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1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林业   480篇
农学   598篇
基础科学   140篇
  400篇
综合类   3198篇
农作物   414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1021篇
园艺   336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本试验中旨在比较PRKAG3基因在不同品种猪不同生长阶段骨骼肌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PRKAG3基因与肉质的关系。挑选15 kg左右的汉普夏阉公猪17头和长撒阉公猪16头,饲喂相同饲粮,当体重分别达到20和50 kg时,2个品种的猪分别屠宰5头,体重达到100 kg时分别屠宰7和6头。各生长阶段屠宰后均测定骨骼肌pH、肌糖原含量以及PRKAG3基因表达量,且在100 kg阶段屠宰后同时测定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长阶段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汉普夏猪,特别是在100 kg阶段,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是汉普夏猪的6.81倍(P0.05)。长撒猪与汉普夏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汉普夏猪不同生长阶段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长撒猪PRKAG3基因的表达量在100 kg阶段时显著高于20和50 kg阶段时(P0.05)。2)汉普夏猪和长撒猪的肉质存在差异。汉普夏猪的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显著高于长撒猪(P0.05),而熟肉率、黄度(b)值极显著低于长撒猪(P0.01),剪切力和pH2(屠宰后24 h的pH)显著低于长撒猪(P0.05)。与长撒猪相比,汉普夏猪具有较高的肌糖原含量(P0.05)。3)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与肉质的相关性存在品种效应。汉普夏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表达量与滴水损失呈正相关,与熟肉率呈负相关,与pH2呈显著负相关(P0.05)。长撒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表达量与滴水损失和失水率呈正相关,与pH2呈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具有品种和生长阶段表达差异;猪骨骼肌中PRKAG3基因的表达量与肉质性状相关,特别是与pH2,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2.
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影响的分析及适宜配种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AS(9.1)软件的方差分析程序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湖北省某种猪场1028头大约克母猪和596头杜洛克母猪共4255窝产仔数据,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从不同配种月份、不同产仔月份来分析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11、12、1月这3个月份配种的母猪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处于较高水平;在3、4、5月这3个月产仔情况比其他月份更理想;2)比较两个品种母猪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性能发现,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更容易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3)比较不同胎次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信息: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第3、4、5胎时的抗热应激能力最强,第1、2胎最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4)将不同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和不同产仔月份的平均温度与两品种母猪的产仔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与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平均产活仔数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一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9.57—0.01347x和y=9.25-0.02045x,当平均温度每升高1℃,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下降0.01347头和0.02045头。故在高温环境中养猪,对配种和产仔安排计划建议如下:1)生产中尽量将配种安排在11、12、1月份等温度低的季节,特别是针对第1、2胎的母猪;2)将母猪的产仔日期安排在3、4、5月等几个月份;3)对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妊娠后期母猪、分娩母猪和公猪应给予更严格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93.
2012—2014年,针对云南省规模化种植的8种高原特色中药材,采用分类、分级普查法,开展病虫草鼠害调查研究,发现共有28种病虫、22种杂草、6种害鼠;总体发生特点为病害重于虫害;草害发生普遍,程度因种植方式而异;鼠害普遍较重,卡式小鼠为优势种。用统计图表法、t测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根腐病、地老虎的发生为害与气温、降雨量等气象条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玛咖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与旬均气温、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滇重楼根腐病相关性次之,珠子参根腐病相关性较小;地老虎的虫情指数与旬均气温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在自然条件下,对10个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小麦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相互间有较大的差别,有的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等的相关性不显著,但其他光合指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征,对10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豫麦18、矮抗58、温麦6号、平安6号、周麦18属光合特性较强的品种;郑麦9023、周麦22、BH001、杂麦1号和杂麦2号属光合特性一般的品种.  相似文献   
95.
