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114篇
  92篇
综合类   1053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555篇
园艺   256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柠檬酸提取法和碱提取法从海带中提取多糖组分,以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OH)为衡量抗氧化活性指标,比较这两种提取方法得到海带粗多糖产率和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提取法和碱提取法的提取率分别为15.92%和6.05%,所提取的海带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柠檬酸提取法抗氧化活性更高。 [关键词] 柠檬酸提取法|碱提取法|海带多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对广西巴马小型猪成肌细胞决定基因1(myoblast-determining 1,MyoD1)进行克隆分析,并构建Myo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yoD1,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骨骼肌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以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肝脏组织为材料,应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编码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经过PCR和双酶切验证,通过脂质体转染,将重组质粒转染C2C12细胞,在细胞水平验证了该载体的正确性。结果显示,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编码区序列长960 bp,编码31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与猪、牛、水牛、绵羊、马、人、小家鼠、褐家鼠、家犬的同源性依次为99.7%、92.8%、92.9%、92.6%、91.5%、82.9%、82.9%、82.0%和90.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MyoD1蛋白为膜外蛋白,在第4-116位氨基酸处存在1个MyoD家族标志性的MyoD结构域,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猪和人的MyoD1蛋白高级结构比较发现其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本研究构建的广西巴马小型猪MyoD1基因表达载体pEGFP-N1-MyoD1,转染C2C12细胞后产生绿色荧光信号,表明MyoD1基因在C2C12细胞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3.
桃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果树,营养丰富,适应力强,栽培范围广泛.近年来,由于品种结构不良、栽培管理技术滞后、树龄老化等问题,桃病害发生严重,直接影响桃果的产量和质量,日益成为桃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该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报道的回顾,对桃流胶病、疮痂病、褐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细菌性穿孔病6种常见病害的病原菌、病害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归纳,对桃病害研究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桃病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共享农机技术可行性研究——以圆捆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享经济模式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以共享农机为媒介的经济合作形式发展迅速,其运行过程中,远程监控技术不可或缺。以圆捆机为例,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圆捆机作业过程远程监控系统,传感器采集圆捆机动静器件状态,PLC输出相应动作并将圆捆机状态信息传送至网络模块,完成现场端与远程端信息交互,GPS模块采集位置信息,实现圆捆机作业状态远程监控、位置定位、画面监控、远程熄火、故障报警、工作量云存储等。经试验,数据实时高效传输,系统稳定运行,以期为共享农机模式中远程监控环节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施氮对‘青引1号’燕麦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氮处理,探讨氮肥处理下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规律,以了解燕麦生物分配格局对氮肥响应机制,为燕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了‘青引1号’燕麦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在施氮75 kg/hm~2时茎、叶、穗、根和总生物量积累最高,分别达到1332.97、375.53、587.52、205.20、2501.22 g/m2;茎、叶、穗和根分配分别在30、60~90、90~120、0~60 kg/hm~2施氮处理下较高。‘青引1号’燕麦随生育期推进,总生物量、茎、根生物量呈先慢后快的增长变化,叶生物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穗生物量呈持续增加的变化。乳熟期生物量分配模式表现为茎穗叶根;茎、叶、穗和根生物量间均呈异速生长关系,茎、穗生物量的积累高于根,而叶生物量的积累则低于根。各器官在不施肥状态下的形态可塑性高于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处理后苹果灰霉病发生情况及与抗病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明SA对苹果灰霉病的抗性诱导机理,为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150mg/L水杨酸(SA)浸泡苹果果实20min,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20℃下放置2d后接种灰霉病菌灰葡萄孢,接种后1~9d,调查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及总酚、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采后SA处理可有效降低接种后苹果灰霉病的发病率,尤其在接种前期(1~3d)效果显著(P0.05),并可显著抑制病斑直径扩展。同时,SA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果肉组织中防御酶POD、PPO、PAL及抗病相关蛋白CHI和GLU活性,诱导抗病物质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与积累,减少MDA的生成,从而有效抑制苹果采后灰霉病发生。【结论】SA通过促进防御酶活性、抗病相关蛋白活性升高,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抗病物质含量,从而增强苹果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省灵宝市现代林业发展现状,接着提出了播种造林法、苗木造林法以及分殖造林法等几种常见的现代林业造林方法,最后提出了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包括强化建设种苗基地,注重营林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了CTAB-trion法、磁珠法、裂解法、浸提法等4种制样方法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柑桔黄龙病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trion法和磁珠法提取的核酸质量最好,其OD_(260)/OD_(280)值在1.8~2.0之间,满足LAMP扩增要求,但操作步骤繁琐、成本较高,且CTAB-trion法需使用苯酚和氯仿等有害试剂;裂解法提取的核酸质量虽不高,但可满足LAMP扩增,同时其操作简便,成本低、耗时少,相对环保;浸提法提取的核酸无法满足LAMP扩增要求。裂解法是柑桔黄龙病LAMP检测的最佳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9.
章古台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根据它的气候和特有的立地条件,选择一些适合它的树种,采用相应的造林措施,以保证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对磷素响应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分析施磷后小麦群体发育状况、物质生产特性、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变化,探讨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7698、郑麦0856和郑麦0943)对磷素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施磷可促进郑麦0856分蘖,增加其成穗数。施磷还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优质小麦品种生育前期同化物积累量、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以郑麦0856增幅最大,其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主要归因于成穗数的增加;磷素吸收效率于施磷条件下最高,郑麦0856的磷素农学利用率也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说明郑麦0856对磷素较为敏感。郑麦7698不施磷条件下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和经济系数均最高;其产量及各构成因子、磷素利用效率、磷素收获指数和磷肥生产效率无论是施磷还是不施磷条件下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初步认定其具有磷高效利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