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1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775篇
林业   653篇
农学   677篇
基础科学   840篇
  797篇
综合类   6258篇
农作物   523篇
水产渔业   1133篇
畜牧兽医   6005篇
园艺   564篇
植物保护   583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959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1242篇
  2011年   1259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127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663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386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花朵在花蕾期、半开放期、盛开期及凋落期4个开花期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研究了鹿角杜鹃花香成分的种类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鹿角杜鹃花朵开放的4个时期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种类在开花过程中呈升高...  相似文献   
992.
干法厌氧发酵是提高农业农村废弃物处理效率及资源高效循环的重要技术之一。先前围绕该技术产甲烷效率低、传质传热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微好氧同步预升温干发酵技术,设计了配套装备,开展了小试和中试试验,产甲烷效率得到改善。为进一步提高放大装备的实际应用质量,在对发酵装置密封、进出料、喷淋循环系统等关键部件优化的基础上,探明了最优曝气量及实际应用中微好氧预升温阶段物质转化特性,揭示了微生物生态网络关系,评价了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对关键部件的优化显著提升装备运行稳定性,微好氧同步预升温阶段最优曝气量为10 L/min,容积产气率达到1.20 m3/(m3·d)。物料在第40小时升温至42℃,曝气组各层物料温度较未曝气组均提高45.54%、32.46%和52.06%。同步预升温促进了物料各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提高了酸化效率,有机酸质量浓度分别提高59.83%、50.69%和20.85%,物料产气潜力提高34.9%。探明了微生物网络关系以及与发酵环境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微好氧预升温阶段具有协同作用的功能微生物SBR1031、Synergistale...  相似文献   
993.
多功能饲草揉丝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容易堵塞以及抛扔距离不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与机内物料-气流耦合运动特性有关。为了探究揉丝机内物料与气流耦合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以及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耦合方法,建立物料揉丝过程中气流与散碎物料耦合作用模型,并对物料与气流之间的耦合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气流速度测试与物料抛扔距离试验验证耦合模型与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出料口4个测点的气流速度仿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在8.1%以内;额定转速范围内3种转速下物料平均抛扔距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物料-气流耦合模型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饲草物料破碎后沿着揉碎室内壁面做环流运动,并沿着出料管远离进料口一侧被抛出机外。揉丝机稳定运转后室内颗粒运动的最大速度始终在某一平均速度上下波动,速度均值体现了物料颗粒在锤片打击力作用下获得动能的大小。颗粒物料获得动能越大,装置越不易堵塞,物料的平均抛扔距离越远。研究结果可为揉丝机内物料-气流耦合运动特性优化、避免...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式对罗非鱼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罗非鱼片加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经超声波辅助聚葡萄糖渗透热泵干燥(UAPOHPD)、热泵干燥(HPD)、超声波辅助聚葡萄糖渗透真空冷冻-热泵联合干燥(UAPOVFHPCD)和真空冷冻干燥...  相似文献   
995.
996.
乔洁  毕利东  张卫建  沈仁芳  张斌  胡锋  刘艳丽 《土壤》2007,39(5):772-776
利用化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化肥不仅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而且导致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异.其中,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和2倍NPK配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NPK均衡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影响小于非均衡施肥的处理(NP、NK、N、P、K),适当增施K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中真菌的比例.  相似文献   
997.
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2  
唐玉姝  魏朝富  颜廷梅  杨林章  慈恩 《土壤》2007,39(2):157-163
本文对近年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等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组分和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被认为是最敏感的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微生物生物量代表参与调控土壤中能量和养分循环及有机物质转化所对应微生物的数量,但须结合多样性研究以弥补其无法反映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区系变化的缺陷;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动态反映土壤中生物类群的多变性和土壤质量在微生物数量和功能上的差异;土壤微生物活性体现在土壤微生物商、微生物呼吸和代谢商等方面,应考虑生物量大小与微生物种群活性间的相关关系以反映微生物种群内的差异。土壤酶活性具有极高时效性,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反映出土壤质量的变化。土壤动物通常以种类的组成和数量,土壤动物区系的相对丰度、多样性或活性作为评价土壤生物质量的敏感指标。与土壤理化指标相比,土壤生物学指标更能对土壤质量的变化做出灵敏迅速的响应,因而被广泛地用于评价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精液在冷冻保存过程中易受氧化应激的影响,从而导致精液品质下降,丝胶蛋白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抑制由自由基产生的脂质过氧化。为研究精液稀释液中添加丝胶蛋白对牛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采集4头公牛精液,将其分成5等份,在Optidyl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丝胶蛋白(0,0.25%,0.5%,1.0%,2.0%),精液稀释后冷冻保存,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检测解冻后精子的活力及运动参数,低渗肿胀试验检测质膜完整率,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顶体完整率,分光光度计检测精浆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稀释液中添加0.5%的丝胶蛋白可显著提高解冻后牛精子的活力、运动参数、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及SOD含量,并显著降低ROS和MDA水平(P<0.05)。这表明在Optidyl稀释液中添加0.5%的丝胶蛋白可保护牛精子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有效提高冷冻后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999.
和丰香雅丝是广西中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宁市利中惠农作物研究所以和鑫5号为母本、泰丰丝苗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籼型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综合抗性强、易栽培等特点。于2021年6月通过广西审定,适宜在桂南和桂中及气候相似的华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0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农村产业与农村的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农村产城融合评价模型,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广西7家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产城融合度。结果表明:6家示范园产城融合度已达到较高水平,1家示范园产城融合度处于中等水平;产业链、绿色GDP以及农业产值增量3个指标对农村产城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产城融合度等级较高的示范园示范带动效应明显。最后,提出了农村产城融合规划策略,并首次提出了村域尺度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乡村田园微城市"的规划构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