刘佳茹  赵军  王建邦 《草业科学》2021,38(3):419-431
祁连山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区域内部生态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及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本研究通过研究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对干旱的响应,为生态环境改善和减轻干旱影响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MOD13Q1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Thornthwaite方法、趋势分析法、Hurst指数和相关分析法,计算得到2001?2016年祁连山地区FVC和表示干旱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r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分析FVC和SPEI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2001?2016年祁连山地区FVC整体呈增长趋势,2001年FVC最低,2011年FVC最大,季节变化明显,夏季FVC最高;空间上,祁连山地区FVC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年均值为0.4522,区域差异明显,绝大部分区域FVC呈增加趋势;2)近16年,祁连山地区FVC改善的区域占77.13%,退化的区域占22.87%;FVC未来变化趋势负向特征强于正向特征,持续改善的面积为28.10%,由改善到退化的面积最大为49.23%,需要加大力度对这些区域进行关注和保护;3)祁连山地区绝大多数地区处于湿润状态,中段和东段部分地区处于轻度干旱;不同时间尺度上,年际SPEI均呈现干旱化加强趋势,总体上2001?2016年祁连山地区干旱化程度呈降低趋势,气候向好的方向发展;4)年尺度上祁连山地区SPEI与FVC呈正相关关系,季节尺度上夏季FVC对SPEI干旱程度响应最明显,春季和秋季次之,说明FVC与SPEI间相关显著性越高,响应也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96.
万婷  段钧译  李蒙  陈智勇 《草地学报》2021,29(12):2685-2693
为探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耐盐生理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0%,0.2%,0.5%,0.8%浓度的NaCl处理奇岗和不同基因型南荻,测量NaCl溶液胁迫下的MlNAC2基因相对表达量和6个耐盐指标,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荻MlNAC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在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L2,L6,L9,P1出现10倍以上增加,而L1,L5,L8,L10变化量都在3倍以内。生理指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脯氨酸与无胁迫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部分材料中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与MlNAC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最相关的生理指标是一系列光合作用相关因子: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南荻耐盐生理响应与分子机理层面的相互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放牧对温性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和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放牧和围封对温性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放牧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指数(P<0.01);放牧显著增加牧草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Crude fat,CF)、消化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和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ME),显著降低了牧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s,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s,ADF)(P<0.01);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牧草CP,CF,DMD和ME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牧草NDF和ADF呈显著负相关(P<0.01);牧草CP,CF,DMD和ME与NDF和ADF呈显著负相关(P<0.01)。总之,放牧处理显著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牧草营养品质。建议对围封温性荒漠草原进行适度放牧,以充分利用草地资源,保护草地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放养云岭山羊羔羊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选取待产母羊24只,共产羔36只(公羔17只,母羔19只),测定0~8周龄羔羊的体重(每周测定1次)和体尺(隔1周测定)。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0~8周龄公羔、母羔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并对初生体重以及试验末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的3种非线性模型均能够很好地拟合哺乳期云岭山羊羔羊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大于0.99。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较优,公羔的生长发育曲线拐点时间分别为3.212周和2.862周,拐点体重分别为5.691、5.352 kg;母羔拐点时间分别为1.927周和1.325周,拐点体重分别为4.532、3.960 kg;公、母羔之间拐点周龄和拐点体重存在差异,公羔平均在3.037周龄体重增长速度达到最大,而母羔平均在1.626周龄体重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初生重对羔羊试验末体重有极显著(P<0.01)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对哺乳期放养云岭山羊羔羊进行合理补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紫花苜蓿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裴宗平  孙干  王瑜  苏雪鹏 《北方园艺》2016,(13):172-177
为调查山西省大同矿区紫花苜蓿草地中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根际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年10月采集浑源县、南郊区、大同县、矿区4块样地中不同深度的紫花苜蓿根茎和根际土壤,并分析了紫花苜蓿的菌根侵染率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4块样地中紫花苜蓿根部菌根侵染率均在70%以上;除大同县规律不明显以外,其它3块样地中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均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分析总相关性得知,菌根侵染率与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易提取球囊霉素(EEG)和总球囊霉素(TEG)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TEG和EEG均与菌根侵染率、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析同土层各因素的相关性则发现,只有在20~30cm土层,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与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EEG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大同地区丛枝菌根真菌与紫花苜蓿可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对土壤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0~30cm土层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0.
充分了解围栏封育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合理制定草甸恢复和利用相关政策、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西藏三江并流区封育2年的高寒草甸的群落样方调查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比较自由放牧,围封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26.24%和8.94%,但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下降;围封后土壤电导率、盐度和总溶解固体分别下降26.50%,29.03%,30.15%;围栏内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盐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下生物量与硝态氮、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围栏外地下生物量与介电常数、体积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2年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一定改善,可以作为应对草甸退化的干扰手段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