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5篇
  44篇
综合类   45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液体发酵榆黄菇,从菌丝体中提取粗多糖,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用0.2、0.4、0.8 g/kg3个剂量组对荷S180小鼠进行灌胃,结果发现:榆黄菇菌丝体粗多糖得率为2.99%,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0.14%、41.73%和48.87%,同时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榆黄菇菌丝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2.
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木屑为主要原料栽培鲍鱼菇,筛选最适栽培配方并测定鲍鱼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栽培鲍鱼菇的最佳配方是补肾益寿胶囊药渣40%、木屑40%、麦麸18%、石膏1%和蔗糖1%。此时,鲍鱼菇菌丝体的日均长速为0.34 cm/d,生物学效率为55.8%。鲍鱼菇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纤维、灰分和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8.80%、19.76%、8.12%、9.21%和13.25%。  相似文献   
93.
采用酶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以氨基态氮含量和多糖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过程中的料液比和复合酶组成比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以及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杏鲍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料液比为1∶20;第一步纤维素酶酶解杏鲍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50,酶的添加量0.102×103U.g-1;第二步复合酶酶解杏鲍菇的复合酶的质量组成比例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2,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7.5℃,酶解pH 6.75,酶的添加量4.08×103U.g-1.二步酶解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总含量为5.82 g.L-1,多糖得率3.792%.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从保藏16种杏鲍菇品种中筛选出高蛋白、高多糖含量的优势菌株,为杏鲍菇功能研发发掘出优势材料。[方法]通过菌丝发酵的方法获得16种杏鲍菇的菌丝体,经过组织处理,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蛋白和多糖的筛选工作。[结果]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杏21,其蛋白含量占菌丝体鲜重的5.20%;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为杏4,占菌丝体干重的6.37%。[结论]16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以根据对功能成分开发的需要,选择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高产发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
不同基质配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工厂化袋栽栽培的优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棉籽壳16%+木屑5%+玉米芯46%+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和配方5(木屑35%+玉米芯32%+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可在杏鲍菇工厂化袋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棉柴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柴栽培杏鲍菇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棉柴与未发酵棉柴栽培配方均有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在20%~8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发酵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对于未发酵棉柴来说,在20%~6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添加棉柴有利于杏鲍菇产量的提高,棉柴添加量为40%的配方⑥(未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和配方②(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7.
糙皮侧耳对几种粗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干苜蓿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糙皮侧耳进行菌化并发酵培养,分析对比菌化前后三种粗饲料在感官指标和营养成分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种粗饲料被糙皮侧耳菌化后颜色变鲜艳,质地变软,有淡淡的香味;玉米秸秆粗蛋白提高11.70%,粗脂肪提高6.18%,粗纤维降低17.25%,木质素降低6.62%;小麦秸秆粗蛋白提高9.21%,粗脂肪提高5.42%,粗纤维降低17.47%,木质素降低8.07%;干苜蓿粗蛋白提高9.32%,粗脂肪提高5.54%,粗纤维降低14.18%。糙皮侧耳对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杏鲍菇大果粒酸奶产品配方及发酵条件等进行了研究,通过配料的优化组合,确定产品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添加8%蔗糖,0.25%PGA,0.1%果胶,1%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浓缩乳清蛋白,加入直投冷冻干燥粉末菌种200DCU/L,在42℃下发酵3.5~4h,冷却,然后添加10%处理好的杏鲍菇大果粒,可制得质地细腻、柔滑,菌香清新自然,风味独特,具有调节肠胃、美容等双重功效的营养保健酸奶。  相似文献   
99.
白灵菇化学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保鲜液浸泡白灵菇子实体,可以明显延长其保鲜贮藏时间。该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0.2%焦亚硫酸钠浸泡白灵菇5min后,晾干表面水分,用塑料托盘保鲜膜包装,在温度5~10℃下贮藏,保鲜效果最佳。该方法可使白灵菇保鲜期延长至10d。  相似文献   
100.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个配方中,配方1棉子壳培养料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产量最高,其次是配方2玉米芯培养料和配方4玉米芯与木屑混合培养料,配方12、4、子实体各自产量与配方3木屑培养料子实体产量差异极显著,配方1与配方2对白灵菇的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明显,配方1和配方4相比差异显著,说明配方2玉米芯培养料是代替配方1棉子壳培养料进行白灵菇生产的最佳配方,其次是配方4玉米芯与木屑混合培养料,为白灵菇生产者提供了新的原料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