钾肥减量占总量的21.7%,可减少基施钾肥35.8 kg/hm~2。[结论]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基施钾肥适当减量对中稻产量有一定增产作用,秸秆中的养分释放可不同程度地减少部分钾肥施用,较大地提高钾素吸收量、钾素利用率、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8.
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的铁质薄膜类型与水文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揭示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还原层的类型和水分平衡,对认识西安地区S5古土壤发育时的气候和植被以及地下水补给来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对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S5)的调查和多个剖面的观察,在西安东郊任家坡剖面、南郊双竹村剖面和蓝田田家坡剖面首次发现该层古土壤黏化层中含有1~5mm大小的低价氧化铁的灰绿色斑点。低价铁的灰绿色斑点是在地势较高和地下水位较深的还原作用下形成的,属于高位还原层,不同于以往认识的潴育化类型。灰绿色斑点指示S5古土壤发育时土壤中上部出现了雨季积水并处于还原环境,当时雨季还原层含水量达到了饱和状态,土壤中上部含水量为42%左右,土壤水分非常充足。该层古土壤的红色铁质胶膜迁移到了上部古土壤黏化层顶界之下6.3 m深的黄土中,表明当时高含量重力水分布达到了6.3 m左右深度,至少出现过较长时期适于茂盛森林植被发育的气候。在西安地区S5古土壤发育时,土壤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土壤水分为显著正平衡。当时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蒸腾与地表径流损失之后,还有较多剩余的水分通过入渗补给深部土层水。S5古土壤发育时降水较丰富是导致该层古土壤出现高位还原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王歌  王岚  王一帆  王丽  王林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14-6915
[目的]进一步优化燃料乙醇的生产条件。[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尼克酸对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的影响。[结果]对于酿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在发酵12h内,尼克酸对高压蒸汽下酸预处理后秸秆发酵产酒精量、还原糖的利用量有促进作用。[结论]尼克酸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燃料乙醇的生产。  相似文献   
40.
魏传斌  张萍  覃芸  张凤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93-3394,3411
[目的]探索宜兴百合耐旱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宜兴百合抗旱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宜兴百合在土壤不同含水量的条件下,叶片和鳞茎脯氨酸、丙二醛、还原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宜兴百合的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鳞茎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还原性糖含量好。[结论]宜兴百合的叶片为较好的用于耐旱性评价分析的材料,能较好地反映百合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是较好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