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1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766篇
林业   973篇
农学   1288篇
基础科学   432篇
  957篇
综合类   7890篇
农作物   1093篇
水产渔业   527篇
畜牧兽医   3611篇
园艺   1190篇
植物保护   306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737篇
  2022年   731篇
  2021年   787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642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905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1043篇
  2011年   1164篇
  2010年   1002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880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为明确水稻不同品种在秸秆还田和灌溉方式互作条件下的表现差异,以9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秸秆全量还田下设置4种灌溉方式,测定水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而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灌溉方式下,9个水稻品种的8个性状指标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瘪粒数,其次是有效穗数、产量、结实率和穗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8个相关性状可简化为3个彼此不相关主成分因子,其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2.81%。基于主成分的综合评价表明:龙稻14、龙稻17、龙香稻2在传统灌溉方式下表现最好,其次是间歇灌溉和控制灌溉I;中龙粳2、龙稻27、中龙粳3、龙稻7、龙稻26、龙稻22在间歇灌溉方式下表现最好,其次是传统灌溉和控制灌溉I。  相似文献   
162.
以贵阳地区栽培的13个非洲菊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冬春季节低温弱光对非洲菊不同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游离脯氨酸、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法对非洲菊不同品种进行耐低温弱光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丙二醛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5个指标可作为非洲菊耐低温弱光性的评价鉴定指标。13个非洲菊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依次为:秋日、娇艳>阳光海岸、大088、白马王子>缤纷>鸿运、红色妖姬>红极星、贵族>玲珑、靓粉、蜜糖。  相似文献   
163.
<正>上期说到,通过5次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发现洁瓷宝确实与盐酸的性质很相似,于是他们得出结论:洁瓷宝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当大家为探究结果高兴的时候,一直没有发言的张强同学疑惑地问到:"稀硫酸不是也具有与盐酸相似的化学性质吗?以上实验中对洁瓷宝的性质的验证也与稀硫酸相似呀!"  相似文献   
164.
杜仲叶为我国特有的经济物种杜仲的干燥叶,属于药食两用试点物质,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针对杜仲叶发酵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对杜仲叶发酵后的成分变化、功能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杜仲叶发酵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5.
The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peat soil, perlite, vermiculite and yellow mud on growth of Gesneriaceae species(Chirita gueilinensis, Sinningia speciosa, Lysionotus pauciflorus, Hemiboea henryi, 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Saintpaulia ionantha). The growth traits of each plant growing in 7 different matrix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The plant height, crown width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each plant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substrate ratio was peat soil∶vermiculite=2∶1for C. gueilinensis, L. pauciflorus and H. henryi; peat soil∶perlite∶vermiculite = 2∶1∶1for S. ionantha; peat soil∶vermiculite∶yellow mud=2∶1∶1 for S. speciosa; peat soil∶perlite∶vermiculite∶yellow mud=2∶1∶1∶1 for A. acuminatus.  相似文献   
166.
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污染物的结构特性、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的三维荧光特性、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7.
选取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经产母羊45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对舍饲绵羊产后0~8周乳中干物质含量、乳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棉羊产后0周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周(P<0.05),1~8周乳中干物质含量和乳蛋白含量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8.
本试验旨在讨论不同浓度的低聚壳聚糖对团头鲂形体指标、肌肉成分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164.80±0.61 g的团头鲂6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25、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57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团头鲂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低聚壳聚糖使团头鲂背肌粗脂肪含量有一定提高(P0.05),对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添加低聚壳聚糖能降低团头鲂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其中50 mg/kg低聚壳聚糖能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含量(P0.05)。各试验组团头鲂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尿素氮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50 mg/kg低聚壳聚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9.
本文在恢复安茶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安茶色泽褐泛黄尚润,汤色橙黄亮,香气尚纯稍陈,滋味尚醇或较纯;安茶氨基酸含量很低,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较低,酯型儿茶素明显高于六堡茶,非酯型儿茶素明显低于六堡茶;其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亚麻酸(10.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12%)、苯乙烯(9.43%)、芳樟醇(9.33%);醇类、酯类、醛类、碳氢类芳香物质较高。说明安茶陈化时间不足,尚未达到理想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70.
石榴果实的糖酸组成及风味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石榴成熟期果实中糖和酸的组成,并对其味感值和糖酸组分与果实风味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榴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最高,分别占总糖含量的43.84%~48.36%和49.18%~50.67%。4个品种中,"玉石籽"的总糖含量最高,"白皮"的最低。石榴果实中主要有机酸是奎宁酸、琥珀酸、草酸、L-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和D-苹果酸,其中"玛瑙籽"的总酸含量最高,"青皮"的最低。石榴果实中果糖的味感值最大、其次是葡萄糖;味感值最大的酸是奎宁酸,其次为柠檬酸。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石榴果实的糖酸比与甜味/酸味比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品种间糖酸比(甜味/酸味比值)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有机酸的含量,与糖含量无关。综合其风味特点,"青皮"和"玉石籽"是甜味较浓的品种,"白皮"和"玛瑙籽"则是酸味较浓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