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2篇
  26篇
综合类   32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6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玉米芯经碱预处理后,采用米根霉对其发酵制备L-乳酸,同时考察分步糖化发酵(SHF)和同步糖化发酵(SSF)两种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酶水解性能优于未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水洗过程可显著提高米根霉发酵性能。分步糖化发酵工艺下,米根霉于40℃下发酵48 h,可将含有31.84 g/L葡萄糖、6.38 g/L木糖的酶解液转化为14.65 g/L的L-乳酸,L-乳酸得率为0.29 g/g(以绝干物料计,下同);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下,米根霉40℃发酵36 h将底物质量浓度为50 g/L的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高效转化为L-乳酸,L-乳酸得率为0.44 g/g。  相似文献   
92.
邱硕  肖志刚 《农业工程》2016,6(5):65-69
围绕以物性设计主导淀粉再造体食品品质国际研究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以粳米淀粉为结构再组装对象,双螺杆挤压机为反应器,大豆L-α-磷脂酰胆碱(L-α-PC)为质构调节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模型,以L-α-PC质量分数、物料含水率、机筒温度和螺杆转速为输入变量,以重组米的崩解值为响应变量,建立的挤压数学模型可应用于重组米的生产,为重组米工业化生产的质构调控提供参考,从而制得能够满足特殊人群使用需求的挤压重组米。得出的重组米崩解值较佳时各变量分别为:L-α-PC质量分数0.47%、物料含水率31.5%、机筒温度76.8 ℃、螺杆转速163.9 r/min,崩解值为1 235cp。   相似文献   
93.
甘蔗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cSAM)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 22)中克隆获得SAM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ScSAM,GenBank登录号为KC172558。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其序列,cDNA全长1466 bp,含有1个119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6个氨基酸,与高粱和玉米等植物的SAM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甘蔗ScSAM与高粱的SAM蛋白亲缘关系较近。Real-time PCR分析表明ScSAM为组成型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叶中表达量的3.6倍。其在黑穗病菌胁迫和低温(4℃)、聚乙二醇(PEG)、NaCl非生物胁迫下均被诱导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在H2O2胁迫下其表达被抑制。推测其可能参与甘蔗抗黑穗病过程,且在甘蔗抗寒、抗旱、抗盐和抗氧化等胁迫过程中也起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前,体外受精技术在治疗人类不孕症以及提高动物繁殖率和优秀母畜繁殖力等方面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笔者以家兔为试验动物,探讨L-谷氨酰胺、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家兔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旨在更好地了解整个受精过程的生理机制,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胚胎来源与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5.
<正>L-肉碱又称肉毒碱,维生素BT,是赖氨酸、蛋氨酸的衍生物,常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类似于胆碱。目前国内外对肉碱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如把肉碱作为机能性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96.
为了克隆条锈菌诱导上调表达的小麦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并研究其在小麦感病、抗病单株苗期抗条锈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以大麦(Hordeum vulgareL.)SAMDC全长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采用电子克隆、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和RT-PCR方法,从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CYR32侵染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抗条锈病新种质NR1121中分离出1个新的小麦SAMDC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TaSAMDC2(GU016570)。TaSAMDC2基因cDNA序列全长2 003 bp,5′非翻译区区域和一个带有Poly(A)的3′非翻译区区域长分别为553和283 bp;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167 bp,编码388个氨基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酶原剪切位点和PEST结构域。基因组序列全长2 539bp,位于5′UTR存在一个526 bp长的内含子序列,内含子的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同源序列分析表明,TaSAMDC2与来自大麦、水稻(Oryza sativaL.)、玉米(Zea maysL.)、一粒小麦(TriticummonococcumL.)4种植物SAMDC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95.0%、85.0%、80.0%和80.0%。半定量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aSAMDC2的表达受条锈菌诱导,小麦苗期经条锈菌侵染后,在抗病材料中,该基因于48 hpi上调表达至最高水平,而在感病材料中先下调、上调表达至最高水平明显滞后。结果提示,分离到的是一个条锈菌CYR32诱导后上调表达的小麦SAMDC基因,该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麦的抗条锈病反应。  相似文献   
97.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正己烷为带水剂,由新铃兰醛与Vc(抗坏血酸)反应合成了新铃兰醛Vc缩醛,产物含有约74%的A异构体和26%的B异构体,其主要化学结构经液相色谱-质谱(LC—MS)、FT—IR、^1 HNMR鉴定。主要反应条件为:新铃兰醛与Vc物质的量之比1:1.5,催化剂用量为新铃兰醛质量分数的5%,搅拌回流反应时间6h。用二苯代苦酰肼自由基(DPPH&#183;)清除法测定了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新铃兰醛Vc缩醛清除DPPH&#183;的能力(抗氧化能力)与Vc相当,都明显强于常用的抗氧化剂BHT,有望成为油溶性良好的潜香型Vc类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8.
甲硫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叶面喷施甲硫氨酸(Met)和茉莉酸甲酯(MeJA)单独和混合处理对芥蓝体内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为栽培调控提高芥蓝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处理芥蓝体内硫苷组分相同,均含有8种硫苷;Met处理对芥蓝总硫苷含量及各组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MeJA、Met+MeJA处理显著提高总硫苷、吲哚族硫苷、吲哚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含量,其中MeJA处理含量较高,分别为对照的2.55,16.59,11.85和86.37倍,MeJA、Met+MeJA处理也显著降低了脂肪族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含量,其中MeJA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2.53%,29.79%,46.71% 和33.31%,Met+MeJA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7.04%,37.58%,46.44%和39.36%.可见,茉莉酸甲酯可显著改变芥蓝体内硫苷含量.  相似文献   
99.
采用放线菌、光合细菌、酵母菌3种有益微生物的液态混合发酵液,经稀释不同浓度后作为育苗的播种底水进行辣椒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了稀释不同倍数的混合发酵液对辣椒苗期形态指标、干物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50倍的混合菌发酵液能明显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增加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提高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当混合菌发酵液稀释150倍时,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干重、鲜重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Golgi镀银法对柄海鞘神经复合体的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甲硫氨酸脑啡肽在神经复合体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①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神经复合体由神经节、神经腺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神经节分为皮质部、髓质部和过渡带;神经腺位于神经节背侧面,由腺小叶组成;神经细胞呈深蓝色,神经纤维呈浅蓝色,与背景反差较大。Golgi镀银法显示的结果不理想,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着色不明显。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ENK在神经复合体中分布广泛,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上皮细胞均有Met-ENK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