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19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腺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酵母水解物添加量分别为0%、1%、3%和5%,配制4种等氮等脂(42.5%粗蛋白和8.5%粗脂肪)的实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1.86±0.02)g的凡纳滨对虾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酵母水解物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该组饲料系数(FCR)最低(P0.05)。对虾全虾粗蛋白含量随饲料中酵母水解物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5%酵母水解物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5%的酵母水解物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P0.05)。各处理组肝胰腺淀粉酶活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3%酵母水解物添加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酵母水解物添加组的对虾肠道皱襞高度和皱襞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5%添加组的微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5%的酵母水解物能有效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消化吸收以及改善肠道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抗纤灵Ⅰ方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探讨抗纤灵Ⅰ方干预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可能分子机制,为抗纤灵Ⅰ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贴片感染昆明小鼠,建立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用吡喹酮药物连续杀虫治疗后分为抗纤灵Ⅰ方低、中、高剂量组,抗纤灵Ⅰ方的丹参加味方低、中、高剂量组,秋水仙素治疗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对照组和未做任何处理的模型对照9组。以未感染血吸虫的正常小鼠为肝纤维化阴性对照组。各实验组连续灌胃治疗8周,收集各组小鼠肝脏,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病理改变,测量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平均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内胶原蛋白Ⅰ、Ⅲ、MMP-1蛋白酶以及TIMP-1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间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抗纤灵Ⅰ方及其丹参加味方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肝组织虫卵肉芽肿面积(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灵Ⅰ方及其丹参加味方中、高剂量组干预后小鼠肝组织内的胶原Ⅰ、Ⅲ蛋白以及TIMP-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MMP-1蛋白酶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抗纤灵Ⅰ方与丹参加味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纤灵Ⅰ方及其丹参加味方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但两者在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参未能增强抗纤灵Ⅰ方的干预肝纤维化效果;抗纤灵Ⅰ方的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组织内胶原蛋白Ⅰ、Ⅲ和TIMP-1蛋白的表达,增加MMP-1蛋白酶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3.
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制备及其应用于溶藻弧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因库中获取溶藻弧菌的胶原蛋白酶基因序列和外膜蛋白基因序列,根据基因的保守性用DNAStar分别设计2对引物,分别对溶藻弧菌基因组进行PCR扩增,用地高辛标记扩增的特异DNA片段以制备探针.分别用胶原蛋白酶DNA探针和外膜蛋白DNA探针对实验室保种的溶藻弧菌以及鱼排分离的溶藻弧菌进行斑点杂交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胶原蛋白酶基因探针与保种的溶藻弧菌以及鱼排分离的溶藻弧菌DNA产生较强的阳性反应,而与霍乱弧菌、哈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DNA等均无反应,表明该胶原蛋白酶DNA探针的特异性较强;而外膜蛋白基因探针与保种的溶藻弧菌以及鱼排分离的溶藻弧菌DNA产生较强的阳性反应,但与哈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DNA也出现了较强的阳性反应,与霍乱弧菌DNA则无反应,表明该外膜蛋白DNA探针的特异性较低.说明所构建的溶藻弧菌胶原蛋白酶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简便易行,可应用于溶藻弧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4.
霞水母胶原蛋白活性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超  汤鲁宏  陈伟  王琪  林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57-3558
[目的]为霞水母胶原蛋白活性肽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探明霞水母胶原蛋白肽急性毒性反应的基础上,分别以25、50、100mg/kg的剂量给小鼠连续灌胃30d,然后进行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迟发型超敏反应、血清溶血素的测定。[结果]霞水母胶原蛋白肽为实际无毒性或低毒性物质;试验组的3项免疫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结论]霞水母胶原蛋白活性肽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的工艺条件及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木瓜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的最适工艺条件,采用Sephadex G-25凝胶色谱分离酶水解物,通过测定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了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核桃蛋白木瓜蛋白酶水解的最优奈件是温度55℃,底物浓度4%,酶浓度60000U/g,pH值8.0;在水解度达到38.4%时,其酶解产物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分别为22.5%和46.4%。采用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对水解度38.4%的酶水解物进行分离得到了A、B、C和D4个肽片段,其中肽片段c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大。[结论]核桃蛋白木瓜蛋白酶水解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6.
以秘鲁鱿鱼耳为研究对象,研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在不同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脱皮效果。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在酶添加量为0.22%~0.27%,反应时间为10~20 min,反应温度为50~55 ℃,中性蛋白酶在酶添加量为0.20%左右,反应时间为10~15 min,反应温度为50 ℃左右时,具有较好脱皮效果。正交试验对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脱皮效果进行优化,并考察酶处理对鱿鱼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优脱皮工艺分别是木瓜蛋白酶浓度为0.23%,处理时间为12 min,处理温度为52.5 ℃;中性蛋白酶浓度0.18%,处理时间10 min,处理温度47 ℃。中性蛋白酶较木瓜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脱皮效果。  相似文献   
77.
交联方法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海绵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交联方法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海绵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以草鱼鱼皮为原料,提取、纯化胶原蛋白并制备胶原海绵材料.在此基础上,分别用紫外交联、热交联、戊二醛交联以及EDC/NHS交联方法处理胶原海绵,通过测定材料的交联度、热变性温度、拉伸强度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交联效果.结果发现,提取所得的草鱼皮胶原蛋白为典型的Ⅰ型胶原;经不同方法交联处理后,海绵材料交联度依次为戊二醛(72.0%) >EDC/NHS(32.5%)>热交联(29.9%)>紫外交联(15.6%);与对照胶原材料相比,戊二醛处理后,胶原材料的热变性峰值温度(67.4℃)、最大拉伸强度(125.6 kPa)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均有显著提升(P<0.05);EDC/NHS处理后,胶原材料的热变性焓显著提升(6.86 J/g),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98.6 kPa)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也得到适度增加(P<0.05).紫外交联和热交联对草鱼皮胶原材料性能的改善作用比较有限,并可能导致胶原分子的部分变性.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戊二醛处理可导致草鱼皮胶原三螺旋分子内产生新的共价键交联从而使材料性能改善,而EDC/NHS处理主要导致胶原分子间产生新的氢键交联并可提高胶原材料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戊二醛和EDC/NHS交联能有效提高胶原海绵材料的性能,而热交联和紫外交联对材料性能的改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78.
李华 《淡水渔业》2013,(2):71-74
为了开发和利用大鲵皮胶原蛋白,在低温4℃条件下使用酶解工艺提取养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并研究了其组成和部分生化性质。结果表明:大鲵皮羟脯氨酸含量为22.3 mg/g,胶原蛋白提取率为26.7%(湿重),其中水分、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75%、0.62%、0.38%和92.10%,含有成人六种必需氨基酸和儿童必需氨基酸两种,亚氨基酸含量为171残基/1 000残基数,脯氨酸羟基化比例为51.5%。紫外吸收显示大鲵皮胶原蛋白的强吸收峰在230 nm附近,根据SDS-PAGE分析,含有两种不同的α链(α1和α2),初步确认提取得到的大鲵皮胶原蛋白是Ⅰ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79.
综述了水解胶原蛋白的来源、生理功能以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80.
柠檬酸法鱼鳞脱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对罗非鱼鱼鳞进行脱钙研究,考察了柠檬酸浓度、料液比、温度和脱钙时间等因素对脱钙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用柠檬酸脱除罗非鱼鱼鳞中羟基磷酸钙等无机盐的最佳工艺条件:脱钙温度为室温、柠檬酸浓度8%、料液比1∶17和脱钙时间3.5h,该条件下鱼鳞的脱钙率达到96.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