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65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林业   4081篇
农学   975篇
基础科学   2300篇
  3046篇
综合类   13663篇
农作物   605篇
水产渔业   542篇
畜牧兽医   5864篇
园艺   733篇
植物保护   952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1028篇
  2022年   898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1007篇
  2019年   1135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903篇
  2016年   942篇
  2015年   968篇
  2014年   1849篇
  2013年   1628篇
  2012年   1780篇
  2011年   1896篇
  2010年   1744篇
  2009年   1727篇
  2008年   1912篇
  2007年   1547篇
  2006年   1558篇
  2005年   1453篇
  2004年   1333篇
  2003年   1391篇
  2002年   984篇
  2001年   932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罗霄山片区是我国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之一,深入探究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罗霄山片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井冈山市积极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政府色彩偏重、市场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着眼于解决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运作不充分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重点方向以及相关制度性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川渝毗邻地区政府合作十分活跃,共同建立和完善了多边多层次、常态化务实合作长效机制。但是也存在毗邻地区区域合作机制单一,毗邻地区区域利益机制分割,毗邻地区的区域合作空间范围比较窄,毗邻地区区域合作机制缺乏约束力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毗邻地区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区域多方合作机制;以毗邻地区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为抓手,构建区域发展协同创机制;以毗邻地区利益分配为突破口,构建区域长期合作发展机制;以毗邻地区约束力为导向,建立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生产飞速发展,农业发展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受气象灾害的影响比较大,由此可见,对气象灾害预警的研究与应用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现状以及完善预警机制所采取的主要策略,既可以保证更有效地预防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气象灾害,又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在探索将PPP模式应用于农村污水治理领域时面临诸多挑战,准确识别与分析项目风险因素具有实际意义。基于全寿命周期视角,采用文献研究与德尔菲法识别出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面临的21个风险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与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构建了风险因素的六级层次结构模型并分类,以揭示了风险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项目缔约与运营阶段是关键阶段,合作单位选择是最根本的风险因素。此研究可为我国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与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8.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建引领是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社会组织参与是重要桥梁和必要纽带,实现社区发展治理是重要价值和最终归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空间缺乏、文化缺失和“痛点”把握不准等问题。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突出党的领导,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加大经费投入,推动协商共治,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