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种治理模式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治理能力比较
引用本文:黄磊,曾亚军,郭金鹏,许才万.3种治理模式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治理能力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2):201-209.
作者姓名:黄磊  曾亚军  郭金鹏  许才万
作者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5
摘    要: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关 键 词:石漠化  植被修复  治理模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