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经16年中11次风害调查:澳洲坚果抗风性差,属忌热带风暴作物;10年生前,各品种抗风性强弱依次为;OwnChoice、Kau(344)、Ikaika(333)、Keauhou(246)、Makai(800)。在平均风力低于9级、阵风低于10级、无强热带风暴出现的地区,可选择避风地域配置防护林种植;在平均风力高于9级、阵风达11级、有台风出现的地区,不宜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92.
均匀设计优化澳洲坚果SRAP反应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澳洲坚果部分种质为试材,采用U25(55)均匀设计表,对SRAP-PCR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dNTPs、Mg2+、引物5个组分的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澳洲坚果25μL的SRAP反应体系的最佳组分包括2.5μL10×PCR buffer、1 UTaq DNA聚合酶、40 ng模板DNA、0.2 mmol/LdNTPs、0.2μmol/L引物和3.0 mmol/LMg2+。利用所确立的体系对部分澳洲坚果种质进行扩增的结果清晰可靠,多态性好。  相似文献   
93.
澳洲坚果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澳洲坚果的生物学特性,结合贵州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分析澳洲坚果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的适应区域及发展前景,并简要介绍了苗木培育、栽培管理技术及采收,以为贵州发展澳洲坚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澳洲坚果果壳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拟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评价了6种模型与试验得到的澳洲坚果果壳在25℃下的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程度,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表明,根据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分类,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Ⅰ种类型。解吸吸附滞后现象属于H3型。GAB 模型是最佳的解吸等温线和吸附等温线拟合方程。GAB模型拟合解吸等温线的参数A、B、C分别为9.693、0.605、8.378,拟合吸附等温线的参数分别为9.695、0.635、3.268。  相似文献   
95.
调味开口带壳澳洲坚果加工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带壳澳洲坚果为主要原料,采用筛选分级、水洗、开口、浸泡、淋洗、干燥、焙烤、冷却等工序,加工调味开口带壳澳洲坚果。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调味开口带壳澳洲坚果加工工艺参数与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味开口带壳澳洲坚果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开口含水量为15.11%,浸泡时间为4.0 h,浸泡3次后适量补盐;浸泡液的最佳配方为:食盐浓度为20%,白砂糖浓度为12%,味精浓度0.4%;最佳干燥参数为:50℃干燥2 h,60℃干燥2 h,70℃干燥3 h,80℃干燥2 h,烘焙条件130℃焙烤8 min。加工的调味开口带壳澳洲坚果产品开口均匀、口感酥脆可口,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96.
按照种质资源规范描述的基本要求,对引种的莲雾(3个品种)、澳洲坚果(2个品系)两种热带作物资源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描述,包括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叶片特征、生长发育等特征特性,通过描述基本区分了不同的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7.
坚果果仁的颜色在焙烤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澳洲坚果果仁在不同焙烤条件下的颜色指标(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饱和度和色调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找出焙烤条件与果仁颜色的关系。根据颜色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条件大致划分为4个焙烤程度:(1)浅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10~15 min、150℃焙烤5 min和170℃焙烤4 min,果仁颜色奶白色;(2)中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25~40 min、150℃焙烤10 min和170℃焙烤6 min,果仁颜色淡黄色;(3)中深度焙烤。130℃焙烤50~60 min、150℃焙烤15 min和170℃焙烤8 min,果仁颜色金黄色;(4) 深度焙烤。150℃焙烤20~30 min和170℃焙烤10~14 min,果仁颜色深黄色。通过建立焙烤坚果颜色与焙烤程度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澳洲坚果的焙烤工艺和拓展坚果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索澳洲坚果SSR-PCR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PCR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建立SS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当Mg~(2+)浓度、d 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分别为2.50 mmol/L、0.10 mmol/L、0.40μmol/L、1.25 U时,PCR扩增效果最好。筛选到19对可得到扩增结果的SSR引物,其中有2对在以900为母本、294为父本的组合中PCR扩增结果存在差异,可以应用于900×294组合的F1代鉴定。  相似文献   
99.
澳洲坚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起源、分类、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生理、引种和品种选育、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储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今后澳洲坚果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认为应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品种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云南省澳洲坚果品种鉴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洲坚果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培育及引进品种命名的标准不统一,对澳洲坚果种植户鉴认或引进澳洲坚果品种造成了一定困难。本研究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设在瑞丽、普洱、景洪等地的澳洲坚果品比点中的40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推荐的品种特征及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为指南,对4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和果实的相关特征性状(叶片轮生情况、新梢颜色、叶片形状、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叶缘波形数、叶缘刺、果颈特性、果顶尖突起特性、壳果形状、果皮质地、腹缝线、果斑纹分布、壳果白点分布)进行了鉴别分类,结果表明:在兼顾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条件下,使用了5个叶片及4个果实特征因子后,40个澳洲坚果品种得到很好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