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新疆奎屯123团土壤砷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砷污染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80年代初,新疆奎屯垦区发现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本文主要以奎屯123团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土壤中砷含量的测定,分析该地区土壤中砷的污染状况,砷的主要来源,探讨砷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奎屯123团0~20 cm土壤中砷的含量范围在8.36~39.63mg kg-1,算术平均值为16.67mg kg-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土壤中砷的来源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高砷地下水灌溉以及含砷农药、化肥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砷在该地区土壤中的垂直变化没有呈现出统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effect of feeding a limited iodine diet on radioactive iodine uptake in the thyroid glands of hyperthyroid cats is unknown.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how feeding limited dietary iodine affects radioactive iodine uptake by the thyroid glands of hyperthyroid cats.

Animals

Eight geriatric cats with spontaneous hyperthyroidism.

Methods

Prospective study of eight client owned hyperthyroid cats fed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odine limited diet for 6 months. Clinical signs were evaluated and TT4 and fT4 were measured during consumption of the diet. Uptake of 123I was determined before and 8–16 weeks after exclusive consumption of the diet.

Results

Clinical signs of hyperthyroidism resolved in all cat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ody weight. TT4 and fT4 decreased into the reference range by 8–16 weeks in all cats. Mean TT4 before consumption of the diet was 9.7 μg/dL (SD 5.2) and after consumption of the diet was 3.1 μg/dL (SD 0.9). Scintigraphy revealed unilateral uptake of isotope in 5 cats and bilateral uptake in 3 cats. Mean percentage uptake of 123I by the thyroid gland at 8 hours after isotope administration was 16.2 (SD 11.8) before diet consumption and 34.6 (SD 11.7) 8–16 weeks after exclusive consumption of the diet. The percentage increase was variable between cats (38–639%).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importance

Limited iodine diets increase iodine uptake in the autonomous thyroid glands of hyperthyroid cats.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if consumption of a limited iodine diet changes sensitivity of the thyroid gland to 131I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EgM123基因重组狂犬病SRV9病毒疫苗株,研究狂犬病病毒G基因、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eGFP基因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效果与蛋白免疫原性,为通过反向遗传学拯救eGFP标记EgM123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制备狂犬病-包虫病二联基因重组疫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已构建的携带e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狂犬病病毒G基因重组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重组质粒(3033 bp)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BHK-21细胞,使其在BHK-21细胞中表达出融合蛋白,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Western blotting试验鉴定融合蛋白的荧光蛋白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在转然后48 h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通过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在BHK-21细胞中表达获得分子量约为120KDa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将蛋白凝胶转移PVDF膜分别经狂犬病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EgM123多克隆抗体、GFP单克隆抗体分别孵育,均在120KDa处可见抗原抗体结合条带。【结论】eGFP标记的狂犬病病毒G基因重组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出融合性蛋白,且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稻、菜田耕作制改革策略与初步成效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分析了目前广东一些耕作制度存在过分强调直接经济效益及对耕地资源从外在数量到内在质量的过度利用,带来粮食安全与稻田效益增长不协调、菜田用地与养地不协调两大突出问题,提出了要突破传统种植制度观念束缚、以“菜稻(一季中晚稻)菜”轮作高效耕作制(123种植模式)为主要内容推动广东稻(菜)田耕作制度改革的策略,阐述了“123种植模式”的科学与技术内涵和创新实质以及实施该耕作模式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123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珠三角地区菜田连作出现的突出问题,采用“123种植模式”(菜-中晚稻-菜”轮作模式)与当地传统的“早稻或晚稻-蔬菜”轮作及蔬菜连作等几种模式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3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最佳,其中“白瓜-中晚稻-番茄”模式每667m^2的年产值和年纯收益分别达到12377元和10931元,实现了在最有利于种植高效作物的高效生产时段优先安排种植高效作物,并较好地发挥了作物间对气候、土壤生态条件利用的互补作用,从而达到耕地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精子线粒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肌肉、鳃和精巢为对照,从线粒体标志酶SDH活性、线粒体特异性荧光探针(Rh123)以及线粒体16S rDNA PCR扩增3个途径,探讨了该蟹精子线粒体的存在状况。研究发现,肌肉和鳃SDH酶活性较高,精巢SDH酶活性显著低于肌肉和鳃,而精子SDH酶活性则无法检测到。使用Rh123检测发现,精巢中有较强的荧光,而精子中则无法观察到。通过GenBank中的中华绒螯蟹线粒体16S r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方法,以beta-actin做内参,检测了中华绒螯蟹肌肉、鳃、精巢和精子中线粒体16S rDNA扩增情况,发现各组织或细胞beta-actin扩增片段大小、条带宽度和亮度基本一致,表明各模板DNA量基本一致;而在同一DNA浓度下,16S rDNA的扩增片段长度虽一致,但其产物量存在明显差异,精子16S rDNA产物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组织,其条带宽度和亮度很弱;16S rD-NA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及比对证明与已有序列完全吻合。上述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精子中存在线粒体,但其线粒体的数量极显著低于精巢和其他组织,这也是利用灵敏度较低的SDH酶活性和Rh123探针以及常规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法难以检测到其精子线粒体的原因。[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39-143]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用高选择性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处理低温肉鸡的方法,通过动态观察肺动脉压及肌型、部分肌型及非肌型肺小动脉数量的变化,探讨内源性内皮素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结果显示:30日龄时,低温组平均肺动脉压极显著高于常温组、低BQ123组及高BQ123组(P<0.01);低温组肌型及部分肌型肺小动脉的占位比均极显著高于常温组、低BQ123组及高BQ123组(P<0.01);低温组非肌型肺小动脉占位比极显著低于常温组、低BQ123组和高BQ123组(P<0.01),高BQ123组显著高于低BQ123组(P<0.05)。结果表明,BQ123可明显抑制低温肉鸡肺动脉高压和非肌型肺小动脉的肌型化的发生发展,因此认为内源性ET在低温诱发肺动脉高压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123作物生长模型的黑龙江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计算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概括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PS123模型进行方法的改进,将PS123作物生长模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计算黑龙江省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寻求一种更为客观、科学的生产潜力计算方法,也为PS123模型在东北地区不同作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选取海伦市1999~2001年数据进行计算,取平均值代表近年来该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结果显示:修正的PS123模型科学、合理,计算简便;海伦市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别为:54008、11998、9531、8006 kg/hm2。与实际产量相比,光能、光温、气候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业自然潜力利用率分别为:10.7%、48.3%、60.9%、72.4%,海伦市玉米生产仍然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123种植模式"一季中晚稻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4~2005年对“123种植模式”中的菜-稻-菜模式、虾-稻-虾模式和草莓-稻-草莓模式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季中晚稻平均每677 m2产量400 kg、单位面积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的初步成效,筛选出适合一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黄华占,并讨论了“123种植模式”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东稻田耕作制改革策略与初步成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目前广东一些耕作制度存在过分强调直接经济效益及对耕地资源从外在数量到内在质量的过度利用,带来粮食安全与稻田效益增长不协调、菜田用地与养地不协调两大突出问题,提出了要突破传统种植制度观念束缚、以“菜稻(一季中晚稻)菜”轮作高效耕作制(123种植模式)为主要内容推动广东稻(菜)田耕作制度改革的策略,阐述了“123种植模式”的科学与技术内涵和创新实质以及实施该耕作模式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