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1.
我科于1994年3月~1998年5月期间收治大面积脑梗塞患者54例,经采用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4例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52.7±1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h以内16例(29.6%),6~24h28例(51.9%),25~72h10例(18.5%)。住院时间7~90d,平均31d。1.2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突然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检查发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并经头部CT和(或)MRI证实有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对应的缺血性病灶。其病灶脑梗塞面积均≥20cm2,梗塞直径≥4.6cm。其中大脑中动脉梗塞39例,大脑前动脉…  相似文献   
12.
体温与急性脑梗死临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温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分析1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体温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灶大小、梗塞部位及急性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体温升高组最初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灶大小及预后与体温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体温升高组的梗塞部们以脑叶居多。结论:体温升高可能加重脑缺血损害。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能否及时诊断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关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RI与CT像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以大宗病例行MRI与CT的对比研究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对27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成像(MRI)与CT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278例均为1996年7月~1999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男225例,女53例;年龄60~84岁,平均68岁。228例均有脑梗死病史,主要症状为偏瘫139例,TIA76例,意识障碍39例,假性球麻痹22例,语言障碍21例,智能障碍20例。1.2 仪器与方法用MRI(…  相似文献   
14.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陈小江,梁学标,张俊徽,巫志明,庞良英(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湛江524001)近年来,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国内已有报道,为积累经验和资料,现将我们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5例作一报道。1材料...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LMWH注射液治疗,每次0.4mL,每日两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为40000)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500 mL,静脉滴注,2h内滴完,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滞度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及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镇恒 《茶报》2004,(3):17-18
自古以来“医食同源”之说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与疾病预防的关系。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现代病”的死亡率高居不下,现代医学尚无法有效遏制这些疾病,这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疾病预防研究。众所周知,日本是仅次于中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脑的深部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所致脑深部小软化灶。CT上其最大直径一般不超过20mm。随着CT的临床应用,腔隙性脑梗塞已成为脑血管疾病急诊就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收集自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间来急诊科就诊并经CT证实的胜队性脑梗塞病人126例。将其临床表现和CT特点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男76例,女50例,年龄30~81岁,平均59.3岁,其中50岁以下19例,50~60岁32例,60~70岁47例,70~81岁28例。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82例,高血脂病史50例,糖尿病史周例,缺血性心脏病史16例。1·2临床…  相似文献   
18.
60岁以上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以脑梗塞的患病率最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上升[1]。为掌握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护理特点,降低病残率和致死率,1994年~1996年我们按拟定的方案对69例作了护理,现将体会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无力4h,伴头痛、恶心。于2011-03-22日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患者清醒发病,突发站立不稳,左侧肢体发软无力,并伴有头痛、恶心,无呕吐。立即就  相似文献   
20.
速避凝对心肺复苏后早期脑复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速避凝对心肺复苏术后早期脑复苏的疗效。方法:对心肺复苏成功的32例脑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实验组(加用速避凝治疗组),观察各组复苏前后临床神经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含量(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5天与复苏即刻比较,实验组临床神经综合评分及血浆SOD含量明显提高(P〈0.05),血液粘度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