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志希  李锋  张腊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93-18194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Illicillm verum Hook.f.)精油及其主成分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制备八角茴香精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精油化学成分,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单体成分,生长速率法测定八角茴香精油及其主成分对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结果]GC-MS分析结果表明,八角茴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反式茴香醚,其含量高达94.57%;八角茴香精油及反式茴香醚对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IC50)为0.50~1.00μl/m。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新型植物源抗真菌类物质——丙烯基苯类衍生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对鹅膏菌AV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和分离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鹅膏菌AV粗提物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是68.27%,孢子处理8 d后未萌发,而对照5 d内即萌发。对粗提液进行柱层析分离得3个成分,其中分离物Ⅳ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即生长抑制率是76.73%,孢子处理8 d后未萌发;分离物Ⅳ为鹅膏菌AV主要抑制病原菌的活性物质。通过对3个分离物进行FT-IR分析,可以看出3类物质均有酰胺的特征吸收,初步推断分离物Ⅳ为伯酰胺或仲酰胺类物质。试验证明FT-IR能够简便、快速地提供某些有机化合物主要官能团特征吸收的信息。  相似文献   
33.
利用从小麦茎叶组织中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从中筛选出2株对禾谷丝核菌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RF5和RF6)。采用改良的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提取内生真菌RF5和RF6的基因组DNA,运用ITS序列通用引物(ITS4、ITS5)进行扩增,分别得到约600 bp的特异条带。对PCR产物进行测序,根据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将拮抗真菌RF5和RF6分别鉴定为:肉座菌(Hypoc-reales sp.)和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进一步研究这2株拮抗真菌的抗菌活性大小,结果显示,2株真菌对病原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菌圈,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 mm和19 mm;其液体发酵产物对病原菌的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3.3%和60.8%。  相似文献   
34.
利用室内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病原菌研究了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对大豆根腐病几种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拮抗作用,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绿木霉对苗期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影响.拮抗试验结果表明,黄绿木霉在与镰刀菌对峙培养中,菌丝交叉、接触与纠结,接触后镰刀菌菌丝被破坏;发酵产物只可延长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时间,但对孢子最终萌发率没有影响,发酵产物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以山梨醇、葡萄糖及蔗糖作为碳源时,抑菌效果好,抑菌能力分别可达63%、51%、58%;盆栽试验证明黄绿木霉对大豆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73.2%,处理后幼苗株高与干重均高于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35.
研究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AFP)基因转入玉米中对玉米纹枯病的抗性。从美洲商陆叶片中获得美洲商陆抗真菌蛋白前体蛋白基因cDNA序列,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PaAFP,通过三亲杂交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受体菌,转化玉米获得了大量再生转基因植株。PCR、PCR-southern杂交、RT-PCR以及Tris-Tricine-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且已经得到转译。  相似文献   
36.
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 in grains of sorghum and mille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is review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insect pests and fungal pathogens in sorghum and millets is discussed. The primary source of resistance lies in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make up of the grain. Phenolic compounds such as ferulic acid and tannins present in some sorghums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pests and pathogens. Grain hardness is a major deterrent to infection and infestation in low tannin grains. The prolamins, the grain storage proteins of sorghum, are organized into protein bodies and provide a physical and a nutritional barrier since they are resistant to digestion by insect and fungal proteases. A plethora of proteins that belong to the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group are distributed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grain. Some of them are located in protein bodies. Notwithstanding, sorghum is still susceptible to insect pests and fungal pathogen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in the grain is paramou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urable resistance against pests and pathogens. The pyramiding of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lines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are two sources of hope for the future protection of sorghum and millets.  相似文献   
37.
荔枝草农用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抑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对27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3g/mL(以干材料计)时,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09%、91.12%、92.59%;荔枝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分别为0.24、0.29、0.12mg/mL;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对几种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浓度为0.2g/mL时,对生菜、反枝苋、黄瓜的抑制率分别为93.65%、92.76%和97.57%。  相似文献   
38.
对翅鳞伞菌丝体的胞内粗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筛选,获得了抗水稻纹枯病菌的翅鳞伞纯化菌丝体蛋白PSPB-2。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PSPB-2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影响,发现PSPB-2会引起A549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PSPB-2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说明菌丝体蛋白PSPB-2具有抗真菌作用的同时又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9.
臭牡丹叶提取液对2种植物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以广泛引发植物病害的松赤枯病菌(Pestalobia funerea)和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ria solani Kuha)为检测菌,对臭牡丹的抗植物病菌活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油菜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从油菜的不同组织内分离内生真菌,研究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从油菜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12株内生真菌,其中2株(WG5和WJ2)对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小麦黄斑叶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而且其发酵滤液经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对病原真菌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结论]油菜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新型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