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811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20篇
  139篇
综合类   848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对辽宁东部山区黄波罗播种育苗的混雪层积时间和保留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混雪层积时间增加,黄波罗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呈上升趋势,混雪层积145d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最大,分别达到81.35%、64.59%;1年生幼苗保留密度为100株·m-2时,Ⅰ级苗单位产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2.
【目的】准确区分水稻的籼粳性在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和进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在籼稻和粳稻中存在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设计的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籼粳性的判别中。但是已公布的这些籼粳性判别分子标记在遗传背景多样的实验材料中是否仍然表现出籼粳特异性尚未可知;此外,目前籼粳性的判别多是基于待测品系与 2 个对照品种的比较,无法反映待测品系与籼(粳)亚种群体的籼粳相似性。因此,需要筛选出一套能在多样性遗传材料中都表现出籼粳性特异的分子标记,并建立籼粳组群判别体系客观判别水稻的籼粳性。【方法】在能代表世界水稻遗传多样性的水稻多样性种质平台 2(RDP2)中,利用 7 万个 SNP分子标记的基因型,选取保留群体遗传多样性的 92 份水稻品种(系),对已知的 51 对用于籼粳性判别的分子标记进行筛选;并根据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选取 5 份籼稻和 5 份粳稻组成籼稻和粳稻判别组,利用籼性判别值量化水稻籼粳性。【结果】在 51 对分子标记中筛选到 24 对籼粳特异性强的分子标记(在籼 / 粳稻群中出现专一带型的频率均高于 69.5%),它们均匀分布在水稻 12 条染色体上。根据籼粳特异分子标记的带型结果,92 份品种(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 2 个组群,聚类结果与这些品种(系)已知的籼粳性完全吻合。根据聚类结果,构建了组群判别体系,随机选取 10 份品种(系)对其籼性判别值进行计算,其中 1 份偏籼品系、1 份偏粳品系、4 份籼稻品系、4 份粳稻品系,准确地实现了对其籼粳性的量化判别。【结论】筛选出一套可在 遗传背景丰富的材料中进行籼粳性鉴定的分子标记,并基于籼粳组群建立了一套籼粳判别体系,高效准确判别水稻的籼粳性。  相似文献   
93.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受到严格保护,不具备生产价值,但其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对自然保护区价值进行评估有助于在保护区管理和相关政策方面做出最优决策。文中通过对自然保护区价值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得出,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正趋向于动态化、规范化、多学科融合以及向中尺度扩展,目前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价值评估结果的高低取决于“价值观”,对价值的“理解”需要更加严谨并不断进行修正,应建立反映“人—地—生态”和谐共处的自然保护区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4.
生育期连续调亏灌溉对花生光合特性和根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花生生育期复水对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进而分析其补偿效应,于2018—2019年在辽西北阿尔乡灌溉试验站进行了膜下滴灌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在花生的花针期(H,主区)、结荚期(J,副区)设置重度(H1、J1)、适度(H2、J2)和无亏(H3、J3)3个水平的水分胁迫处理,分别对应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含水率下限为55%、65%、70%田间持水率(FC),对比分析了花生叶片光合特性、根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单生育期重度水分胁迫处理(H1、J1)复水后叶片光合特性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抑制了花生根冠干物质的积累;适度水分胁迫处理(H2、J2)复水后产生的光合超补偿效应,使花生在生育末期根冠干物质积累高于无亏处理;而连续适度水分胁迫处理(H2J2)复水后叶片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根冠干物质,形成有利的根冠比。在2018—2019年的所有处理中,与H3J3处理相比,H2J2处理两年分别增产12.44%、11.98%(p<0.05),分别节水9.32%(p>0.05)和14.23%(p<0.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2.32%、27.78%(p<0.05)。在辽西北地区,于花生花针期、结荚期施加适度水分胁迫是兼顾节水、增产的适宜处理。  相似文献   
95.
对钝顶螺旋藻进行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分离筛选,获得一直线形变异藻株(Sp-L)。长期观察培养发现,分纯得到的直线形藻株能保持稳定遗传。对其形态、生长曲线、产量、上浮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常见金属元素(Fe、Mn、Cu、Zn、Ca、M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直线形变异藻株具有藻丝体长、蛋白质和常见金属元素含量与正常螺旋藻接近及易于采收等特点,为研究直线形螺旋藻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1. Seamounts host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ep-sea ecosystems. The uniqu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eamounts sustain rich biological hot spots, which, in recent times, have suffered the effects of intense fishing pressure.
  2. Biodiversity and vulnerability data are extremely scarce for Mediterranean seamounts, and this, in addition to the complex socio-economic and juridical status of offshore sites, results in difficulty in identifying the b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3. An extensive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 survey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egabenthic assemblages of the summits of two upper bathyal seamounts, Ulisse and Penelope (Ligurian Sea, north-west Mediterranean Sea). The 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nd the possib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favour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communities are discussed.
  4. High densities of abandoned, lost, or otherwise discarded fishing gear (mainly longlines) and a reduction in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fragile and slow-growing habitat-forming gorgonian Callogorgia verticillata indicate the occurrence of high levels of anthropogenic impacts on the summit regions, which are fishing grounds for artisanal and recreational fishers.
  5. The recovery of fishing data describing the first catches in the 1970s proved to be useful in inferring the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fishing practices in these previously unexploited offshore areas. In particular, the local extinction of demersal top predators, subjected to exceptional catches nearly 50 years ago, highlights the slow recovery rate of such species.
  6. Criteria defining vulnerability are discussed for the two study areas, and specific conservation actions, including the creation of regulated protected area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7.
卷蛾科是鳞翅目小蛾类第二大科,全世界已记载9 000多种,许多种类是农林业重要害虫。为了解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卷蛾科昆虫多样性状况,2010—2013年利用灯诱法进行野外采集调查。经鉴定,初步整理出卷蛾科昆虫69种,其中卷蛾亚科22种,新小卷蛾亚科47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北京新记录种48种。并且列出每个种的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所有标本除标注外均保存在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98.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自然观指导.本文挖掘整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颇族创世史诗《目瑙斋瓦》中的自然观,明确了景颇族朴素自然观表征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这对把握滇西景颇族维系生态平衡的民族传统,合理利用地方性知识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现实意义,也对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
指出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是当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奋斗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就要围绕这些方面的要求来进行。简要地探讨了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东巴文承载了纳西族古老的美学传统,其文化精神契合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体悟和生命意识.纳西先民以“林泉之心”直接观照自然,继而创造出具有和造化自然一样性质的审美意象,亦即所谓的“同自然之妙有”;同时把任自然的生活形态与精神境界都铸化在这种文字之中,体现了纳西东巴文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取法自然正是东巴文以主体之心体悟自然生命的结果,也是其最重要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