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4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林业   371篇
农学   901篇
基础科学   35篇
  246篇
综合类   1640篇
农作物   563篇
水产渔业   232篇
畜牧兽医   620篇
园艺   438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构建含人雌激素相关受体α配体结合域区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用Trizol试剂提取人肺腺癌A549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应用PCR扩增人EERα-LBD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0a-c(+)中;转化大肠杆菌BL2 l(DE3)PLysS,经IPTG诱导后表达并鉴定。[结果]应用PCR方法扩增出约687 bp的基因片段,酶切、纯化、连接至载体后,经测序与GenBank中的一致,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2 kD,纯化后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鉴定为目的蛋白。[结论]已成功获得人EERα-LBD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2.
The dynamics of a recent outbreak of the spruce bark beetle (Ips typographus) in Switzerland was ruled by a devastating winter storm in 1999 and the drought and heat of the summer 2003. Starting from a similar level of population sizes, estimated as the rate of infested growing stock, beetle populations increased differently in magnitude and time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n Switzerland. Accordingly, we expected local or regional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s a result of such repeated population expansion/breakdown dynamics. We analyzed 5 nuclear microsatellites of spruce bark beetles sampled from pheromone traps at 30 locations distributed over Switzerland. Our genetic results did not indicate any sign of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structure, isolation by distance, or recent bottlenecks. This complete lack of genetic structure suggests that spruce bark beetles are highly mobile, pre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a spatial structure at neutral molecular markers. Thus, this molecular–genetic approach does not allow us to discriminate among regional gene pools and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expanding beetl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953.
经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良繁研究室发现,(G46A、D702A、珍汕97A)D 62A/红宝石的F1代,植株基本全不育,但在回交过程中育性发生分离,可育株数明显增多,猜想红宝石具有对G46A、D702A、珍汕97A和D62A育性恢复的特性。为了验证该猜想,笔者构建遗传群体对其恢复性进行分析,并用SSLP对红宝石的恢复基因加以定位。  相似文献   
954.
在Banach空间中引进了广义(F,g)-投影算子,定义了一个新的例外簇概念,并运用例外簇研究了自反Banach空间中一类F隐变分不等式的可解性问题,得到了新的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955.
抗除草剂基因基因枪法转化粳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化了粳稻的组织培养体系;通过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研究,明确了以DNA金弹到靶细胞距离为9cm,轰击2次时,PDS1000/He基因枪法转化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效率最高。应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吉林省主栽的水稻品种长白8号中,获得了可育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经过Gus基因的组织化学分析,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抗除草剂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得以表达,使水稻产生对除草剂的抗性。转基因水稻中发现一例基因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956.
显微注射技术在制备鱼类嵌合体和转基因海水鱼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鱼类胚胎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为核供体进行细胞移植构建鱼类嵌合体研究方面,现有的成功报道均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在转基因海水鱼类研究中,显微注射也是最为常用的技术,本实验室在花鲈胚胎干细胞嵌合体构建和外源基因向花鲈胚胎的转移研究中取得的结果也充分证实,显微注射技术是开展海水鱼类细胞移植和转基因研究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957.
木质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木质素生物合成是植物体内比较复杂的生化过程,存在多基因、多条途径交互作用。基因工程调节植物木质素合成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转基因技术调控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提出创造低木质素含量和组分改变的优质新品种,对于造纸和纺织工业等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8.
向太和  王利琳  庞基良 《作物学报》2005,31(9):1227-1232
根据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cab)家族中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出的约310 bp cDNA小片段为分子杂交探针,对构建的水稻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并结合PCR分析确定阳性克隆中cDNA片段的大小。通过对插入的cDNA片段最长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验证,克隆了水稻中1个cab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cab-n8(GenBank登记号:AY  相似文献   
959.
小麦耐盐相关基因TaSTK的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CE方法,从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中扩增获得小麦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Triticum aestivum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基因TaSTK的全长cDNA序列,含1 95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 431 bp,编码476个氨基酸。其编码区基因组DNA全长为4 095 bp,含5个外显子。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及基因组序列均已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DQ103756和DQ341377)。经过NCBI比对发现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酪氨酸蛋白激酶、蛋白激酶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Northern杂交检测表明,TaSTK在小麦中属于盐诱导增强型基因,并且在耐盐材料RH8706-49中诱导增强程度高于敏盐材料H8706-34。TaSTK的杂交信号非常弱,表明TaSTK在小麦幼苗的叶片组织中属于低表达的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960.
一个水稻抽穗期主基因Hd(t)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缙恢10/R21的杂种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抽穗期稳定遗传的迟熟恢复系N91(110~114 d),以早熟不育系金23A(89~94 d)作为杂交和回交亲本,获得的F2和BC1F1群体抽穗期均表现双峰分布,χ2检测表明其抽穗期受一对主基因控制,暂命名为Hd(t)。在400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在早熟基因池和迟熟基因池中表现差异的引物,进行单株验证,用回交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发现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末端的SSR标记RM1364和RM3555与Hd(t)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32.7 cM和22.5 cM。在目标区域进一步合成8对SSR引物,将Hd(t)基因定位在RM22143与第7染色体末端之间,与RM22143相距12.9 cM。该结果为Hd(t)基因的精细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