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1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699篇
林业   1417篇
农学   1742篇
基础科学   522篇
  904篇
综合类   4136篇
农作物   1008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924篇
园艺   384篇
植物保护   74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71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818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评估种衣剂对雪梨瓜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种衣剂在不同时期对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对雪梨瓜根腐病防治效果理想的种衣剂。结果表明,4种种衣剂对雪梨瓜生长发育均安全。25%噻虫·咯·霜灵、12%甲·嘧·甲霜灵药后20 d防治效果达60%以上,62.5 g/L精甲·咯菌腈药后20 d的防效在50%以上;25%噻虫·咯·霜灵的稳定性好于12%甲·嘧·甲霜灵;35%多·福·克前期防治效果好,但持效性差。4种种衣剂对雪梨瓜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25%噻虫·咯·霜灵增产23.30%,35%多·福·克增产17.96%。种衣剂处理能够有效防治雪梨瓜根腐病,在生产上建议首选25%噻虫·咯·霜灵作为雪梨瓜种衣剂,12%甲·嘧·甲霜灵和62.5 g/L精甲·咯菌腈可作为备选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了研究不同引发剂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种子引发剂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甜菜种子TD80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引发剂组合对甜菜种子进行处理,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处理时间相同时,不同浓度不同组合引发剂的引发效果也有差别。通过不同引发组合比对分析表明,8%过氧化氢和40%PEG组合处理的发芽势最高,5% 过氧化氢处理的发芽率最高,3%过氧化氢和0.01%硼酸组合处理的发芽指数最高,8%过氧化氢和0.01%硼酸组合处理的活力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更好的聚类植物种质资源耐贮藏和培育免晒植物新品种,研究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获得、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笔者归纳了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假说、生理基础、脱水耐性差异等,重点分析了种子脱水耐性在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方面的分子机理研究,指出运用全基因组学方法系统定位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品种脱水耐性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基因,挖掘种子脱水敏感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05.
为丰富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资源,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在花生基因组中克隆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PSC32的启动子AHSSP1,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PSC32基因表达模式,借助NewPLACE在线分析了AHSSP1序列中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并构建了AHSSP1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经农杆菌转化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经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了该启动子的功能。结果表明,PSC32基因957 bp长的启动子AHSSP1序列具备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特有的3个RY REPEAT元件。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PSC32基因在花生成熟种子中表达,而在饱果成熟期根、茎、叶片、花、入土前的果针、成熟种子的果壳中均不表达。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成熟种子以及萌发种子的子叶、下胚轴和胚根均能够被染上蓝色;长出真叶后,子叶和下胚轴仍能被染色,而根和真叶不能被染上蓝色;成年期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也不能被染上蓝色。而野生型拟南芥整个生长时期均不能被染上蓝色。以上现象说明AHSSP1是一个种子特异启动子。本研究丰富了花生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资源,对花生籽仁品质改良或以花生籽仁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基于GIS的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引入遥感技术、层次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遥感数据的实时性和遥感解译技术,提供大量的原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层次分析法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中的独特优势,对传统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规划布局方法进行新的尝试。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规划布局分成5个步骤进行: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体系构建、评价因素叠加分析和评价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石首市、潜江市、嘉鱼县、赤壁市和咸安区适宜建立国家级杨树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107.
柚木为马鞭草科柚木属落叶或半落叶高大乔木,具有材用、药用、观赏等多种用途。简要介绍柚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现状,综述柚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技术及栽培管理的研究进展,展望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山核桃天然群体家系种实和幼苗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岛石天然林山核桃自由授粉产生的44个单株果实与种子的表型及由种子实生繁殖1年生幼苗生长性状11个指标的数据,分别计算了各指标的特征值,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其自然变异.结果表明,果实和种子各表型变异程度不一,其中以果实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1.22%;其次是种子质量和出籽率,分别为8.64%和7.66%;种实各指标在采样单株间的差异均极显著.除果实质量与果形指数和种形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余各指标两两间相关均极显著.1年生苗木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分别达13.99%、10.28%,且各家系间差异极显著;苗高与地径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52,相关性极显著.2个苗木生长指标与9个种实表型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美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对美国种薯生产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概况、种薯质量检测、种薯认证方式和认证程序等,并对种薯分级、田间检测、收获后检测标准和检测参数、病害允许率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美国的种薯生产和认证的经验,可为中国发展马铃薯种薯生产与认证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盐胁迫对新疆冬小麦萌发期的影响,并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为新疆小麦萌发期耐盐品种的评价和指标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76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系)在NaCl和NaCl∶Na2SO4两种不同盐胁迫条件下小麦根数、最长根长、苗高、胚芽鞘长度、发芽势、发芽率等6个性状,利用隶属函数法并通过聚类分析分别对两种盐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品种(系)的耐盐性进行筛选,综合评价和筛选新疆冬小麦耐盐性。【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NaCl和NaCl∶Na2SO4两种盐胁迫对新疆冬小麦品种(系)各性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NaCl单盐胁迫对各性状抑制作用比NaCl∶Na2SO4混合盐胁迫抑制程度更大。通过NaCl单盐胁迫条件下聚类分析,新疆冬小麦品种(系)按耐盐性强弱可分为高耐型(6个/占供试材料的7.89%)、耐盐型(15个/19.74%)、中耐型(16个/21.05%)、敏感性(18个/23.68%)和高敏感型(21个/27.63%)等5类。NaCl∶Na2SO4混合盐胁迫条件下聚类分析,新疆冬小麦品种(系)按耐盐性强弱也可分为高耐型(13个/占供试材料的17.11%)、耐盐型(10个/13.16%)、中耐型(16个/21.05%)、敏感性(26个/34.21%)和高敏感型(11个/14.47%)等5类。获得高耐NaCL单盐胁迫的品种(系)6份,占供试品种的7.89%;高耐NaCl∶Na2SO4混合盐胁迫的品种(系)13份,占供试品种的17.11%。【结论】两种盐胁迫条件下,350 mol/L浓度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NaCl单盐胁迫和NaCl∶Na2SO4混合盐胁迫均为高耐型的品种3份,均是自育品种和引进品种分别为石冬8号、洛夫林10号和新冬7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