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3篇
  24篇
综合类   81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86篇
畜牧兽医   165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羊肝脏胆管的肝片吸虫(fascioliasis hepatica)引起的疾病。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引起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伴发中毒和营养障碍,表现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等临床症状,特别是15 kg以下的山羊可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旨在对临床上发现的1例肉鸡肝黑色素瘤进行病理学诊断。1羽25日龄AA肉鸡精神沉郁、极度消瘦,剖检发现其整个肝呈黑色。HE染色结果显示,病变肝内遍布大小不一、细胞核深染、细胞质内有大量黑色素颗粒沉积的异常细胞团。黑色素瘤诊断标志蛋白SOX 10和HMB-45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结合病理学检测和免疫组化结果,判定该病鸡肝患有恶性黑色素瘤。试验对病变肝进行胆色素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均呈阴性,提示病变肝并非由胆红素或含铁血黄素淤积所致。综上表明,此例病鸡患有严重的肝恶性黑色素瘤,试验结果对禽类黑色素瘤的诊断与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旨在探究产蛋各期番鸭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肝脂肪酸组成,为番鸭肝脂质代谢应答产蛋提供机理研究。本研究选取开产前22周龄、产蛋初期30周龄、产蛋中期40周龄和产蛋末期60周龄母番鸭各15羽,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学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肝AMPK通路基因表达,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产蛋各期肝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在40周龄显著高于22、30和60周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30和40周龄显著低于22和60周龄(P<0.05)。肝HE和油红O染色切片显示,肝在22周龄呈实质状,至产蛋40和60周龄,肝脂滴沉积明显(P<0.05)。AMPKα1在22、30、40和60周龄呈本底低水平表达,并显著低于产蛋各期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量(P<0.05),FAS在22、40和60周龄均呈高水平表达(P<0.05);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c)在40周龄表达量显著高于22和30周龄(P<0.05)。肝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由C16∶0、C18∶0、C18∶1和C20∶2 n-6构成,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16%、30%和9%。C14∶0和C16∶0含量在40周龄显著高于22周龄(P<0.05);C24∶0、C20∶2 n-6和PUFA含量在60周龄显著高于22和40周龄(P<0.05)。综上,番鸭产蛋期肝通过上调FAS等脂质合成基因表达,合成大量长链脂肪酸,沉积于肝,并增加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4.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动物肝脏、胆管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动物死亡,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对就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5.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继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病症,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地带。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观察灯盏花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和灯盏花素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_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两次,连续8周。留取肝左叶行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TGF-β1和Smad3的表达,然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和TGF-β1和Smad3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和Smad3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和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可显著减少TGF-β1和Smad3的表达(P0.05),而且肝纤维化减轻。表明灯盏花素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7.
随着集约化生产、养殖环境恶化,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成为了当前制约对虾养殖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亲虾、虾苗、成虾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虾的肝胰腺进行初步富集后,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样品中pirAVP和pirBVP毒素基因;对虾苗AHPND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116份样品中检测到亲虾AHPND阳性3份,虾苗AHPND阳性7份,成虾AHPND阳性9份;从虾苗AHPND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弧菌,经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副溶血性弧菌聚为一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等11种抗菌药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对阿米卡星中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凡纳滨对虾浸染1.8×108 CFU/mL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对虾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萎缩、变性、坏死等特征。本试验进一步掌握目前粤西地区不同生长时期凡纳滨对虾中AHPND的流行病学数据和...  相似文献   
78.
狗肝菜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 (Linn.)Nees]中的挥发性成分,然后用GC-MS联用仪分离出67种化合物,并对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79.
近日,笔者接到辖区内一绵羊养殖户的反应,说自己饲养的125只绵羊出现发热、贫血消瘦、营养障碍等症状,有的孕羊早产、流产和产死胎,找人诊治后无效,找到笔者时,125只羊已发病28只,死亡6只,5只羊出现流产。笔者结合畜主的饲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肝片吸虫的特性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感染肝片吸虫的病牛羊共76例,行针对性治疗,分析疗效。结果:病牛羊经阿苯达唑治疗后,病牛治疗总有效率达93.8%,病羊为96.7%,治疗效率均良好。结论:肝片吸虫病是具有高感染率及高发病率的寄生虫病,严重可致牛羊死亡,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肝片吸虫病预防及治疗对保证牛羊生存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