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目的】探讨套袋后‘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方法】用紫色塑料膜袋和单层白色纸袋(NK-15小林袋)2种材质的果袋对‘库尔勒香梨’幼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GC)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果实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在‘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共鉴定出5种游离脂肪酸和15种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总量在盛花后60 d达到最高,之后含量一直下降。到果实成熟时,套纸袋果实的亚油酸(C18∶2)含量和游离脂肪酸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套膜袋果实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整体呈下降趋势,套袋对果实每种氨基酸含量均有影响,但是规律不明显。到果实成熟时,套膜袋果实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对照(P0.01),套纸袋果实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对照(P0.01)。【结论】‘库尔勒香梨’果实中以亚油酸、亚麻酸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较大,果实发育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均受套袋影响。总体上看,这2种果袋对果实游离氨基酸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游离脂肪酸。  相似文献   
62.
米糠稳定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梅荣 《粮食储藏》2005,34(3):43-46
稳定化处理是米糠能够有效利用的先决条件。本文介绍米糠稳定化处理的意义、方法及其进展。对米糠稳定化处理的要求、食品用稳定化米糠的质量标准、各种稳定化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现状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63.
米糠制粒     
米糠制粒后,不仅保鲜效果好,密度、粉化率、自流角等与饲料加工密切相关的物理性质也大幅度改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入模温度85℃,压模孔径Φ25mm进行制粒,所得米糠颗粒除自流角略差于膨化米糠外,其余指标均优于膨化米糠。  相似文献   
64.
因脂肪酸的独有特征,经常用于对鱼类的脂肪酸营养成分水平的研究。通过脂肪酸标志物,对鱼类脂肪酸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为鱼苗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1脂肪酸特征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已提取有近百种脂肪酸,极少游离脂肪酸存在,大多数脂肪酸以甘油三酯、磷脂和糖脂等结合形式存在,构成了更复杂的脂的成分。  相似文献   
65.
正我国现行的GB/T 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脂肪酸值被作为玉米储存品质判定的重要指标,对判定其是否宜存及宜存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检测玉米中的脂肪酸值,通常先用无水乙醇将粉碎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提取出来,并经过滤等方法与固体物质分离后再进行滴定检测,由此可见,脂肪酸的提取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6.
胡晓军  刘森  安鸣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5):322-325
为将游离脂肪酸和蜡含量高的花椒籽毛油精炼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用油,该文通过溶剂萃取与常规碱炼结合脱酸,再用活性炭脱色。花椒籽油精炼试验结果表明:精炼油的得率73.84%,油品的酸值(以kOH计)<0.5?mg/g))达到了国家一级食用油的标准,保留了全部的α-亚麻酸,得到花椒籽毛油质量19.19%的游离脂肪酸和蜡,炼耗酸值比0.74,乙醇回收率91.15%。花椒籽油精炼优化工艺是:采用95%的乙醇与花椒籽毛油按2.5:1(V/W)的比例萃取2次花椒籽毛油,然后对萃取后的花椒籽油碱炼脱酸一次,再用活性炭脱色。  相似文献   
67.
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脂肪抽提称量法、反相液相色谱法及和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成熟中国鲎卵中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中国鲎卵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1.90%和15.82%;鲎卵至少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异亮氨酸(Ile)、酪氨酸(Tyr)、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和天冬氨酸(Asp)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60%以上;鲎卵至少含1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UFA)有7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4种,分别占总游离脂肪酸含量的60.71%和13.15%。  相似文献   
68.
原料鸭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4种原料鸭(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的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系水率和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越高,剪切力值越低。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剪切力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腿肉间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鸭肌肉脂肪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为油酸(C18∶1),番鸭、高邮鸭、荆江鸭、樱桃谷鸭分别为7.65、16.10和12.80、13.58mg/g(脂肪),其余含量较高的游离脂肪酸依次为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含量较低的游离脂肪酸为棕榈油酸(C16∶1)、亚麻酸(C18∶3),樱桃谷鸭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69.
四季鹅抱窝期间血浆某些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季鹅抱窝期间血浆葡萄糖浓度显著低于醒抱后恢复期水平,而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高出四倍;并且两者呈强直线负相关。血浆总脂水平抱窝期显著高于醒抱后恢复期。结果提示:四季鹅在其抱窝期间,由于采食抑制,主要依靠消耗体内脂肪储备来满足其能量需要。  相似文献   
70.
Ⅰ型、Ⅱ型酮病对奶牛血液某些理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了解Ⅰ型、Ⅱ型酮病发生时奶牛体内某些理化参数的变化。在某集约化牛场随机选取产后7~28 d、平均胎次为2~3胎的试验奶牛,根据血浆中β-羟丁酸(BHBA)、葡萄糖(Glc)、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以及临床发病特点分为Ⅰ型酮病组(20头)、Ⅱ型酮病组(20头)和健康对照组(10头)。结果显示,三组间血浆中Glc、BH-BA、NEFA的浓度与体况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三组试验奶牛的泌乳量、产后天数、血浆中胰岛素(INS)含量彼此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理化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为深入探究奶牛Ⅰ型酮病与Ⅱ型酮临床病理学、早期检测和诊断以及详细的发病机理提供依据,为今后有效地预防奶牛Ⅰ型、Ⅱ型酮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