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5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1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秦皇岛地区鸡球虫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艾维茵肉仔鸡,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相对卵囊产量(ROP)为判定指标,检测了采自河北省秦皇岛地区的6种艾美耳球虫对8种常用抗球虫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种混合艾美耳球虫对马杜霉素和盐霉素具有轻度抗药性;对拉沙洛菌素和氨丙淋具有中度抗药性;对球痢灵、克球多和常山酮具有重度抗药性;对地克珠利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42.
NO在雏鸡球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以腹腔注射途径给予试验雏鸡cNOS抑制剂L-NAME、L-NA以及iNOS抑制剂L-AG,通过测定血浆NO2^-水平、肠道粘膜NOS活性、雏鸡日增重以及肠道病变计分、肠道组织切片中球虫数量、O.P.G值、异常粪便百分率等指标,研究了NO在雏鸡感染E.tenella或E.acervulina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雏鸡感染E.tenella或E.acervulina后,每日连续给予L-AG或L-NAME,不但加重了雏鸡的肠道组织显微病变,而且使肠道组织切片中的球虫数量增多。此外L-AG或L-NAME处理还使感染雏鸡的O.P.G值和肠道病变记分等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与感染对照组的相比未见显著性影响。另外,无论是NO2^-测定结果,还是NOS活性测定结果均表明,3种NOS抑制剂对感染E.acervulina雏鸡体内NO的生成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以L-AG的抑制作用最为理想,L-AG处理组雏鸡血浆NO2^-水平或肠道粘膜NOS活性值均与给予的L-AG剂量之间呈现较好的剂量依赖性递减关系。结果提示,在雏鸡感染球虫过程中,体内大量生成的NO对球虫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NO可能是在雏鸡E.tenella和E.acervulina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种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43.
通过测定柔嫩艾美耳球虫 (Eimeria tenella)感染鸡的盲肠、肝脏、脾脏和法氏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 (L P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XH- Px)及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 ,研究雏鸡感染球虫后机体内自由基生成和抗自由基反应。结果表明 ,雏鸡感染 E.tenella后 ,盲肠、肝脏和脾脏组织中的 L PO含量在感染后显著 (P<0 .0 5 )或极显著 (P<0 .0 1)升高 ,T- SOD、Mn- SOD、Cu、Zn- SOD、GSH- Px和 CAT活性水平不同程度下降。试验结果说明在 E.tenella感染后 ,鸡体内的氧自由基生成反应加剧 ,氧自由基参与了球虫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微重力与太空辐射等因素对鸡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我们首次将一株已孢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搭载于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卫星运行7天后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45.
根据已报道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孢子化12h的E.acervulina广东株卵囊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了其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cSZ1(Gd))的cDNA。所克隆cSZ1(Gd)的cDNA全长940bp,其中第3~512位是其阅读框架,共编码170个氨基酸,两端为非编码区。与已报道的cSZ1基因的cDNA序列相比,cSZ1(Gd)有4个位置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异,即原序列中第294、443、569、586位的G、G、G、A在cSZ1(Gd)分别为A、A、A、G,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57%(936/940),其中阅读框架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1%(508/510)。比较根据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294位的变异导致了所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V)变为异亮氨酸(Ⅰ),而第443位的变异则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41%(169/170)。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对某养殖场送检患病幼兔进行病理学诊断。[方法]剖检后对患病幼兔的肝脏及粪便进行涂片检查,并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对其进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剖检可见幼兔肝脏肿大,表面和切面可见黄白色小结节,结节内充满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质。肝脏涂片检查可见艾美耳球虫虫卵及大、小配子体,粪便检查未见球虫卵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肝脏组织结构破坏,胆管上皮增生,在增生的胆管上皮内可观察到不同发育阶段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结论]送检幼兔被诊断为斯氏艾美耳球虫病。  相似文献   
48.
低温诱导堆型艾美耳球虫3-1E基因的可溶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特异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堆型艾美耳球虫的3-1E基因。通过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菌,挑取阳性菌落。经过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ET28a构建成功。低温(16℃)诱导表达,经过SDS-PAGE和We-stren Bolt鉴定,表明此蛋白以可溶蛋白在细菌内表达。在诱导50h,IPTG浓度为0.4mmol/L时目的蛋白表达量最大。  相似文献   
49.
50.
孙秀梅  田培荣  方素芳  顾小龙  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51-10152,10177
[目的]为肠艾美耳球虫的早熟选育及兔球虫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6个不同地区肠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经口接种45日龄无球虫兔,接种剂量为1×104个卵囊/只,并对6株肠艾美耳球虫的繁殖力进行比较。[结果]衡水株排卵量最多,张家口株次之,胶南株排卵量最少。睢宁株的排卵量接近胶南株,如皋株、通江株相近,在感染后第8.5~9天均有排卵,各虫株的排卵高峰期相似,第13天排卵量达到峰值,第21天接近0。[结论]不同地理株肠艾美耳球虫的排卵量不同,但排卵高峰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