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林业   80篇
农学   651篇
基础科学   12篇
  98篇
综合类   1084篇
农作物   368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由真菌病原S.sclerotiorum引起的白霉病是影响世界四季豆生产的主要病害,它也是一种最难防治的病害。育种学家正致力于培育抗性品种,作为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之一。菜豆中有少量新的白霉病抗性资源,而且培育出了几个抗性较好的干菜豆和四季豆品系。这种部分抗性包括生理和避病两种机制,属于数量遗传性状,遗传力低到中等。  相似文献   
122.
强旱生灌木——霸王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m SMaxim)是一种生长在青海、新疆、宁夏、甘肃、内蒙等干旱地区的强旱生野生灌木树种,根系发达,具有非常强的耐旱特性,是西北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23.
 :以中国华南地区曾普遍使用的抗瘟性水稻材料外选35和广东最早的优质食味好的品种七丝占为亲本材料,建立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暨农业部水稻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分离的广东稻区稻瘟菌ZC-13和ZC-15两个小种进行单小种接种鉴定抗瘟性,利用QTLmapper 2.0进行抗瘟性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个QTL,均位于第12号染色体的RM117-RM179区间。对由外选35育成的7个抗性品种进行检测分析,所选的品种该区段均来源于外选35,初步验证该区段可能含抗稻瘟病位点。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本文对标记辅助选择的原理,常用的数学模型,标记辅助导入的方法,及其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因素,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且对其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7.
李涛  刘磊  郑峥  杜永臣  李君明 《园艺学报》2015,42(6):1077-1084
目前已明确番茄抗晚疫病R基因表现明显的株龄相关抗性(Age-related Resistance,ARR),但抗晚疫病QTL的抗性规律尚不明确。以携带抗晚疫病基因Ph-3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CLN2037B’和野生种醋栗番茄(S.pimpinellifolium)‘L3708’以及易感病材料栽培种番茄(S.lycopersicum)‘LA2818’为对照,对含有抗晚疫病QTL的多毛番茄(S.habrochaites)‘LA2099’、‘LA1033’和‘LA1777’是否也存在株龄相关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携带抗晚疫病QTL的3个材料的6叶期和9叶期植株病情级数均比3叶期明显降低,表明QTL抗性与株龄相关。利用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素合成或缺失的突变体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初步明确了乙烯和水杨酸参与6叶期Ph-3基因介导的对晚疫病的抗性,而茉莉酸不参与。  相似文献   
128.
戚飞  刘冠  李景富 《北方园艺》2015,(5):109-113
以番茄高酸品种"12680"为母本,低酸品种"1257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含有260个单株的F2代群体为试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量果实的总酸含量,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研究番茄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遗传规律并找到与有机酸含量相关的QTL位点。结果表明:在256对AFLP引物和185对SSR引物中获得多态性良好的AFLP引物24对,SSR引物17对;构建连锁图谱,该图谱包括6个连锁群,共42个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1 358.93cM,检测LOD值大于2.5的标记2个,贡献率分别为20.27%、10.98%,均分布在第2连锁群上。其中Ta1为负向加性效应,Ta2为正向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9.
以丰产性好、抗旱力强的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山西农家品种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为父本杂交衍生的447个RIL作为供试群体。将亲本及447个家系分别于2011、2012和2013年采用随机试验种植,按照标准测量叶长、叶宽和叶柄长3个性状,并于2012年8月1日和8月8日和2013年8月2日和8月9日各测量1次叶绿素含量。采用QTLNETwork 2.0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对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和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叶长受2对加性-加性×加性上位性混合主基因控制,叶宽受3对等效主基因控制,叶柄长受4对加性-加性×加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叶绿素含量受4对加性主基因控制;检测到10个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A1、A2、C2、H_1、L和O染色体。其中2个叶长QTL分别位于C2和L染色体,是2对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QTL;3个叶宽加性与环境互作QTL分别位于A2、C2和O染色体;2个叶柄长QTL分别位于L和O染色体;3个叶绿素含量QTL分别位于A1、C2和H_1染色体。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较复杂,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是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的重要遗传基础。建议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一方面要考虑起主要作用的QTL,另一方面要注重上位性QTL的影响,这对于性状的遗传和稳定表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0.
陆地棉抗黄萎病、纤维品质和产量等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一个高抗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系5026和一个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李8为材料,构建一个RIL群体.用5 300对SSR引物筛选亲本多态,获得115个多态位点并进行标记间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包括20个连锁群全长560.1 cM的陆地棉品种间分子标记遗传图谱.RIL家系分两份:一份种于病圃,在苗期和成株期分别考查各家系的发病情况;一份种于大田,调查各家系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抗病、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QTL定位:在苗期检测到了3个抗病QTL,成株期检测到了1个抗病QTL,解释的变异系数范围是7.4%~11.8%;检测到2个纤维长度、2个纤维强度、1个纤维细度、1个整齐度、1个短纤维指数和2个纤维伸长率等9个与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QTL,解释的变异范围是6.7%~15.7%;检测到了2个皮棉产量、1个籽棉产量、2个单株果枝数、1个单株铃数、2个铃重、1个籽指、1个衣分和1个衣指等11个产量构成因素的QTL,解释的变异方差范围是4.1%~10.6%,这些结果为棉花抗病育种同时兼顾产量和品质育种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