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7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669篇
林业   532篇
农学   830篇
基础科学   103篇
  1406篇
综合类   4809篇
农作物   536篇
水产渔业   418篇
畜牧兽医   1698篇
园艺   626篇
植物保护   336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79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689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运用切顶处理和低温贮藏,研究绿竹笋采后生理变化和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绿竹笋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不去壳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其PAL活性最小,为10.932 4u/g·h;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去壳的处理在1~20d内的POD活性一致保持在较低水平(28.4912~32.2836u/g·min),能较好地抑制POD活性的变化;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不去壳和去壳两个处理对对PPO活性的抑制好于其它处理,蛋白质和感官变化基本一直;从笋生长点以下2cm处切除,不去壳的处理贮藏20d时的可食率最高,为59.94%。  相似文献   
103.
以磷酸法制备的不定型竹活性炭为原料,分析其脱除六价铬的过程,探讨吸附时间、温度、浓度和p H值对竹活性炭除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和温度的增大,竹活性炭对K2Cr2O7溶液的吸附量不断上升;溶液起始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活性炭对六价铬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的增大,且吸附速率与起始浓度成线性关系,速率方程为r=0.07835c-0.805。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4种柱花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参与氮代谢的蛋白酶、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柱花草种子萌发的深入而不断上升,在种子即将露白胚根突破种皮的时候蛋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胚芽的生长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中热研2号柱花草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他3种;肽酶活性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硝酸还原酶呈S型变化。了解柱花草种子萌发期各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柱花草种子萌发时贮藏物质的动员和代谢机理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探讨不同苗龄对成苗期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洛阳烟区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苗龄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烟苗的生物学性状、干物质积累、根系发育及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当烟苗苗龄达到60~70 d时,烟苗株高适宜、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外观上达到了壮苗标准,在此时期烟苗根系活力旺盛,氮代谢水平较高,抗逆性较强,说明当苗龄达到60~70 d时是洛阳烟区云烟87烟苗适宜的移栽时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对比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去除与保留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特征,探讨林下植被管理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对8块样地进行林下植被保留(UP)和林下植被去除(UR)2种处理,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和5种水解酶活性,计算土壤养分-酶化学计量比,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结果]林下植被去除显著降低土壤腐殖质层、0~5 cm、5~10 cm土层的含水量(SWC)、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养分含量,也抑制了0~5、5~10 cm土层的半纤维素酶(CB)和亮氨酸基肽酶(LAP)活性,林下植被去除与保留均对酸性磷酸酶(AP)活性影响不显著。5种土壤水解酶活性以及化学计量比与SWC、SOC、TN、TP、有效氮和养分化学计量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土壤的C、N、P水解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ln(BG+CB)/ln(NAG+LAP)、ln(BG+CB)/ln(AP)和ln (NAG+LAP)/ln(AP)分别与土壤C/N、C/P和N/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林下植被去除降低了土壤水分、全量养分、有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CB、LAP),且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与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些指标可能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8.
碱性木聚糖酶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为筛选出高产碱性木聚糖酶的菌株,采用刚果红显色法,从山西省晋城市植物园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碱性木聚糖酶产生菌株YH158,通过形态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经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及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产酶培养基配方:麸皮5.0%、黄豆粕0.7%、硫酸锰0.1%。最佳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 H 8.0,转速180 r/min,37℃发酵36 h,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最终得到发酵液酶活为28.18 IU/m L。该菌产生的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碱性适应性,水解产物富含2~5个木糖分子的低聚木糖,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植物-土壤反馈试验,研究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黄瓜植株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土壤微生物处理;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及总叶面积,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综上,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均产生正反馈作用,并且轮作土壤微生物的正反馈作用大于连作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0.
丽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能以预蛹进行兼性滞育越冬,该属性对延长丽草蛉的产品货架期、增加产品储备量及促进产品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测定了丽草蛉非滞育预蛹(1日龄)和滞育预蛹(1日龄、7日龄)体内的总蛋白质、脂类、糖类及醇类等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以及脂肪酶、海藻糖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关键酶的活性变化,比较了非滞育和滞育丽草蛉预蛹体内重要生化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滞育和非滞育丽草蛉的生理生化特征显著不同,滞育预蛹显著积累蛋白质、脂类、甘油三酯、糖原等能源物质以及甘油、海藻糖等低温保护物质,并且滞育个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显著增强,这些生理生化变化有助于提高丽草蛉的抗逆性,满足滞育维持期及滞育解除后恢复发育的能量需求,保证滞育个体的发育和存活。结果为解析丽草蛉滞育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