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34篇
  免费   1962篇
  国内免费   5063篇
林业   901篇
农学   5819篇
基础科学   101篇
  2312篇
综合类   20236篇
农作物   3541篇
水产渔业   1712篇
畜牧兽医   16308篇
园艺   1974篇
植物保护   1355篇
  2024年   574篇
  2023年   1900篇
  2022年   1868篇
  2021年   2084篇
  2020年   1802篇
  2019年   2258篇
  2018年   1147篇
  2017年   1734篇
  2016年   2070篇
  2015年   2087篇
  2014年   2341篇
  2013年   2371篇
  2012年   3433篇
  2011年   3385篇
  2010年   3243篇
  2009年   3300篇
  2008年   3231篇
  2007年   2635篇
  2006年   2103篇
  2005年   1881篇
  2004年   1528篇
  2003年   1403篇
  2002年   922篇
  2001年   946篇
  2000年   718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RAPD(B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即随机扩增多态DNA,是1990年由威兰斯(Willams)和韦尔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遗传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式及快速、简捷、高效等优点,因而在短短的时间内RAPD技术已渗透到有关基因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简单介绍RAPD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2.
蔬菜种子种类多、品种杂,仅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就有100多个,且表面看起来都差不多.菜农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简易的鉴别方法,可用7个字表达:看、听、闻、捏、掐、碾、尝.  相似文献   
113.
从土耳其野生大麦(Hordeum vulgare ssp.spontaneum)中衍生的第三代回交系(Bq)即BC系240的F2后代在某种意义上分离出了对褐斑病(Rhynchosporium secalis)的抗性。这说明存在有单一的显性抗性基因。用AFIP标记开发出了与该抗性基因连锁的两个SCAR标记。用SCAR标记对二体和双端体小麦-大麦添加系的筛选证实。褐斑病抗性基因位于大麦染色体3H的着丝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4.
应用pGEX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牛朊蛋白的1个正常重组蛋白和3个单氨基酸变异体的原核表达质粒,即pGEX-BoPrP(93~241)、pGEX-BoPrP(93~241)(S154N)、pGEX-BoPrP(93~241)(A129V)和pGEX-BoPrP(93~241)(Q234R)。经转化E.coli BL21(DE3).均表达了预期大小约为42.4ku的融合蛋白。在优化的诱导表达条件下,各重组菌可产生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30%~45%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检查,所有融合蛋白均可与抗牛单克隆抗体4C11反应。表明,单氨基酸突变并不影响单抗4C11的识别表位。  相似文献   
115.
《中国农村科技》2005,(2):43-4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冀玉9号是一种杂交品种,通过选用携带大穗基因的遗传背景材料与携带坚杆密基因的选系材料杂交,再与地方农家种和黄早四白进行组配,选育出了遗传基础丰富的冀玉9号。  冀玉9号叶色深绿,叶片窄长,下部叶片平展,上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检测肌抑素Myostatin突变体的Pro区域生化活性,设计引物从肌抑素突变的双肌牛皮尔蒙特(Piedmontese)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肌抑素突变体的Pro区域,并分别将其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 )/Myostatin-Pro(简称pEMPro),在大肠杆菌(Eschetichia coli)中分泌表达肌抑素突变体Pro区域,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将其共孵育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的骨骼肌细胞。证实肌抑素的突变体Pro区蛋白具有促进肌肉细胞增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7.
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重组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利用已克隆到的新城疫D26株F基因和鸡IL-2基因,经过载体改建,将他们共同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上,经酶切分析、PCR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共表达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的重组质粒,为探讨禽类重组基因疫苗的构建及鸡IL-2在基因疫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猪O型口蹄疫病毒强弱毒株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5P、P6)。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PT-PCR扩增,从F29株O3I3株和T509株中均获得了1条约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切后电泳回收,插入到相应双酶切的pUC18质粒中,获得了重质粒。通过PCR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UCVP1/F29,pUCVP1/0313,pUCVP1/T509均插入了VP1基因。对上述3个重线质粒进行测序后分析,F29强毒株与O313、T509弱毒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5%和99.06%;因F29株核苷酸发生3个碱基缺失与1个碱基替换,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仅为44.13%和41.32%,而T509和O3I3株相比,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7%和95.3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本研究的3个毒株与国内大多数毒株(包括1997年台湾暴发FMDV所分离的毒株,除O/A/58株外)均属同一基因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94%;而与国外毒株相比,属不同的基因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81%-82%,其推本研究的3个毒株与国内分离的大多数毒株的VP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7%-95%,本项研究对猪O型FMDV的强弱毒株VP基历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将进一步丰富我国FMDV毒株VP1基因资料库,为更加科学地防制FMD提供分子水平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0,他引:46  
本研究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计算其遗传距离并给出了NDV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将68株NDV分为9个基因型(30株为国内分离株),其中Ⅰ-Ⅵ是早已存在的老基因型,Ⅶ、Ⅷ、Ⅸ为新发现的基因型,特别是Ⅸ为我国特有的基因型(F48EO、M3、HLJ-3、HeB-1P和NM-5)。1997-1999年我国云南、广西、甘肃、陕西、新疆等地分离的YN-1P、GX-3、H1、H2、P1、GX-1、GX-2、GS-3、SHX-2、SHX-3、SHX-6、SHX-7、XJ-2和1991年分离的HuB-1均属于Ⅶ基因型,该基因型的病毒是90年以来引起新城疫发生的主要病原。根据遗传距离和分离年代可将此基因型进一步划分为5个基因亚型,分别是Ⅶa、Ⅶb、Ⅶc、Ⅶd和Ⅶe。此外HuN-1/98、HLJ-4/95和HeH-1P属一个老的基因Ⅵ,1979-1985年分离自青海的QH-1、QH-2、QH-4属于一个新的基因型-Ⅷ型。可见在我国新城疫的流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老基因型的危害(Ⅰ-Ⅵ),又有新基因型(Ⅶ)的流行,更有我国独特Ⅷ和Ⅸ基因潜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